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存量更新的广州地区垂悬型植物景观应用评价研究

2022-07-02张嘉琪余江勇

绿色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存量绿化设施

张嘉琪,徐 斌,余江勇

(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35)

1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城市发展也步入“存量时代”。“存量”一词本是企业或社会关于资产资源管理的术语[1],指任何资产一旦建设完成(包括城市、道路、管线、高架桥等),就立刻成为存量资产[2]。因此在规划中可以将建成空间视为存量空间,在城市存在大量年代久远的建成空间情况下,如何改造升级存量空间对城市的长远发展很关键[3]。

2021年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利用城乡废弃地、边角地、房前屋后等见缝插绿,推进立体绿化,做到应绿尽绿[4]。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用地中的垂直空间提供了可利用的公共空间[5]。近年来,广州率先开始了探索应用垂悬植物美化栏杆[6]、桥梁[7]等垂直立体空间的方式美化城市存量环境,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的大拆大建的模式,能以更加温和、更节约、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改造现有空间、增加绿量,适合我国国情[8],使城市有更温暖的氛围和韵味。

但城市对立体绿化尚缺失统筹规划,对立体绿化如何与各类景观要素进行结合也尚未形成完善体系[9]。目前我国关于存量空间更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视角或特定空间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包括公共空间存量更新的工作框架、更新途径、运营机制[10~12],而对存量空间的改造忽略存量场地中对绿化的更新应用[13],多数城市运用得比较单一,主要迎合房地产开发的需求,将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和绿化结合的考虑不多。因此,本文选取从垂悬型植物景观的角度,探讨广州地区存量空间更新的现状和策略。

2 广州存量空间存量垂悬型立体景观调研情况

2.1 调研对象

调查选取广州地区6个区共28处样地作为调研对象(表1),包含了公园、道路、商业办公空间等典型的空间类型,目的是深入了解广州地区存量空间中垂悬型植物景观的建设情况,探究其亮点及不足,以针对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表1 调研对象

2.2 调研方法

通过拍照和文字记录的方式收集数据,记录内容包括场景类型、垂悬型植物种类、设施类型,其中同个样地中场景模式相同的汇总为一项,并用“/”区分各个场景应用的植物。

3 垂悬型植物景观效果评价

3.1 评价指标选取

垂悬型植物景观由植物、生长载体、周边环境要素组成,对不同环境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存量空间一般占地面积小、分布零散,内在设施要素多种多样,因而对其评价需考虑新颖度、协调性、美观度、匹配度、植物层次性等方面,因此建立了植物垂悬层次丰富性、整体景观标志性、与生长环境匹配度、对视觉环境舒适性的改善、空间存量更新效益5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本次评价从记录场景的应用效果出发,得出分数进行分析,关注垂悬型植物的存量更新作用,从评价中总结实践经验。

3.2 评分标准

通过邀请10位行业专业人员,根据表2的评分标准对各样地进行评分,得出植物垂悬层次丰富性、整体景观标志性、与生长环境匹配度、对视觉环境舒适性的改善、空间存量更新效益5个方面的得分后取平均分,作为得分。得分在8.5以上为优异、7.0~8.4的为良好、6.0~7.0的为中等、6分以下为不合格。

表2 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4 结果分析

4.1 调研中不同场景植物应用统计分析

调研共记录了28处样地的34种场景的垂悬型植物景观,所用垂悬型植物共计37种,按场景类型可分为单体墙类绿化、构筑物立面绿化、构筑物顶面绿化、小品绿化、栏杆绿化、附生绿化六大类,见表3及表4。

4.2 调研中不同设施应用次数统计分析

调研中应用场景的设施主要为交通安全设施、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标识设施、装饰性设施,经统计得知,现有使用垂悬型植物的设施中,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安全设施>休憩设施>装饰性设施>其他设施>标识设施,如表5 ,可见标识设施和其他立柱类的设施最缺乏与植物的结合,应用潜力较大,未来应加大对这类设施的垂悬型植物应用。

