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饵”考论
2022-07-02张骜
张骜
摘 要:《西京杂记》所述“蓬饵”一词,是传世文献中最早可见的重阳糕,古今有黏米糕、蓬子糕、蓬蒿糕、麦糕四说,未有定论。其实,《西京杂记》中的“蓬饵”是指将黍米磨粉再加水混合后蒸制的糕饼,即黍糕,也称黍饵。
关键词:蓬饵;黍糕;黍饵;重阳糕
“蓬饵”一词,始见于《西京杂记》,其为何物,历来存在异解。
《西京杂记》卷三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由文例可知,“蓬饵”是一种节庆食品,可在重阳和正月上辰食用。“蓬饵”一词除两见于此事外,同时代未见别处使用。[1]
《西京杂记》出自谁手并无定论,一说葛洪撰,一說刘歆撰葛洪辑,但是其最终成书时间不晚于六朝,所载史实名物亦大多源出汉代。
初唐《艺文类聚》卷八十九转引此典故:“《荆楚记》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由此发端,除《春赋》“亦云候属青阳,气渐东陆,食以蓬饵,饮之浆粥”[2]句将“蓬饵”用之于正月外,后世“蓬饵”基本只在与重阳节相关的诗文中作为陈词出现,[3]如:宋晏殊《九日宴集和徐通判韵》:“散插黄花两佩萸,粉蓬饵酹觞初。”宋钱惟演《宣曲二十二韵》:“蓬饵重阳节,金针七夕期。”
一、古今对“蓬饵”的理解
对“蓬饵”的解释主要有黏米糕、蓬子糕、蓬蒿糕、麦糕四种说法:
1.黏米糕
唐徐坚《初学记》卷四引了重阳食“蓬饵”的典故:
《西京杂记》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莫知其由。(《玉烛宝典》曰:“食饵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初学记》将“蓬”字去掉,遂成“食饵”,且引《玉烛宝典》作注,意即“饵”是由黏性的黍米或粟米制成。[4]
2.蓬子糕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二十三“蓬草子”中对“蓬饵”之“蓬”产生疑问,认为其应与黄蓬、青科、飞蓬这三者的蓬子不甚相远。[5]
杨琳(1998年)认为蓬饵的做法“可从后世的‘蓬糕’知其大略”,而“蓬的子实可以食用”,所以论定“蓬饵大约是将蓬子碾成面,与米粉掺和,蒸熟而成”。[6]
然“蓬饵”非用蓬子,蓬子其物,除杨琳所引《新唐书·食货志》“懿宗时……自关东至海大旱。冬,蔬皆尽,贫者以蓬子为面,槐叶为齑”以外,史籍多见,也叫蓬实,能与榆皮并列,皆为灾年济荒所食,与节庆毫无关联。如云:
时关中饥甚,孝敬令取廊下兵士粮视之,见食榆皮蓬实者,恻然哀之,命家令等给米使足,其仁惠如此。(唐·刘肃《大唐新语》)
又出内侍王怀正所进蓬子面、苍耳实之类,因曰:“民食此物,尚未得所,尤宜轸恤也。”(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因此,节庆食物“蓬饵”不用蓬子为原料是很容易辨明的。
3.蓬蒿糕
向新阳、刘克任(1991年)将“蓬饵”注为“以蓬蒿(即茼蒿)制作成的饼子”,[7]而并未做具体考证。此说实际是把“蓬饵”等同于《山家清供》所述之“蓬糕”:
蓬糕,采白蓬嫩者熟煮细捣,和米粉,加以白糖,蒸熟,以香为度。世之贵介但知鹿茸钟乳为重,而不知食此,实大有补益,讵可以山食而鄙之哉!(南宋·林洪《山家清供》)
然“蓬饵”非蓬糕,实际不会用到蓬蒿嫩叶。白蓬,又叫鼠曲草、鼠耳、黄花郎、清明草、茸母草等等,文献记载甚明,如:
《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以压时气……”日华子云:“鼠曲草……杂米粉作糗,食之甜美。生平岗熟地,高尺余,叶有白毛,黄花。”(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
白蓬:一名黄花郎,和粉作团。(明·嘉靖《增修宜兴县旧志》)
野有草绒,绒白色,顶丛开细黄花,味微甘,嫩时取和米粉少许,作巴食之,呼为软曲巴,名曰清明草,清明时生,以后渐老,则不可食。(清·道光《遵义府志》)
蓬糕用白蓬嫩叶,其制可上溯南北朝之龙舌䉽,而今日潮汕鼠曲粿、各地清明粿以及江浙青团,犹存此遗风,且大抵三月食之。这些都与食“蓬饵”之时节(九月九日和正月上辰)完全不同,所以,“蓬饵”绝不是蓬糕,其原料不可能含蓬蒿类植物的嫩叶,毕竟植物嫩叶“以后渐老,则不可食”。
4.麦糕
清孙诒让《札迻》卷十一注《西京杂记》“蓬饵”:
案蓬即麷也,《周礼·笾人》郑司农注云:“熬麦曰麷。”郑康成云:“今河间以北煮穜麦卖之,名曰逢。”《齐民要术》引崔寔《四民月令》云:“腊月祀炙逢。”麷、蓬、逢字并通。
可知孙氏认为“蓬饵”之“蓬”是煮熟的麦子。
