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人群身材管理研究
——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2022-07-02杨储韬吴雨霓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灌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肥胖率有氧身材

杨储韬 吴雨霓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与keep 等一众运动健身app 的强势崛起,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群开始重视身材管理。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主流审美导向的综合作用,既有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也有源自内部的主观能动作用。笔者此次将以当代大学生为切入口,针对青年人群身材管理的起因、方式与结果进行研究。

一、青年人群身材管理原因分析

(一)全球范围内的肥胖率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各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18 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6-17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6 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如图1。18 岁以上居民的平均体重如图2。而放眼全球,在世界范围内肥胖发病率也是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定位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7 年6 月12 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登了一项研究。2015 年,全球范围内共有约1.077 亿儿童和6.037 亿成人为肥胖患者,肥胖总体患病率分别为5.0%和12.0%。也就是说,平均100 个孩子中有5 个肥胖患者,平均100 个大人中的肥胖患者更是高达了12 个。这还只是肥胖,若是算上超重,人数很可能达到22 亿以上。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的肥胖率,为身材管理这一概念带来了持续而又广泛的影响。

图1 中国居民超重率与肥胖率

(二)社会主流审美的影响

虽然当前社会正在努力摆脱“以瘦为美”的审美局限,让审美更加多元化。但主流审美,特别是针对女性的主流审美依旧是以“瘦”“苗条”或至多是“匀称”来形容。外加近年来“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大行其道。在社会与自身因素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上身材管理的道路。而智能营销云Talking Data 的统计数据也同样显示18-30 岁的青年女性群体有着最高的减肥意愿,如图3 与图4 所示。

(三)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

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在持续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却呈现出下降趋势。颈椎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青年人因为过度劳累、熬夜猝死的新闻也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青年人开始自觉地把健康生活理念融入日常,他们以人为本、科学运动、健康作息,结实匀称的身材不再是他们行动的最终目的,而只是追求身心健康的附属产物。

图2 中国18 岁以上居民平均体重

图3 减肥人群性别分布

图4 减肥人群年龄分布

二、青年人群身材管理方式分析

(一)调整饮食

身材管理本质就是控制人体消耗与摄入的过程。饮食调整作为控制摄入的主要手段,自然成了核心。以减脂为例,成年人减脂期间的营养标准搭配为:60%的碳水化合物、25%的脂肪、15%的蛋白质,并辅以足量的蔬菜与水果,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摄入。若是以增肌为目的的人群,则可适当调高蛋白质在搭配表中的比例,来促进肌肉的生长。近些年来,由于饮食控制法门槛低、易操作等原因,控制饮食成了青年人群中最常用的身材管理方式。但我们要明确知道饮食调整并不等于过度节食。无论是哪种身材管理方式,一旦过度极端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资料统计为例,过去十年中上海范围内的厌食症患者增加了四倍。而神经性厌食症又是心理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女性,死亡率高达20%以上,且仍在逐年递增。所以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我们都不能以牺牲身体健康作为代价。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才能方得始终。

(二)运动健身

同一个人每天的基础卡路里消耗量都是相对固定的。在控制摄入的同时,若想进一步加大消耗量,适量运动健身就成了最好的方式。与此同时,众多研究也表明每天适度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疾病、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提升睡眠质量。并且随着社会与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运动健身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运动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若是以在运动时,氧气是否输送到组织细胞进行区分,我们大致可以将常见的运动类型分为“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两大类。

(1)有氧运动:通常来说,有氧运动通过氧化体内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提供能量来源,运动时的心率相对较低。人们可以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影响的与别人正常交流,比如慢跑、跳绳等都是常见的有氧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可以较长时间进行,比较容易消耗机体的热量和脂肪。

(2)无氧运动:无氧运动的能量由肌肉中的糖分提供。肌肉将在“缺氧”的状态下剧烈运动。运动时的心率高、负荷强度大,考验肌肉的短时爆发力。所以无氧运动普遍持续时间较短。健身动作中的俯卧撑、引体向上、负重深蹲等都是常见的无氧运动方式。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锻炼,以达到刺激肌肉生长的目的。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并不是相互剥离的,相反它们可以相互结合达到最优状态。特别是随着近些年运动健身app 的崛起,专业运动知识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充分结合两种运动的优缺点,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计划,这才是最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减肥人群运动健康类应用覆盖率与活跃率如图5 所示。