4.3 综合评价结果

由表6得知,在垂悬层次丰富性、整体景观标志性、与生长环境匹配度、对视觉环境舒适性的改善、空间存量更新效益5个方面均表现良好的有宝墨园的构筑物屋顶绿化、珠江公园的棚架绿化、289艺术园区墙面绿化、石门森林公园入口构筑绿化、华南植物园树干绿化共计5项,排名良好的共有27项,中等的有1项,不合格的有1项。

表3 28个样地中垂悬型植物种类记录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广州存量空间垂悬型立体景观现状特点

通过以上对广州的垂悬型植物景观调研得知,整体而言,广州地区存量空间中应用垂悬型植物景观的场景主要为立面绿化、构筑物顶面绿化、天桥绿化、围墙绿化、栏杆绿化,其方式大部分为常规手法,仅有少数具有创新效果,同时其绿化分布零散、未达到普及状态,当前广州待改善的存量空间基数巨大。

5.1.2 基于存量更新的垂悬型立体景观应用建议

5.1.2.1 拓展垂悬型植物景观应用的场景

城市对衰老问题的解决方式从大拆大建转变为微更新之后,绿化将是一种低影响、低成本而便捷的理想改造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局部存量环境,还能形成独特的植物景观[14]。通过调研可知:广州当前垂悬型植物应用场景和植物应用模式都有限,标识设施和其他类的设施最缺乏与植物的结合,应用潜力较大,未来应加大对这类设施的垂悬型植物应用,此外室内外建筑存量空间利用率有待提升,与周边景观要素的协调有待提升,创新空间巨大。目前应该在现有绿化模式基础下,进一步加大垂悬型植物景观应用范围,同时丰富现有的绿化模式,在进行空间更新改造时,对存量空间的垂悬型植物景观绿化纳入考虑,例如在树干、公园、社区、交通绿带、商场的零碎空间,以及老旧设施、灯柱、休憩拱架、围墙等位置见缝插绿,以低成本的方式增加绿量。

5.1.2.2 丰富存量空间中的垂悬型植物种类

调研中发现,最常见的几种场景植物配置模式分别有:①棚架+常春油麻藤/炮仗花/使君子;②天桥+勒杜鹃;③树干+绿萝/合果芋;④栏杆挂花+时花,植物应用的方式高度雷同,与景观要素结合的模式单一,这类的垂悬型植物景观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因此本文针对调研中记录的设计模式单一的场景,提出以下建议,具体见表7。

表5 调研中各类设施应用垂悬植物的个数

例如桥梁的绿化未来一方面可考虑选用其他类型的垂悬型植物,应用锦屏藤、炮仗花等落叶少的攀援植物做垂悬景观,如此减少了所需栽植土的数量,同时减少了所需的承重钢结构,此类植物管养粗放、耐修剪,也减少了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丰富绿化工艺,例如牵引工艺,通过拱型钢构结合攀援植物,既提供遮阴空间,又进一步增加绿量。

已有研究[15]通过多层次的AHP评价法表明,适合广州地区植物景观的桂叶山牵牛、白掌、长春花、使君子、蝶豆、大花老鸦嘴、山牵牛、琴叶喜林芋、蒜香藤、凌霄、鸟巢蕨、萼距花、山蒟、勒杜鹃、龙吐珠、珊瑚藤、炮仗花、爬墙虎、吊竹梅、天门冬、首冠藤、石韦、春兰、鹿角蕨等植物都具有良好的综合效果,建议加大在具有存量更新潜力的空间中推广应用,改善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增加城市生态效益。

表6 调研中34种垂悬型植物景观评价结果

表7 广州存量空间中垂悬型植物景观现存问题及改善措施

5.2 结论

本文以广州地区植物存量空间为研究范围,共调研了34种应用了悬植物景观的场景,从存量更新的角度,通过建立综合效果等级评价表,对调研的垂悬植物景观进行垂悬层次丰富性、整体景观标志性、与生长环境匹配度、对视觉环境舒适性的改善、空间存量更新效益5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得出了5个具有优异得分的垂悬型植物景观模式,并针对建成空间中常见的立面绿化、构筑物顶面绿化、天桥绿化、围墙绿化、栏杆绿化等场景分别提出了建议,为城市存量更新提供技术参考。

猜你喜欢

存量绿化设施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2020年10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单位:万平方米,月)
2020年1月64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
我爱绿化
腐败存量
小猴栽树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