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022-07-02竺乔雨

民族文汇 2022年38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竺乔雨

摘 要:在5000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深度,且将现代中国的治国理政的实践力度推向新广度。自古先贤所言“政通人和,天下大治,万民同乐,天下大和。”深厚的天下和合、世界大同的价值论断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别于其他世界悠久的大型文化更具伦理性、人文性。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之所在,融突“和”的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基础,涵盖中华传统文化卓越智慧和智能创新,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欲构建多向度、多层次的新型国际秩序,加强国际共识,倡导人类结合起来共同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类严峻挑战。推动国际社会发展、合作、共赢。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大同、天下和合、天下观、国际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紧密联合、协作发展最有效、最和平的解决方案之一,“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贯通具体思想理论从而对人存在、社会发展的理论探究,经过长期不断努力,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逐渐掌握政治话语权,接踵而至的责任担当也是世界向中国提出的新问卷。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创新,融汇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进而形成极富中国智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对这个时代做出的回应,是对大时代、大格局、大智慧的庄严宣告。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实践

今天各国政治家用来维持国际和平的方法,与春秋战国时各国政治家试用过而未成功的方法何其相似。注意到这一点是有趣的,也是令人丧气的。《曹刿论战》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除开战前要击鼓外还包括师出有名,战争发起原因必须要合理的理由,不趁人之危,要讳伐丧,不斩来使、约定时间和地点等,这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而后礼的衰微,自泓水之战,再无战争礼仪,后期的战争礼仪与现今相似的“国际法”一样制衡作用。在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势,作为“一超”的美国,对主宰世界的欲望空前强大,欲以推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来加强自己的主宰地位,美国屡次退出各种国际组织,搅乱国际规则底线,以无端理由挑起一些国家之间的战争,大搞“逆我者亡”的一套,在西方世界,美国的追随者也处处挑事。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国际法在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的挑衅和打击下,无法解决诸国之间的矛盾纠纷。原本的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但是全球化的进程是不可逆的,世界各国彼此都被拖进一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的大网,各国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其他国家,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哪个国家都不能脱离这张大网独善其身。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流不在局限于自身所在的种族与区域,越来越密切的各种族与区域间的交往,息息相关的人类命运使国际局势稳定成为人类百姓能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條件。在此国际背景下,在,中国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欲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均衡义利,实现各国多方向、多层次的合作共赢。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智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结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意义与创世生机。

世界和合,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发展共赢道路的现代表达。中国向来被视作礼仪之邦,讲究以和为贵,和的理念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理念源于先圣先贤对自然万物整体性的辨证认知,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万物和谐共生,却又和而不同。“和”集大成之思想,融百家之精髓,通过整合功能,调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诸方面得以趋向动态平衡。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不同是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天下大同”和“和而不同”对于国家和世界而言并不是两个不同的矛盾,而是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它们之间是辩证互补的。古代先贤建立的“和”思想就给人类发展新模式提供了思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此理论的提出为各国在把握人类国家发展普遍性的同时寓于各国自身独特性开辟了一条和平道路。各国应该从人类的共同福祉出发,建立共同的社会良德秩序,不能短视于眼前时刻短暂利益,摒弃带有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差别偏见的国际观和价值观。在人文价值上既珍视各自特色长处、又尊重包容他人理念,不同的文化类型包容共处、和平发展,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实现一种包容的和谐。所有国家才能在各自的发展维度上“美美与共”,这样人类命运灿烂前景才会出现在这个国际大社会。

协和万邦,万国咸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提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扩展与实践。在儒家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是古代思想家们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和道德礼法的用处提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而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基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世界合作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对现今世界共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理想追求,二者虽产生时代不同,但抽丝剥茧,究其根本就能发现二者在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理念方面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寻求与其他多元文明取长补短,合作共进的积极探索,它承载了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也是对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回应。《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在《尚书》尧典中用“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描述帝尧的政绩。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在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矛盾、邦与邦之间的关系上必须自觉以“和平”“合作”为准则,这都是中华民族血脉中“和合”文化的刻画。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构建、理论创新,不能是徒托空言,不能是坐而论道。而必须付诸于实践,用实际书写答案。因为我们曾经被侵略、被迫害、被制裁,所以我们更需要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道路,向世界表明中国态度。当代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世界经济,资金、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流动循环。世界单极格局逐渐分崩离析,人类社会必将一同承担全球化带来人类未来命运风险和矛盾。习近平指出:“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 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理念, 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 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公共卫生、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建设命运共同体, 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新路, 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逐步从概念理论走向实践行动,疫情之下“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大国担当,是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用最真诚的关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实践做出榜样标杆,都是对人类和谐发展问题最好的回答。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天下观的新畅想