图5 减肥人群运动健康类应用覆盖率与活跃率

(三)规律的生活作息

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往往是至关重要又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部分。人体是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我们的人体内部有着一部无形的“时钟”——生物钟(又称生理钟)。与其说是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与地球上的所有哺乳动物一样,人体的生物钟也受到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简称SCN)控制。我们能有昼夜节律的睡眠,每天清晨醒来夜晚睡去,能有一日三餐的饮食行为,这都源于生物钟的作用。长时间的不规律作息或者昼夜颠倒,则会破坏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运作,从而带来失眠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经常熬夜除了容易引起大家熟知的新陈代谢功能紊乱以外,还有研究指出睡眠不足可能会使人体分泌更多的胃饥饿素,让人过度饮食导致肥胖。而且,白天的锻炼与损耗也需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进行恢复,所以无论是在身材管理还是其他日常活动中,规律的生活作息都是首要前提。

三、用户调研——以在校大学生为例

(一)问卷分析

由于身材管理涉及的范围繁多、内容庞大,笔者选择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青年人群减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取证。在此次调研的105 份样本中18-25 岁的人群占比83.81%,其中女性占比68.57%,男性占比31.43%。

在减肥意愿调查中共计88 名受访者表示有过减肥的想法,占比83.81%,其中65.71%的人员表示因想要练就好的身材而减肥,剩余34.28%的人员则是出于预防疾病和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调研还涉及了现代青年有关“减肥”话题的心理想法。在“如果现代社会以胖为美”的话题讨论中,有40%的人表示仍然会考虑减肥的问题,40.95%的人表示不确定,19.05%的人则明确表示不会减肥。

在调查样本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倾向于控制饮食并结合运动的减肥方式,而且偏爱居家健身的人群占据多数,达到了51.43%。其余则是城市绿化地带与健身房,占比为18.1%和17.14%。

有关于运动方式的问题方面,选择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选择的人最多,占据总样本的73.33%,只选择有氧运动或只选择无氧运动的人分别为25.71%和0.95%。

而关于健身失败原因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情况是相同的。“健身计划仅停留在口头”和“健身太累、过程太长”选择的人最多,占比分别为 28% 和 27.6%。

最后在经济方面,我们也进行了采样分析。由于调研对象多数为经济并未完全独立的在校大学生群体。所以我们将月收入分别定为了2000 元以下,2000 到4000 元之间以及4000 元以上三个范围。受访的青年对象,平均月收入等于或小于2000元的有51 个人,占总样本的48.8%,接近1/2。月收入在2000到4000 及4000 元以上的人数较为接近,分别是29.76%和21.42%。其中54.29%的人在健身消费上的预期是低于500 元的,而愿意花费500 元到2000 元的人员占比为37.14%,仅有8.57%的人愿意在健身上花费2000 元以上。

(二)用户画像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青年用户画像。首先他们是一群年龄在18-25 岁阶段的青年人,女生占比略多于男生。对于外在美和更好身材的热烈追求是他们进行身材管理时的主要目的。虽然已经成年,但由于尚未真正踏足社会。所以其中大部分人群在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时,容易表现出犹豫和迷茫。他们注重个人隐私,比起专业的体育场馆,更倾向于简单方便的居家锻炼。与此同时,他们也注重经济效益。健身房的优良设施的确令人向往,但在高昂的经济压力下,城市的公共绿化区域成了更优选择。他们是迄今为止,中国平均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代青年人,借由互联网优势,他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健身知识。但是由于并未真正实现经济独立,在消费上还是较为保守的,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以较少的经济成本实现个体的最大收益是大部分人的目标。

四、总结

针对青年人群身材管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切实可行且有必要的。每一代青年人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是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不能依靠旧有观念,以偏概全地将他们一概而论。如果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那青年人就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接班人,是社会资源强力倾斜培养的一代人群。所以走入青年、研究青年、了解青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正是此次调研的目的。

基础调研并不是无用功,就像本次研究所展示的,广大青年群体其实长期有着心理焦虑问题。我们只有真正走到青年人群中间,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这不仅仅是青年人群身材管理的问题,更是我们在进行社会活动策划以及政策制定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真正理解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求,才能及时的找准痛点、发现问题。更有效地完善我们社会制度,提升国民幸福度,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猜你喜欢

肥胖率有氧身材
叶酸治疗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小身材大本领的
小身材 大艺术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别把有氧运动“神化”了
快把她们遮肉显瘦的攻略交出来!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增肌要做有氧运动吗?如何保证增肌效果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