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本质,提升思考能力
2022-07-02张燕婷
张燕婷
摘 要: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关注数学本质,怎样才能抓住数学本质?史学观点与应用价值是两个重要的思考方向,结合“圆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处理,从学生的切实需求出发,提升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关键词:概念教学;数学本质;圆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1-0111-04
小学有许多内容都需要从数学本质的揭示上进行梳理,仅就一些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是走不远的。细品张奠宙先生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一书,近几年,提倡MPCK(Mathematic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称MPCK,意为数学内容的教学知识)研究(图1),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理解上下功夫,真正关注数学本质,提升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才是有的放矢的决策。
苏教版五下《数学》教材安排3页认识圆,先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圆,再启发思考圆与之前直线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想办法画一个圆,可以是现成的小圆片,也可以利用圆的特质来画圆,或者是直接使用画圆工具——圆规,在画圆的实践过程中再次深化对圆的概念的认识。以圆规画的圆为例,介绍了圆心、半径、直径。启发学生思考:在用一个圆内,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过程中,说说你的发现。
人教版六上《数学》2页教材中,先从自然界、人类生活中找到圆的存在。再启发学生画圆,可以是现成的圆,也可以直接利用画圆工具。用圆规画圆时,圆心找到了,半径也知道了,直径就跟着定义出来了。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的操作过程,继续探索圆心、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版六上《数学》2页教材中,从套圈的游戏体验入手,感知定点、定长,这样套圈的站位比较公平。然后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画圆。只呈现从定义出发的画圆,可以是利用拇指和食指撑开,也可以是找一根固定长度的线段,最后还是出现了画圆工具——圆规,并启发学生思考,画圆时应注意什么?直接利用圆规画的圆,定义圆心、半径以及直径,并探究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寻找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大越丰富,则其对应外延反而越小。核心问题的提问直接限制了思考的发散性。
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儿童早在低幼时期就对圆的认识有了初步的经验。对比以上3个版本的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界,对圆的概念的定义是模糊的。它们依然停留在蒙眬的圆的直觉里,没有界定:“什么是圆。”3个版本都是基于圆规画的圆来定义圆心、半径、直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近少年时期,完全有能力弄清“圆”真正的几何学定义。张奠宙先生建议:我们不妨在使用圆规画圆的活动之后顺势提出如下的定义:让线段OA绕着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我们把另一个端点A所画出的曲线叫作圆,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称为半径。这样的定义不过是圆规画圆过程的数学描述,其中只用了小学里已有的“线段”“旋转”等术语,避免使用中学里才出现的“集合”“轨迹”等名词,六年级学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阅读此文后,感受到张先生在概念教学中数学本质上的重视,体会到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茅塞顿开,对原教学设计进行再加工,呈现相关的课堂设计(图2)。
一、 巧用素材,凸显概念本质
课前,提出问题,启发思考:除了圆心、半径、直径,你还想知道哪些圆的知识?收集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理和组织,解答学生对圆的切实需求。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努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关注学生的需求,对圆的认识这一节概念课的执教是有帮助的。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知道不少学生已经超前学习,比如弦、圆周角等,这部分内容属于初中知识,可以适当回应但不展开,对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割圆术可以展开,对圆的宏观认识是有帮助的,还可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化曲为直思想等)。
问题:套圈比赛要求站在离目标1米远的距离,怎么站?请说明你的理由。
活动过程:
先小组讨论,给学生思考时间,再实践游戏。
邀请一个学生站,并提醒:他离目标的距离是1米。再邀请一个学生,还能站在哪?若干学生尝试站好位置,再套圈。
师:以这个目标为定点,以1米为定长。如果把每一个学生看成一个点,点点成线,像这样绕着这个定点O旋转一周,我们把另一个点所画出的曲线叫作圆(circle)。圆上任意一点到定点的距离都是定长。
问题: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圆内;圆上;圆外)
设计意图:因为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研究圆的时候,学习材料可以从生活中来,研究得到的结论可以反过来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合理用好生活素材,把这些素材作为引发学生探究、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学生感悟的有效载体。以学生站位动态生成的圆的形象,可以很直观地认识什么是圆,也弥补了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圆的概念的模糊性处理的遗憾。利用学生的套圈结果(学生站在圆周上,套圈散落在圆内或者圆外等),可以很好地渗透教学内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沟通零维空间与二维空间之间的联系。
二、 选用史料,彰显数学文化
圆规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夏朝,《史记·夏本纪》载大禹治水“左准绳,右规矩”,公元前15世纪的甲骨文中,已有规、矩二字,当时称为“规”,即今日的圆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墨子关于圆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我国古代的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
设计意图:为了丰富学生在数学史方面的知识,通过课件介绍了圆规、圆的一些历史材料,特别指出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墨子在这方面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从数学发展史的角度了解圆,有助于学生建立动态的数学观。
三、 操作实践,体验圆的形成
问题:在同一个圆内,半径与半径之间、直径与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从数量、长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探究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沟通一维空间(线段)与二维空间(圆)之间的联系。长度是可测量的,是有限空间的,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测量,学生很容易发现:在同一个圆内,半径、直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但是在数量上,同一个圆内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这一点,部分聪明的学生会出现反向迁移,觉得在同一个圆内,半径的数量是直径的2倍,因为每一条直径都对应分解成两条半径。教师应知道这里的数量是不可测量的,是数不清的,属于无限空间的,不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真的要比较的话,就要引入新的比较对象——基数(无限空间的测量方式)。
四、 运用比较,构建网络体系
问题:这样的位置除了圆上的点,还有吗?说说你的想法。
启发学生脱离二维平面空间的束缚,探索三维立体空间——球。
教师直接站在目标的正上方,调整距离到1米,然后“百套百中”。
师:这个位置可以吗?满足到定点距离是1米的要求吗?
