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式运动干预策略对聋哑生体适能的影响研究

2022-07-02杨蕾武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

灌篮 2022年6期
关键词:聋哑心率负荷

杨蕾 武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受到我国各级人士的广泛关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和《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均强调了青少年特殊群体参与健身锻炼活动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创编、推广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项目,加强特教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等。聋哑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普适化”且缺乏针对性与补偿功能的体育教学内容和课外体育锻炼项目,致使其锻炼积极性与效果不理想,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已有研究认为,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对特殊教育学生(指聋哑、视障、培智学校和普通中学其他类别残疾随班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更为深远。鉴于此,开发符合聋哑学生特点,对人体缺陷具有补偿性的课外锻炼内容和手段,提高健身锻炼效果是亟待研究课题。

本文以某聋哑学校听障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实施“聚合式运动干预”,即以语文、信息等学科对“聚合”一词的释义为思路,在体育学科中提出聚合式运动干预,将“健身跑+有氧搏击操(9 个组合动作)+弹力带(4 类、14 个动作)”三个项目进行排列组合,形成聚合式运动干预方案。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探讨聚合式运动干预策略对其健康体适能的影响。通过讨论分析,能够将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两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有机结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某聋哑学校28 个听障生为实验对象,参与聚合式运动干预实验,将其分为实验组(12 人)和对照组(16人),所有被试均无体育运动对训练经历,并且对实验的全部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均为自愿加入本次实验中。干预实验前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M±SD n=28)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近30 年(1988-2018)有关聋哑生、聋哑生、特教学校等期刊及学位论文,并结合《运动训练学》《特殊教育学》《聋校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实验法

①实验场地与实施者

在该校田径场,在同一名体育教师(研究者)和同一名佩戴助听设备聋哑生的协助下,实施聚合式运动干预实验。研究对象进行每周4 次,每次40 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

②实验阶段

实验分阶段进行:首先是2 周预实验,其次为14 周正式实验。

第一,2 周预实验:随机选6 名初二的聋哑学生进行每周两次、每次40 分钟的预实验。以了解对研究对象如何施教,实验对象对搏击操以及弹力带的基本认知,技能学习的可接受程度和每次实验预计能完成的组数、次数、间歇时间等,为正式实验练习时间、运动负荷强度等的确定奠定基础。

第二,14 周正式实验: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每周4 次、每次40 分钟(16:30—17:10)的运动干预实验。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手段(跑步、球类、踢毽子和跳绳等)。实验组则运用聚合式运动干预手段,准备部分5 分钟左右,以健身跑为主,旨在调动身体各个肌肉活力,为即将进行的体育锻炼做准备;基本部分30 分钟左右,其中包含有氧搏击操和弹力带两个部分内容;最后是5 分钟左右的放松拉伸练习,以缓解机体疲劳,有助于机体恢复。

③设计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是由负荷强度、负荷量以及负荷持续时间等因素构成。其中,运动负荷是人体进行体育运动时,随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随之增加。当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持续增加时,心率便达到了最高水平,由此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

聋哑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强度不能超出最大心率,才能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如果运动负荷过小,则不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反之运动负荷太大,也有损身心健康,甚至会发生运动性伤病。因此,聚合式运动干预方案中,严格控制组数、次数与间歇时间,实验组研究对象负荷强度为大强度(70%-85%),心率控制在140-170 次/分左右,练习组数为2-4 组,练习次数为3-6 次,间歇时间为1-2 分钟;对照组的负荷强度、心率等均自行把握。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 检验判断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各组研究对象健康体适能各项指标的差异是否显著(p<0.05 为显著性水平,p<0.01 为非常显著水平)。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 干预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健康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

聚合式运动干预实验后,两组研究对象健康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运动干预实验后,实验组研究对象的单腿闭眼站立、坐位体前屈、肺活量和俯卧撑4 项测试指标的p 值小于0.05,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而BMI指数和仰卧起坐两项测试指标两组之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干预实验后,健康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表(M±SD n=28)

2.实验组研究对象健康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

据调查所知,聚合式运动干预实验前和干预实验后,第一,实验组研究对象在体适能方面:单腿闭眼站立、坐位体前屈、肺活量和俯卧撑4 项指标测试结果干预实验前与干预实验后组内对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另外两项体适能指标干预实验前和干预实验后组内对比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第二,对照组研究对象6 项体适能测试成绩均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组内对比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

(二)讨论与分析

聚合式运动干预对聋哑生体适能干预效果分析:

①身体成分:BMI 指数

身体成分是由身高和体重两个指标构成,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人体的基本机能水平。在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BMI 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围内(18.5-23.9),且组内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与聋哑生生活环境、学校营养与饮食管理相对较规律,“垃圾”食品的摄入量较少有关。

②平衡适能:单腿闭眼站立

平衡适能主要维持人体的稳定与平衡。聋哑生由于“第一生理缺陷”进而引发“第二缺陷”,即动静态平衡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在运动中易出现碰撞或跌倒等现象。因此,提高聋哑生的平衡适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因跌倒而诱发的运动损伤。研究中表明:转体与旋转动作能有效地改善人体前庭器官的稳定性。在聚合式运动干预实验中,实验组研究对象设计有氧搏击操动作时,融入左右、前后和转身等连续变换动作,如:“前进步接转体,左右移向”等均能锻炼聋哑生的前庭器官稳定性,从而提高其平衡适能。

③柔韧适能:坐位体前屈

柔韧适能为人体各关节活动的最大幅度以及其他身体组织的伸展能力。在聚合式运动干预中,实验组主要采用动力性和静力性拉伸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动力性的热身练习增加肌肉张力和在聋哑生腿部关节张力最大幅度时停留5-10 秒,不断的增加对肌肉的刺激,从而使实验组研究对象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得以提高。

④心肺适能:肺活量

心肺适能是人体持续进行身体活动的能力。运动干预实验后对照组研究对象肺活量成绩提高幅度不明显,而实验组研究对象肺活量成绩提高了853 毫升。究其原因:在聚合式运动干预中,实验组研究对象通过练习有氧搏击操,在科学控制运动强度的同时,设置科学的练习组数、次数和间歇时间等,更有助于提升健康体适能的整体水平。

以实验组1 名聋哑生第3 周、第12 次练习为例。经调查,安静心率为81 次/分,2 分钟基本活动操后心率达到112 次/分;随后健身跑200 米×3 圈出现第一次波峰且心率达到146次/分。第5 分钟开始,有氧搏击操练习(完成5 组:前3 组重复5 次、组间间歇2 分钟;后两组也重复5 次但组间间歇1分钟),使该生心率波动较大,出现多个波峰,最高心率达到177 次/分。约30 分钟时进行弹力带练习,心率降到150 次/分左右。最后约在40 分钟时做拉抻放松练习,心率逐渐恢复到90 次/分左右。由此可见,实验组聋哑生这种接近人体最大运动能力的运动负荷,对心肺功能的刺激由明显效果,有助于获得心肺适能的最佳效应,提高肺活量成绩,该结果与王巧玲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⑤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适能:仰卧起坐和俯卧撑

仰卧起坐主要是发展人的腰腹力量。实验组的学生利用弹力带器械进行“直腿卷腹”和“V 字悬体”两个动作发展腰腹力量,但是由于设置该部位的练习动作不多,从而使仰卧起坐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小。俯卧撑动作主要是能增加上肢肌肉力量,实验组研究对象俯卧撑成绩由10 个提高到了16 个,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在聚合式运动干预过程中,实验组学生借助弹力带器械发展上肢肌肉力量,涉及的动作较多。如,“弹力带屈臂提拉”“弹力带俯身臂屈伸”等动作,轻器械动作练习能有效提高聋哑生的练习积极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说明聚合式运动干预方案设计合理、负荷量设置适中。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聋哑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体育学习的特殊情况,选编对机体缺陷有补偿与功能康复的聚合式运动干预方案,并运用于聋哑生课外健身锻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14 周的运动干预实验,实验组单腿闭眼站立、坐位体前屈、俯卧撑和肺活量4 项指标与对照组的成绩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说明选取“健身跑+有氧搏击操+弹力带”的聚合式运动干预内容,比常规体育锻炼效果更好,丰富了课外体育锻炼内容,能有效地促进聋哑生的平衡、柔韧、上肢肌肉力量和心肺适能的均衡发展,进而提高聋哑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建议

体育工作者有必要关注并加大对特殊教育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研究力度。第一,关注并推进特教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向“课程化”方向发展;第二,依据其不同程度的生理缺陷与个性特征,选编具有趣味性、便捷性和实效性的健身锻炼资源;第三,切实提高特教学校的体育课堂质量与教学效果,促使残疾学生掌握健身锻炼技能与方法,为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聋哑心率负荷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离心率
生如夏花
浅谈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这只铃铛不是猫
你所拥有的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