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2022-07-03宛文星

考试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初中物理途径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实施,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度越来越广,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需求,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优化教学设计,确保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其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文章结合沪科版初中物理课本,着重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物理;教学设计;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9-0127-04

物理是初中学生必学的课程,其难度较大、知识点较为复杂,是很多学生眼中不可攀爬的高山。为了改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刻板印象,降低其学习难度,同时使之充分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初中教师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模式和流程,为学生呈现更加多元的信息,以便激活其思维、强化其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 基于互联网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重点

在互联网帮助下设计初中物理教学方案时,教师必须要立足全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然后从细节入手,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每项活动,确保其环环相扣,同时分别指向教学目标,合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物理教师首先要根据授课内容确定基本的教学板块,包括“课堂导入”“教学过程”“练习检测”“总结评价”等,再根据具体的教学时间为不同板块预留合适的时间,初步确定教学的进度。其次,教师要详细研究教学目标、重难点,并据此在每个板块设计对应的活动,确保教学主题突出,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主动探究。再者,教师需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与“练习检测”环节的内容,确定需要用到的方法、素材,明确在哪些环节使用互联网技术,并预设教学、练习期间可能发生的事情,及时拟定应对方案,还要对每个环节进行构建,使之既具有独立性,也有相关性,能够共同作用,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最后,物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学情推测其学习成果,提前拟定一些建议,便于在课堂中参考应用。由此一来,教学设计会更加科学、全面,为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的依据。

(二)设计原则

初中物理教师依托互联网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适度性。即要在合适的教学环节和板块,正确地、适度地使用互联网,使之起到引导、启发学生的作用,保证教学方案的完整性和针对应,突出应用价值。第二,趣味性。互联网与教学设计的结合应当富有趣味,能够呈现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内容,便于学生据此探索和分析,不断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第三,以生为本。应用互联网技术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当以学生的主体体验为依据,并基于其最近发展区对他们实施引导,以其易于理解的方式帮助他们揭示物理规律,从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第四,系统性。教学设计本就是一个整体,所以物理教师需结合互联网思维,分别从整体和部分入手,设计更加完善的教学流程,以便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更加高效地探知问题本质,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 新时期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主观意识过强,设计的内容偏向于“教”

初中物理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应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为重点,并辅以各种细节,且所有活动应当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作用于他们的能力和素养。但是,由于教师是设计教学方案的主体,其在选择教学方法、拟写教学活动时难免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想法,如认为学生无法掌握哪一部分的知识,就会围绕此设计较多的导学内容,或是认为学生喜欢某些元素,就会在讲课过程中比较多的使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都比较偏向于“教”,所以依然会导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受制于教师,难以根据个人的认知和理解去分析、探索,进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效。

(二)应用新方法能力不佳,教学设计缺乏实效性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体现新理念,也要融入新方法,以便给予学生更加科学的指导。但是,仍有部分物理教师对新时期盛行的各种教学方法理解不到位,既没有把握其内涵和特点,也没有理清其具体操作模式,所以在设计授课方案时,只能将相关方法与具体的授课环节进行浅表性结合,难以体现出深度和延展效果。此时,教学设计的指导性和参考性会有所欠缺,导致教师在具体讲课时遇到更多意料之外的事情,且无法顺利解决,进而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环节缺失,设计不够完整

在完整的教学设计中,评价也是一个重要模块。然而,很多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并未凸显教学评价这一环节,即便有也多是一笔带过,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也缺少对各种情况的预设,以至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想要点评学生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不利于学生自我改进和发展。

三、 “互联网+”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设计科学的方案

1. 设计趣味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注重融入各种趣味元素和活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究和分析,辅助推动教学进度,不断提升授课质量。例如,教师在设计沪科版八年级课本中《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方案时,就可以于导课环节创设生动的情境,即播放从互联网上搜集的各种声音,包括火车鸣笛、鸟儿鸣叫、小孩子的笑声以及石头击水、小溪潺潺等声音,而后可以提问学生:“这些声音分别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产生的?你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听到的呢?”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正式开启新课。之后,物理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课过程中设计以下情境:受到敲击的音叉会产生声音,同时不断晃动,放入水中后会激起水花,一旦用手握住音叉,其停止振动后声音也会停止。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其中的原理,并在班级中分享和交流,促使他们通过探究得出相关的结论。通过展示有趣的现象和充分动态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继而推动教学进度,提高授课质量。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并据此拟定不同的引导方案,同时预设具体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为学生呈现出有声有色的學习内容,促使其在参与中感受到更多乐趣,顺利提升教学质量。