然“蓬饵”与熟麦无关。《周礼·天官·笾人》:“羞笾之实,糗饵粉餈。”汉郑玄注:“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餈。”晋干宝注:“糗饵者,豆末屑米而烝之以枣豆之味,今饵䭔也。”汉刘熙《释名》:“饵,而也,相黏而也。”汉扬雄《方言》“饵,谓之餻。”皆可见“饵”在上古本是用黏米蒸制的糕饼,与麦何涉?
上述说法,第一种最接近要旨,但径自忽略了“蓬”字,后三种则大误,既不合之于文义,也未考之于文化,实难让人信从。笔者认为,“蓬饵”确属黏米所制,且这里的黏米就是黍米,“蓬饵”是黍饵、黍糕的别称。
二、“蓬饵”是黍糕的证据
黍也叫黍子、糜子,去麸皮后叫黄米[8],散穗[9],性黏。黍秋季收获,《管子·轻重己》:“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正合《西京杂记》重阳食“蓬饵”之时。今陕北民歌《秋收》所记黍收获时间亦是重阳:“九月里九重阳,收呀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收呀收上场。”
黍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黍最早是在中国北方被驯化的,据游休龄(1993年)统计所示,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有8处黍的遗存。检索《甲骨文合集》,殷人对与黍相关的贞卜更是不胜枚举,备受统治者关注。黍还是五谷之一,《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曰:“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赵岐注曰:“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其常被天子用作祭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仲尼对曰:‘……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管子·轻重己》:“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黍者,谷之美者也。”可知黍在上古时期的地位。
古有应时尝新之事,《礼记·月令》:“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郑玄注:“黍稷之属于是始熟。”《春秋穀梁传》桓公八年注:“秋祭曰尝,荐尚黍肫。”汉何休注:“尝者先辞也,秋谷成者非一,黍先熟可得荐,故曰尝。”这也正合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所谓“食饵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的说法,可见黍在秋季收获后做成黍糕来食用是非常应时的。至汉末重阳节兴起,黍糕自然而然地成为重阳时的节庆食品,并在《西京杂记》中有了“蓬饵”的别称,也可称为“黍饵”。汉王逸《楚辞章句》就有“捣黍作饵”语。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重阳》记载:“黄花、绿酒、黍饵”,便是直接将“黍”与“饵”搭配成词。
“黍糕”一词则首见于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十一月,冬至之日,荐黍糕,先荐玄冥于井,以及祖祢。”此为冬至食黍糕,虽然《西京杂记》食“蓬饵”一在九月九日,一在正月上辰,但如果我们推定“蓬饵”即“黍糕”,考虑到黍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如此重要且有文化意义的农作物,那么在其他一些重要的节庆食黍糕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并不局限于《西京杂记》所述。后世风俗亦可证,如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正月元旦……夙兴盥漱,啖黍糕,曰年年糕。”“十二月……廿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明万历《延绥镇志》:“十一月长至日,以黍糕为馈。”清光绪《唐县志》:“二月二日,俗传为龙抬头,以薪灰撒屋垣根,谓之避毒虫,是日人家多蒸黍糕以食。”同时也都显示了食黍糕有祈福、辟邪的文化意义,《西京杂记》所谓“食蓬饵以祓妖邪”正是其先声。