中国古人的“天圆地方”观念是在生产力和认知水平较低的限制下而产生,所以“天下”是当时人们所能够想象并相信的宇宙范围,天下观念就逐步在政治实践中产生。在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中,“天下”是具有疆界没有边界的,主张“天下一家,中国居中”,并通过“朝贡体系”进行政治实践。这不是狭义的剥削与被剥削,而是主张一种平等互利的双边关系。与西方文明认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是一个独立存在不同,中国古代天下观存在等级制度弊病,在体制观念上不利于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政治交流,也是导致后期中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重要原因。列文森认为: “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使 ‘天下’成为 ‘国家’ 的过程。”进入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就被认作是一个落后的传统国家,盲目自大跟不上现代化步伐,一些进步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当时时期西化的重点以以西化中为主,进步人士对自我身份开始了新的思考,何者为民族,何者为中国作为中心论点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至此中华民族观念形成,天下观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开始消解。现今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逐步完善,一些国家开始与民族国家路线相背离,进而一些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外来文化借鉴意义,开始探索以中化西路线对当代国际秩序发展进程的进步性。由此当代中国哲学界立足于传统天下观作为思想基础构设未来世界新型国际秩序。

古人在造“天下”一词起初是为表达天宇之下的一切地域,后在政治实践中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天下”起初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概念,但在生产力和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下,人对宇宙的认识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天下”不再局限于中国,是具有世界性的特殊概念。虽然古代“天下”的观念被文化中心论、等级制度等封建制度旧俗所桎梏,但若能突破它的局限性,将其与“天下大同”概念相结合,“天下”亦能大放异彩。

有人说以赵汀阳为代表的新天下体系是“政治乌托邦”,但其实他的“天下体系”是哲学角度上的思考,是对未来国际秩序的框架展望,是一种具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混合性质对非完美主义的世界理想的指向。“新天下体系”是一个可能实现的共享世界,也是对现实政治冲突的一个有效解决的“共托邦”。“新天下体系”就是试图在人类社会中建立一个共享关系,每个人(或每个国家)的共轭利益具有紧密的相互依存共在关系,合作优于对抗、和平优于战争,并依靠普遍秩序的制度来最大程度地限制其中世界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不良因素。概括地说,天下体系的基本原则就是 :世界政治优先于国家政治 ;关系理性优先于个人理性:孔子改善取代帕累托改善。新天下主义的政治构想虽然还不够完善,还需待物质条件的充分发展以完善其现实性,但我们可以借鉴“新天下体系”的哲学基础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设添砖加瓦。

《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中的无外思想是中国先贤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在“新天下体系”中进一步的转化成无外世界概念(世界内部化),对管子和老子的“以天下为天下”“以天下观天下”政治治理方法论进行哲学思考,拓展延申。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普遍兼容性和共生性,要求各国远视于长期投资的价值。世界无外意味着必须以高于并且大于国家的视野去理解世界政治,以世界为尺度去定义政治秩序和政治合法性。在处理各国自身事务时,不能被地域种族、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偏见遮蔽了双眼,诸多全球性的挑战不可能由一个国家一己之力解决,诸国拒绝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应该要脱离政治孤岛,共同协商天下事务,共同努力,共建世界繁荣。

关系理性是一个带有现实主义的可实现理想。如何将现实主义理想转化成现实主义事实,让一个国家放弃追求自私利益最大化为先,实行仁道,反哺國际社会。对此中国已然提出最优解——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国家体系进一步深化的世界普遍秩序,自带理性智慧。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各国利益相连,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破除国家意识形态壁垒,使之相互敌对最小化,共同利益最大化,倡导各国以仁道主义的大国建立联盟,形成解决全球性危机与挑战的强力机构,捍卫世界文明,共克时艰。

利己利人,达己达人。孔子所讲的“仁”侧重于一种精神世界,是人本身的自我约束,,是能近取譬,人之方也。一个国家欲立必先立他国,欲达而达他国。万物互联时代,大的环境会酝酿新的机遇,君子见机,便可乘风扶摇,一个国家的腾飞必然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各个因素,帮助其他国家就是帮助自己,双赢才是共同追求的持久发展道路,而新天下体系中的孔子改善宪法性概念在各个国家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自觉意识的基础上加以建立一种利益共轭增长的制度即所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必然连锁的,一个人的利益增长必将带动其他人的利益增长,就目前而言,很难在细节上真正构建完全利益相连的公共决策和政治制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概念是孔子改善的最优表达,合作共赢要求各国以合作代替敌对,将人类利益连锁起来,共享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福祉。

参考文献

[1]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73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

[3]费孝通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J] 中国社会科学,2000(1).

[4]孙聚友 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J] 东岳论坛  2016 37(11)

[5]习近平 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 [N] 人民日报 2015-4-23(2)

[6]孔亭 清末知识分子 “天下观”向民族国家观的转变 [J] 枣庄学院学报 2016 年第 3 期

[7]赵汀阳 天下: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 [J] 探索与争鸣 2019(09)

[8]赵汀阳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导论》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