2. 准确剖析学生学情,设计分层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因而物理教师在设计授课方案时,也需渗透因材施教理念,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计划。为此,教师首先需要使用互联网技术精准分析学生的学情,如可将学生日常学习、练习和考试的数据输入对应的软件中,经过科学、全面的分析后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优势和缺陷,然后根据授课内容针对性设计教学方案,以分层指导的方式引导他们发展。例如,教师在设计沪科版九年级教材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节的教学方案时,就要先摆出学情分析成果,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即“了解各种能量,明确能量转移与转化的特点,产生守恒意识,树立节约能源的观念”,再据此联合课本内容,运用互联网技术设计分层导学方案,如:在导课环节复习旧知,以基础问题提问学困生,引起他们的兴趣,降低他们的紧张感,然后基于旧知进行延展,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要求中等学生和学优生回答,并依据其给出的答案引出新课;在讲课期间,为每层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导学课件,从而使学困生夯实基础,逐步树立自信,使中等生不断突破,在学与用中提升自我,使学优生形成综合思维,能够串联新知和旧知解决更加复杂的物理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初中物理教师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特点,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内容,还为他们预留了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在具体实施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3. 丰富物理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在设计物理教学方案时,教师还需考虑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不能拘泥于教材,只让学生挖掘浅表知识,为此就需要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前搜集各种资源和素材,然后将之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便于教师根据需求来使用,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沪科版八年级课本中《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提前运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的资源,包括微课课件、教学设计、经典习题、趣味实验等,然后根据此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筛选、组合,再拟写教学设计,将这些资源分别穿插于导课、教学、练习等环节之中,且要准备好对应的资料或课件,确保这些资源能够在课堂中以超链接的方式呈现,及时为学生提供探究素材。而在具体的方案中,教师还需关注细节,如每种资源可能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要以什么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应针对不同环节设计多长时间等,然后将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在教学设计之中。以这样的方式来设计物理教学方案,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多元且丰富的教学话题,并引导学生从更加多元的角度和层次剖析问题,同时针对性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辅助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创新物理实验呈现模式,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育体系中,实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模块,所以教师应当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根据需求融入实验环节,并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将其与该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切实提高授课质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养得到发展,同时提升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设计沪科版八年级课本中《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节的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前下载或制作一段动画视频,清晰地呈现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便通过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此部分知识,不断加深其理解。而后,在教学设计中,物理教师需要为学生分发实验器材,并再次播放实验视频,要求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操作流程进行自主实验,同时主动观察每个实验步骤及相关现象,充分利用转化法、比较法等剖析整个实验,辅助他们吸收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多实验的方法和技巧。最后,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展示整个实验的方案、流程,解释每个实验步骤背后的原理,且要指出实验中易错的步骤,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时反思和总结,以便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印象。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都会被充分调动,其也能在参与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还有效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有助于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促进课内外衔接,设计翻转课堂方案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能够分给不同学科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课时不足、教学进程缓慢的问题,这就需要及时拓展空间,将课内外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来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方案,以此将“导学”环节放在课下,针对性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并将检测练习、讨论探究、补充巩固的环节放在课上,再次强化学生的素养,不断深化他们的认知。例如,物理教师可根据沪科版九年级教材中的《汽化和液化》来设计翻转课堂方案,首先需要准确把握该章节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据此延伸出对应的探究任务,然后将这些任务整合为微课课件或是电子文档,依托互联网平台发送给学生,要求其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线上探索,同时鼓励他们及时梳理学习所得,将其分享到班级群中或单独分享给教师,便于教师据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课堂检测题。当正式上课时,物理教师可以先利用互联网展示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再组织他们自主分析和讨论,可以阐述各自的收获、提出自学过程中的疑问,也可以针对检測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商讨,通过良性互动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并在班级中分享和展示,教师则要依据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加以引导,辅助其深度思考,提出更加科学的解决方案,也要进行梳理、总结与补充,强调重难点和易错点,以便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其学科素养。

(三)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巩固教学成效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练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不仅具有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作用,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参考,让其准确把握后续的教学方向,同时能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自主调整学习方法,针对性改进自我,从而取得更多进步。鉴于此,物理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和优化课堂练习环节的设计思路,以便给予学生更加科学的指导。例如,教师在拟写沪科版八年级课本中《力的合成》一节的教学设计时,就可以预设几道练习题,同时指明这些练习题的呈现方式,即依托互联网技术以游戏通关的形式出现,且不同习题的难度决定了它的分值,从而迅速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解答。利用此方式,学生会主动回顾自己学习过的知识,也会不断发散思维,然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探究任务,且会产生更多灵感,积极创新创造,以便切实提升其迁移应用能力,为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物理课程的育人目标,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改进教学评价模式,完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师在拟写教学设计时,还应关注评价环节,确保清晰呈现对应的评价指标,从而为学生指明方向,并据此评估教学成效,及时调整之后的教学思路。例如,教师在设计沪科版九年级教材中《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节的方案时,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即“了解物质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和读法;掌握查物質比热容的方法;依托此部分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掌握对应的实验技能”,然后据此设计本节课的评价指标,即“学生是否达成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突出表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接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载相关平台以便于课上实时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将其作为最终教学评价的参考之一,确保更加客观和全面。另外,在评价环节,教师也可以提前使用互联网技术设计一些表情包,并通过点击相关按钮实时点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在此种设计下,课堂教学流程会更加完整,学生也会充分把握自己在课上的相关表现,进而学会反思自我,找到之后的努力方向,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初中物理”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格局,不仅能够丰富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形式,还能够打造声、形一体的授课空间,促使学生调动多重感官去体验和探索,从而提升其学习的效率。为此,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师要深入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及功能,将其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便为学生呈现更加富有趣味的学习内容与活动,不断强化其思维能力,同时采用多元手段引导他们实践探究,使之掌握知识内涵,在吸收和内化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应用,从而增强其核心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张润山.“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1(5):63-64.

[2]张永华.“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究策略[J].宁夏教育,2021(5):64-65.

[3]姚晓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分析[J].教师,2020(33):75-76.

作者简介:宛文星(1970~),女,满族,辽宁海城人,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研究方向: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