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新模式

2022-07-03孙香梅白继文

考试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新模式初中班主任

孙香梅 白继文

摘要: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深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考查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品德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展开多样的管理活动,构建新型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帮助学生充分提高学习成绩,增强生活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文章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9-0017-04

在新时代,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学生成长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品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和实际需要,展开相应的培训、辅导、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相应的困难,寻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班主任自身的言行举止,思想状态,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也是学生最常接触的群体。因此,教师要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向自身学习,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素质。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习方面对学生发挥示范作用。比如,在早读时,教师可以尽早来到教室阅读书籍,进行备课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状态,能够产生专注学习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早读氛围。又比如,在自习课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讨论当天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相应的疑难问题,以此让学生学习教师刻苦认真的学习品质,不断构建良好的学习状态。其次,教师可以从生活方面对学生发挥示范作用。比如,在衣着方面,教师可以穿着朴素的衣服,保持大方整齐的仪容仪表,引导学生形成艰苦朴素的意识,消除学生存在的攀比行为;在消费方面,教师可以购买较多的课外书籍,体育运动器材,学生在教师这些行为的影响下能够形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习惯。再次,教师可以从人际交往方面对学生发挥示范作用。比如,在遇见同事或长辈时,教师可以热情地问好,并进行鞠躬和握手,以此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交往习惯。最后,教师可以从劳动方面对学生发挥示范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及时打扫班级卫生,主动捡拾班级中的垃圾,在周末时参与植树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在这样的过程中,班主任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向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在不断地坚持中形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

二、 发挥学生的互助作用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协作,共同探讨相应的问题,解决相应的困难,完成相应的目标,以此在相互帮助中提高自我,获得进步。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方面发挥互助作用。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出现明显的差异。班级中的学生主要可以分为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和后进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优秀学生带动中等学生和后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比如,中等学生普遍对基础知识有着牢固的掌握,但对复杂的问题难以整理出思路。优秀学生可以与中等学生探讨具体的问题,帮助优秀学生广泛进行类比分析、实验探究、拓展运用等活动,提高中等学生的学习深度。而后进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学习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可以帮助后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后进学生按时完成学习目标。优秀学生可以向其他学生讲解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利用课余时间一同复习所学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由此,学生能够在相互带动中形成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人际方面发挥互助作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学生在相处中可以利用性格优势进行互补。比如,一些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缺乏与他人大胆交流的勇气。教师可以引导性格活跃的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带动,邀请这些学生共同参与集体活动,表演文艺节目,以此塑造这些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又比如,一些学生的性格较为急躁,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而一些学生的个性较为平和,能够以宽容友爱的态度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引导性格急躁的学生向性格平和的学生进行学习,观察性格平和的学生情绪管理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发挥互助作用,共同解决相关问题,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效果。

三、 营造自主的管理氛围

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能够对班级的日常事务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根据对班级生活的体验,制定班级日常相关规则,应进行积极的遵守,以此强化学生的班级责任感。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制定班级管理规则。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为班级管理献言献策。比如,在学习方面,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很多同学经常抄袭作业、不能按时上交作业。因此,可以提议设置作业小组长,由小组长监督组员作业的完成过程和完成结果,并及时收纳作业。而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很多同学在上课时不能积极发言,造成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因此,可以提议每个学生在每周应当进行相应数量的发言,回答相应数量的问题,以此让班级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紀律方面,学生能够发现班级中一些同学经常存在迟到现象。因此,可以提议迟到的学生书写书面检讨,承担班级卫生打扫活动等。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在课间时,个别同学过于活跃,容易大声吵闹,影响其他同学。因此,可以提议利用课间时间复习下节课的内容,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做好课前准备活动。由此,学生能够根据班级日常生活自主制定全面的管理方案,强化维护班级秩序的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护所制定的规则。比如,一些学生原本在课堂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够与教师的思路保持一致。通过阅读班级管理规则后,能够积极调节课堂学习状态,努力思考课堂中的问题,融入地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的活动中。又比如,一些学生在打扫班级卫生时经常急于求成,会遗留很多的纸屑和其他的垃圾。通过阅读班级管理规则后,能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打扫班级卫生,并积极检查班级卫生,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营造自主的管理氛围,让学生发挥个人的能力积极维护班级荣誉,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秩序与氛围。76D78629-7DE1-41DC-AD9E-3363F79718D3

四、 展开积极的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活动也是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很多问题都是由家庭因素而产生的,教师可以在家校沟通活动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管理方法,据此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向家长讲解相应的家庭管理方法,以此解决学生存在的相应问题。