师:还有吗?既可以悬在空中,还可以深入地下。实际生活的局限,有些位置站不到。但在数学上,这样的位置是存在的。古人云:在空间内,一中同长谓之球(solid sphere)。
设计意图:沟通二维空间(圆)与三维空间(球)之间的联系。学生从现实体验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展示三维空间的球。学生眼中的圆也就不再是简单的、冷冰冰的数学概念,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科学认识产物。它还可以穿越空间,到三维空间变成球。
师:我们之前认识了直线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之后,根据生活需要,我们还要会求它們的周长和面积。今天,我们认识了圆,那么圆的周长和面积需要求吗?哪些地方可能遇到这样的困惑?如果需要求圆的周长和面积,怎么求?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解决它?
设计意图:沟通二维空间直线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与二维空间曲线图形(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圆的周长、面积的探索欲。同类量之间的比较,更容易正向迁移,也为之后化曲为直思想、等积变形思想、极限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使用埋下伏笔。
五、 设计作业,巧妙收获评价
课后:(非原创)小明想给家中圆形餐桌换上一张新的桌布(桌布的大小与餐桌大小一样)。小明已经测量了下面3组数据:①桌布对折后折痕长2米;②用卷尺测量餐桌边缘一周长是6.28米;③桌布对折两次后折痕长1米;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根据哪一个数据给桌子换新的桌布?并说明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数学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既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圆,那么就会产生很多对圆的思考,基于学生的困惑而展开的教学是有效的。课前、课中教师用问卷星小软件发布了以上的作业,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再结合实际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数学课程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练习是在学生学习圆的面积之后布置的,有43.08%的学生选择了2米,有33.85%的学生选择了都可以。仔细查看,不难看出:学生的思考受限了,他们只考虑到眼前,而没有考虑到整体。只要是直接或者间接得出圆的半径,这样就可以求圆的面积。在日常教学中,不应该让学生盲目机械地做题,沦为做题的工具人,应该让他们对题目有思考,而不是就题解题。
数学是每一个孩子从求学开始都必须要学习的主科,它教给孩子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好比是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大厦的一砖一瓦,离开了数学概念,数学知识大厦好比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小学数学教材里的数学知识多数是不严密的,教师应当知道它们的逻辑结构,包括公理化的处理方法,领会现代数学的思想,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数学本质。怎样才能抓住数学本质?史学观点与应用价值是两个重要的思考方向,循着这两个方向,容易厘清知识的源与流。
在中国古代,就有无数的先辈对数学进行了先导研究,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编写了一些著名的数学专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是《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和《缉古算经》等五部。①九章算术,它在数学上有独到成就,最早提到了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②周髀算经,它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③海岛算经,是中国学者编撰的最早一部测量数学著作,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它被称为实用三角法的启蒙著作,只是未涉及三角学中的正余弦概念。书中问题,都是利用两次或多次测量、观望所得数据,进而推算目标的广、远、高、深。④张丘建算经,该书突出的成就是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各种等差数列问题的解决,及某些不定方程问题求解等。百鸡问题是《张丘建算经》中的一个著名数学问题。⑤缉古算经,为中国现存最早解决三次方程的著作,详细叙述建立方程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程序,解题方法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对以上几本古代数学专著略有研究的话,对学生形成宏观的数学观有帮助,数学知识的推进很多时候是因为现实生活的需求,古人对数学的研究更大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生产活动,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地讲解一些数学趣闻,数学史话,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
教师只有把握了数学本质,教学中才能做到“精中求简”。唯有做好“精中求简”的研究,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唯有这样,才能使得基础数学易学、好懂、能懂、会用,从而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双减”的同时“提质”。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更多地关注数学本质与细节处理:以圆的定义为例[J].小学教学,2014(8):8-9.
[2]姜荣富.返璞归真 平易近人:读张奠宙教授的文章有感[J].小学教学,2016(8):8-10.
[3]陈丽萍.数学教材中的中国古典数学教学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