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 项目绩效评价必须制止形式主义

2022-07-02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22年12期
关键词:形式主义绩效评价公共服务

●本刊评论员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有必要借鉴世界上兴盛日久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成功经验,其要者在于将竞争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地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并“向企业学习”,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流行是全球性公共管理创新具体实践的主要表现之一。

我国引入PPP 模式已历多年,发展十分迅速,被看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之一”。据统计,截至2020 年底,全国PPP 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在库项目累计10010 个,投资额15.4 万亿元。这些PPP 项目增强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大,财政压力大,各种风险因素聚焦的情况下,稳经济大盘成为大局要求,对PPP 模式或有更多倚重。

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PPP 模式前途越广,越要防止其走偏;体量越大,越要防止其泛滥化泥沙俱下;投入越多,越要追求绩效,讲究物有所值,平衡利益相关者合理合法权益。PPP“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利用企业家精神”、在公共服务领域鼓励竞争、缓解财政困难、公私合作中达到公私共赢等诸多理论上的好处,在实践上兑现,并非自然而然,需要政府“掌好舵”,需要有效的监督,需要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其中,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是重要一环。

做好PPP 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需要法律制度支持,有论者呼吁尽快出台《PPP 法》等相关法规,使PPP 绩效评价内容纳入系统的法律框架体系,对其动态调整机制、绩效监控机制、再谈判机制、违约监管机制及异议处理机制等做好制度保障,用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保证PPP 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实施。PPP 项目绩效评价,也需要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技术手段,要建立专业人才队伍,要加强第三方评价者的信用建设,要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到用于评价的“真材实料”,要建立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除此而外,笔者更关注一些研究者发现PPP 绩效评价中的“形式主义”,因为,落实法规政策也好,方法、技术的运用也好,根本上要靠执行者尽责,不糊弄。

研究表明,形式主义在PPP 项目绩效评价全流程中都存在,从考核方案、工作方案的编制,到评价工作的具体执行、评价结果的应用,都有流于形式、不重实效的表现。方案、指标设计缺乏针对性地照搬照套;执行过程凭主观想象或迎合一方利益需要,结论难保客观公正;中期评估、绩效监控、复核异议、建设期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以及使用者付费项目的结果应用一缺制度安排,二无落实反馈和跟踪问效尽责人。笔者认为,对评价工作一开始就不重视,评价专家队伍不专业,有效技术手段不愿用、不会用等问题,也是“瞎糊弄”的表现。

形式主义很害人,因为这样的糊弄得不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起不到纠偏作用,防不了公共服务低效率,以此为据不可能进行合理的规制、定价、付费,追求不到“物有所值”、相关利益者满意。必须要形成反对形式主义的共识,向各种形式主义宣战。

猜你喜欢

形式主义绩效评价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