班级中的很多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这些家庭中的很多学生由于缺少足够的亲情关爱和家长的管束,普遍会存在悲观、抑郁、暴躁等多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不能够专注投入学习中,在集体生活中也会与他人产生较多的矛盾。因此,教师首先可以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家校沟通活动。对此,教师应该先了解家长对这些学生的管理方式,以及与这些学生的沟通频率。比如,能够发现大多数的家长经常忙于工作,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关怀,造成学生与家长存在较多的隔阂。因此,教师可以对家长进行思想引导,让家长认识到自身在学生教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以此增强家长关怀学生的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家长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辅导作业,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其次,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生活方式,针对性解决学生存在的相应问题。比如很多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存在着盲目攀比、盲目消费的行为。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状况,向学生分享家长的工作故事,以此让学生体会到家长的辛劳,增强对家长的体谅意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而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也容易因为家长的一些不当教育方式存在相应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与其他群体的学生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解决学生的问题。比如,一些学生的个性过于孤僻,经常表现出忧愁胆怯的情绪。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教师能够认识到家长经常以粗暴的方式管理学生,造成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家长改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支持和友好的鼓励,以此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又比如,一些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于干预,造成学生缺乏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教师可以对家长进行思想引导,鼓励家长给予学生自由实践的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生活中的各种任务,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全面的视角展开家校沟通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对班级管理的侧面推动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 学习先进的文化理念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知识修养的欠缺,容易遇到很多的困惑,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教师还要发挥先进文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的先进文化学习活动。比如,可以展开以党史学习为主题的班会课。在班会课上,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知识修养参与相应的党史学习环节。一些学生了解到了丰富的党史知识,因此可以讲解李大钊、赵一曼、方志敏等革命先辈的故事,以及红军长征、抗美援朝等红色故事,以此让学生深入学习革命先辈的革命历程,体会革命先辈英勇拼搏、热爱祖国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一些学生可以播放自己搜集的红色影视剧,学生在观看《长征》《上甘岭》等影视剧时,能够融入生动的情境中,感受革命先辈英勇抗争、无私奉献的过程,获得深刻的情感熏陶和心灵震撼,强化奉献集体、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一些学生可以演唱红色歌曲,通过《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抒发爱国情怀,表达奉献祖国的热情,以此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一些学生可以展示革命文物图片,引导其他学生借助图片回想革命先辈的生活,进一步加深思想感悟。由此,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党史知识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先进文化的学习活动。比如,一些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因此可以利用自己的《史记》《论语》等书籍在班级中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书角,与其他学生组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社团,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寬容有爱、团结奉献的精神。又比如,一些学生可以在课后共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书法等形式在学习园地中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他学生进一步坚定信念,强化理想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先进的文化理念,接受正确的思想指引,深刻塑造精神品质,获得全面的发展。

六、 参与广泛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只有不断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够发展多种技能,提升不足之处。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奉献自己的力量,强化学生的理想追求,培养学生多种优秀的素质。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托班级空间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对此,学生首先可以将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班级的目标紧密结合,书写积极向上的标语作为班级精神的体现。比如,一些学生具有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因此,可以将班级标语书写为“刻苦、奋进、深思、博学”。一些学生具有维护班级良好秩序的意识,因此,可以将班级目标书写为“团结、严肃、积极、努力”。学生可以以这些标语作为班级文化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约束自身的行为,指导自身的生活。又比如,学生可以定期进行班级环境的美化活动。对此,一些学生可以组建成卫生打扫小组,定期清理班级卫生,保持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一些学生可以组建成艺术小组,在班级的墙壁上张贴积极向上的标语和相关的守则,在学习园地中绘制优美的图画。由此,学生能够依托班级空间充分培养多种实践能力,发扬创新创造、无私奉献的精神。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托社会空间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雷锋活动月”时,学生可以共同展开“日行一善”活动,积极帮助不同的人群解决困难。比如,一些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课外图书赠送给贫困儿童;一些学生可以帮助孤寡老人整理家庭卫生,向孤寡老人表演节目,送去祝福。又比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学生可以对当地的优秀民族进行挖掘,进行包粽子、做月饼等活动,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向他人表达友好的祝福,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以实践为依托,对自身的品质进行进一步培育,更好地为班级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价值,深化班级管理的效果。76D78629-7DE1-41DC-AD9E-3363F79718D3

七、 展开定期的评价活动

在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性格等方面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取得相应的成就,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观察功能,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展开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进一步成长。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习方面对学生展开定期评价。比如,教师可以每月举行学习质量分析班会。在班会中,可以指出一些学生近期存在的学习状态低下、作业完成不够及时等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近期的生活,分析产生相应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其次,教师可以从生活方面对学生展开定期评价。比如可以每周評价学生的仪容仪表整理状况、班级卫生打扫状况,并表扬优秀的学生,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从纪律方面对学生进行定期评价。比如,可以每周对学生迟到早退、大声喧哗等现象进行分析,引导相应的学生做出深刻的思考,并鼓励学生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定期的评价活动,让学生形成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意识,强化班级管理的深度。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生活能力具有多样的促进作用,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全面考查学生在各方面的状况,积极展开自我示范、学生互助、自主管理、家校沟通、先进文化学习、课内外实践、评价反思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强化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武琼.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12):156.

[2]杨生寿.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15.

[3]周小红.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2):86,128.

[4]李华强,王新芳.新时期初中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4):68.

[5]黄万河.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刍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23.

作者简介:孙香梅(1975~),女,汉族,陕西榆林人,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八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白继文(1991~),男,汉族,陕西榆林人,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十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和班主任工作。76D78629-7DE1-41DC-AD9E-3363F79718D3

猜你喜欢

新模式初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