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方面归因高中生心理问题

2022-07-02王雅莉

民族文汇 2022年38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高中生

王雅莉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自身处于青春期的复杂心理阶段,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要求下学生所面临升学压力最大的阶段。然而,在这个阶段往往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性格突然转变,同学关系紧张,情绪上出现轻度的抑郁等。这一系列的外在表现,在学校常常反应为成绩下降,自我封锁。如果不积极正确地分析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学生甚至会出现重度抑郁,轻生等严重的问题。笔者自身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实践,通过案例分析,简单地将本阶段的问题归因三方面:

1. 长期以来的家庭问题在即将去上大学离家之前积累并爆发。

2. 自身面对困难学习任务和同学竞争的畏难或无助。

3. 自身长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形成的不全面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问题; 家庭问题;

案例背景:

陈同学。成绩优异,在学校动态管理调整后进入实验班学习。于高三进入现班学习。成绩总体较为优异。年级排名在100到300名左右。学习状态积极。偶尔上下波动,能够积极找到老师分析成绩,解决问题。

三诊考试后,5.1在家休息后,未按时按要求返校,家长(妈妈)请假说生病了,请假。与家长的短信中清楚记录了时间和事件。

5月3日,妈妈打电话说续假一天,娃娃仍然不舒服。

5月4日,妈妈电话中称,孩子跟家里面闹矛盾,情绪不稳定,请求老师家访。

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该同学爸爸妈妈常年不在本地工作。孩子的生活起居均有姑姑照顾。姑姑到校后,痛哭流涕,述说与娃娃发生了摩擦,娃娃情绪激动,不想见到家里人。随后,在姑姑的陪同下,我去看望了该同学。敲门进入,在孩子的住处,她还躺在床上睡觉,家里凌乱。饭菜看似未動。询问孩子的病情,她说自己根本就没有生病,就是不想起床。与姑姑对话言辞激烈。

随后的交谈中,我问了一下几个问题:1. 是不是身体特别难受,因为考虑最近的孩子中暑现象。孩子否认。2. 是不是三诊考试成绩不理想,需不需要老师帮助;孩子答,状态能够调整;3. 什么时候返校。孩子当面说自己今天就不来了。稍后短信回复说,明天一定来。整个过程顺利。孩子情绪稳定。返校达成协议。

与姑姑离开住所返回学校。分开后,姑姑又打来电话说,孩子将门反锁。

我再试图联系孩子的时候,电话已经关机。

担心孩子人身安全。姑姑叫来了家里的其他亲戚,准备请开锁匠撬门,情绪激动。在与我校心理老师联系后,告诫家长一定要谨慎,不能贸然强行开锁。并联系监护人,他的爸爸妈妈,马上到其住所。而监护人却说只能一天过后到达。姑姑三人便职守住处。后敲门得到应答确认娃娃安全。

第二天孩子没有按约定返校,电话不通,后收到孩子短信说,“不来上学了”。

5月10日,仍未返校。与校心理老师取得联系后,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青少年咨询中心寻求帮助。(鉴于家长时常在电话中与几任班主任述说家庭纷争,以及娃娃成长中的各种心理状态和反应,才做出如上建议。)

5月10日:家长反馈下午带孩子去了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医生判定孩子一切正常,出现厌学情绪,并且跟家里人对着干的心态同时提出要求要家长陪护一个月。

5月11日:孩子昨天在家承诺要到学校上学,晚上的时候与家长取得联系,并且说转告今天参加数学考试,但今天又没有到校。中午1点到两点之前,一直接到家长电话,途中听到娃娃不愿意在家,说“爸爸要来把我打残,我要去一个不被打残的地方”,并且拒绝接受老师的电话,下午4点24分的时候,家长打电话说娃娃拿了妈妈的500元钱,离家出走。晚上7点40收到家长短信说娃娃已经回家。

5月13日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下午到学校取走了所有老师给他留的家庭作

业以及高考复习练习册。科任老师相继询问孩子情况,表示关心。后我发送短信给该同学,希望他能够下周一准时返校,并请家长给予提醒。

5月23日晚,姑姑说孩子准备好了要来念书。24日,孩子来到学校。有点紧张,通过跟老师的交流,慢慢平复了情绪,渐渐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考虑到之前与其家长交流,得知家长与孩子之间积怨已深,孩子可能会出现极端反应。事情已经持续一个月。

通过以上案例,笔者总结出,家庭对于一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与家长的合理沟通和及时交流也极其重要。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和心智的过早成熟,笔者认识到关心一个学生,不单单是从表面的学习,更应该从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最影响他们生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只有解决了根本的问题,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综合上述案例,我们是可以归因三方面:

1. 长期以来的家庭问题在大学离家之前积累并爆发。如案例一中的家长长期没有让孩子的知情权得以实现,亲子之间的交流不充分,隐瞒,猜忌。案例二中间的孩子家庭关系复杂,父母关系很差,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亲的暴力倾向更是让母亲和孩子都无奈无措。当然,长期的两地分居,也缺少亲子交流。

2. 自身面对困难学习任务和同学竞争的畏难或无助。案例一种的孩子是面对国际课程频繁的考试出现了畏难情绪。案例二中间的孩子更是因为高考的高强压力而望而却步。

3. 自身长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形成的不全面价值观。案例一中孩子存在畸形的与同龄人的攀比心理而受到家庭情况的不真实描述后产生自卑心理。案例二中间则是因为长期以来心理为问题没有得到疏导,没有人确认她的观点是否正确,更没有人约束或给予指导,使他在与同学相处中矛盾与封闭共存。

笔者做出的这些观察是为了结合自身实践,在高中生的阶段性教育上找到些许突破。从而避免片面地处理学生问题,给孩子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