唐代以黍制糕仍属常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九“征应五”记载了一条唐代俗谚:“唐长安二年九月……又云:‘蝉鸣蛁蟟唤,黍种餻糜断。’”意谓黍种得太晚,不及黍米收成,黍糕就吃不上了。宋代重阳流行食糕,[10]款式多样,虽然大多用糯米制成,但其中依然可见用黍制糕的例子。南宋陈元靓《岁时杂记》卷三十四引《皇朝岁时杂记》:“二社、重阳尚食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有面糕、黄米糕,或为花糕。”黄米糕即是黍糕,而且添加了更多配料。
唐以后制糕所用黏米渐以糯米为主,黍糕少见。盖因黍米和稻米、小麦相比,产量太低,于是种植渐少,加之宋代逐渐偏安南方,且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不是黍的主产区,更少见黍。随着经济的发展,古时节庆所食的黍糕逐渐变成部分主产区的日常食物。今天的山西朔州、大同,还有河北张家口等地日常爱吃黍糕,去了麸皮的称为黍米糕、黄糕,没去麸皮的称为黍子糕;还有油炸的吃法,也称黍面油糕。
综上,“蓬饵”正是黍糕,是以黍米为主要原料,磨粉加水混合后蒸制的糕饼,这从饮食习惯、文化背景、历史沿革等方面综合考慮,都比其他说法更为怡然理顺。但是《西京杂记》为什么要用“蓬饵”代指黍糕,“蓬”和“黍”之间到底有何关联,我们还需再作进一步的论证。
三、余论
《尔雅》卷下《释草第十三》记载:“啮,雕蓬;荐,黍蓬。”这是传世文献中唯一可见的“黍”与“蓬”相关联的例子。
《玉篇·艹部》释“荐”:“进献也。”《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亦是此义。“荐”由“进献”义又引申出“被进献之物”的含义,如《荀子》卷十二:“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唐杨倞注:“荐,谓所荐陈之物。”《礼记》卷十四:“孔子尝奉荐而进。”故“荐”可指祭祀时被荐陈之物。而被荐之物多为黍,《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引《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又有荐黍之典,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太庙行荐黍之典,朝廷命宰执祀于圜丘。”我们可以据此推论《尔雅》所言的“黍蓬”正是“黍”的别称,[11]那么“蓬饵”作为“黍饵”“黍糕”的代名也就不是毫无根据了。
注释:
[1]此段“食蓬饵”故事亦被《三辅黄图》《搜神记》所抄录。
[2][6]《春赋》见于宋人吴淑《事类赋·岁时部》(“食以蓬饵”句下有注:“《西京杂记》曰贾佩兰云在宫时,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邪。”),后被收入清陆心源《唐文拾遗》。
[3][7]明嘉靖《大理府志》、明隆庆《云南通志》、明天启《滇志》分别录有“蓬饵”。明谢肇淛《滇略》描述:“饮食唯公宴礼会者与中土同,其民间所造多糅杂而成,如缕切饼饵而暴之,其乱如蓬曰蓬饵。”此“蓬饵”已是现今大理常见的食物饵丝,绝非《西京杂记》之“蓬饵”。
[4]许慎《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秫,稷之黏者。”《尔雅·释草》:“众,秫。”郭璞注:“谓黏粟也。”
[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黄蓬草,生湖泽中,叶如菰蒲,秋月结实,成穗子,细如雕胡米,饥年人采食之,须浸洗曝舂,乃不苦涩。青科,西南夷人种之,叶如茭黍,秋月结实成穗,有子如赤黍而细,其稃甚薄,曝舂炊食。又粟类有七棱青科、八棱青科,麦类有青稞、黄稞,皆非此类,乃物异名同也。其飞蓬乃藜蒿之类,末大本小,风易拔之,故号飞蓬子,如灰藋菜子,亦可济荒。又《魏略》云:‘鲍出遇饥岁,采蓬实日得数斗,为母作食。’《西京杂记》云:‘宫中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邪气。’此皆不知所采乃何蓬也,大抵三种蓬子亦不甚相远。”
[8]黍米有多种颜色,黄色最常见。
[9]北魏杨承庆:《字统》:“稷属谓之穗谷,黍属谓之散谷。”
[10]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兼之此日都人市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禁中阁分及贵家相为馈送。”
[11]与“黍蓬”相对的“雕蓬”即雕胡,也称菰,和黍同为六谷之一,正合黄侃在《尔雅略说》中总结的《尔雅》“比物连类,使相附近”的体例。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