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7-02马中学
马中学
摘 要:问题导学法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文章以数学教学的创新为目标,探讨了问题导学法的价值,分析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1-0078-05
一、 引言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常是以灌输式的模式为主,忽视了学生逻辑思维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淡化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一味地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利用问题导学法,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挖掘学生内在的探究潜能,提高其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夯实基础。
二、 问题导学法的价值分析
问题导学法具有引导性,是一种高效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引导作用,就某一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时,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地加入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将被动学习的模式转变,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激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导学法和传统的讲解式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重点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中得到了凸显,知识要点转化成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问题导学法具有较强的规划性和情景性特征,由教师进行引导、规划,创建起合适的问题情境,形成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加入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中。问题导学法具有引导性,能够使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据实际的学情、教学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创设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结合实际探索理论知识,被问题所吸引,加入对知识的探究中來,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学在问题导学法的功能下,有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被注入了活力元素,课堂环境更加灵活、多变,形成了对学生的鼓励和带动作用,构建起了数学高效课堂,实现了对教学模式的转型和创新,推进了教育理念的革新。
三、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对学生来说,是凸显主体性的有效方式,数学课堂上利用问题导学法,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主动的实践者,在问题引导下,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情境、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使学生对问题和矛盾进行思考,形成了思维发散的空间。特别是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设置的问题极具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强烈的兴趣导向作用下,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进而主动投入数学课堂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教师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中,创设起问题情境,用具有疑问特征的情境吸引学生关注,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融合到问题情境和课堂氛围中,展开自主的反思、探索、实践、研究,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数学知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在问题导学法中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数学教材的内容。在贴近学生特点的问题导向作用下,使数学知识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和验证,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教学情境愈发多样,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建立起数学知识体系,成为数学学科中的学习主体,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的体系庞大,知识点复杂,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下,课堂环境更具有导向性,趣味性有所增强,学生受到正向的引导,形成问题意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解决问题,在问题导向法的应用中,教师应立足于实际,展开课堂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问题,形成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活,形成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验证和实践。在教师的合理引导、科学指导下,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所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验证,形成了较强的解题能力、生活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复习效果。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下,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为未来的成长发展夯实基础,学生和教师均是问题导学法应用中的受益者,因为教师利用问题导学法展开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强化职能意识、责任意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研究教学材料的内容,提高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效率,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水平和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对导学问题进行优化设计,保证问题导学法应用的合理性,使学生可以受到问题的吸引,加入对课堂知识的探究中来。问题导学法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十分关注,改善了原有的教学方案,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化的调整,提高了教学水平,师生成为问题导学法应用中的受益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四、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导入情境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具有抽象性的显著特点,教师要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展开有侧重点的课堂教学活动,合理地运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导入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时,常常会感受到知识理解难度大等问题,甚至产生厌学等情况,缺少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这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提升、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形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创设导入问题的情境,创设起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融入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应用场景,进行探索和研究,突破学习困境,在兴趣驱动下提高学习能力,轻松、快乐地实现数学学习的目标。教师要利用情境创设法导入问题,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物品,作为课堂的情境创设元素,用具体的内容展示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生动、直观的形象,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降低理解难度,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信心,结合问题导入的情境,使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互衔接与过渡,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平面图形”的课程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与平面图形相关的知识,创建起问题导入情境,在课堂上利用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对学生进行教学,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科学技术,呈现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了解平面图形的特点、概念,对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分类平面图形,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参与平面图形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增强。生活中的物品对学生来说较为熟悉,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际物品和实际场景,能够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知识,改变固化的思维模式,灵活地拓宽思维,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在生活中的情境中导入问题,使学生探究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在教师的引导和问题的驱动下,探究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自由讨论的环节,讓学生分小组对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物品进行总结、归类。学生分小组制作平面图形物品的分类报告,拓展想象,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应用、物品的形状,将平面图形相同的物品归为一类,完成制作报告的任务,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作用下,强化了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激活学生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问题导学法,要围绕学生的兴趣,合理、灵活地设置问题,调动起学生的问题探索积极性,因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在兴趣的带动作用下得到推进,兴趣是学习活动中的推手,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助推器。在数学教学中利用问题导学法,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方向的研究,结合实际的学情、学习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方向,用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来导入课堂。教师不一定要围绕着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而是要对问题进行灵活的运用,使问题成为推手,引出课堂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要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加入问题的讨论中来,以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内容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要设置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了解图形之间的关联、区别之处,主动地探索知识,自由地发挥想象。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和科学技术引进到课堂上,将图形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了解图形的演变过程,对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的认识,再对图形之间的关联进行探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使用木棍等工具,在桌子上摆放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并且对不同的边角角度进行调整,让学生探讨图形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所在。学生在亲自的动手操作和问题导入下,融入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更进一步地追问、探索,形成对数学知识更全面的认识,使心中的疑问得以解决,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对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更深刻的了解,顺利地推进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三)把握关键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围绕着问题展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将关键问题作为问题导学法应用过程中应把握的要点,由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找到关键的知识点和关键的问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设置导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关键的知识点和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要始终以教材的内容为依据,把握关键的知识难点、知识重点,将知识要点设置成导学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关键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包括将任意四边形的中点连接在一起,最终都能够得到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对学生来说,是存在着理解困境的。教师要结合此类关键的知识点,设置关键的问题,进行问题导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白纸上画出四边形之后,连接四条边的中点,对最终获取到的图形进行分析,总结特点。对比得到的图形和原有的四边形,学会对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进行验证,这一探究的过程就是对相关结论和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探究的过程,学生可以证明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深入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了解知识要点,巩固关键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数学学科素养。
(四)强调导学问题的针对性
在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下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教师要合理设置导入问题,强调导入问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站在科学的视角,对导入问题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导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贴近,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贴近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将教材的内容作为依据,保证导入问题和课堂教学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符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来设置生活化的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导入问题的设置中,应合理控制难度,避免难度过高,削弱学生的学习自信,或是难度过低,对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无益等情况,而是要站在合理化的视角,有针对性地设置导学问题。
以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置导学问题时,要根据教学知识点的要求和教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图形的平移的导学问题启发性、引导性功能利用起来。例如,图形平移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图形平移应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用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物,对图形的平移进行观察、分析,验证数学知识,了解图形平移的相关理论。导学问题要和教材的内容中的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相互关联,使学生能够在导学问题的带动作用、导入作用下,主动思考,在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导学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
(五)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验证理论知识必要的教学环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利用问题导学法,教师应重视对实践课程的开展,贯穿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利用实践的方式,将导学问题融合其中,使学生在加入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验证数学知识,内化和巩固数学技能。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限制,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动手实践者和操作者,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师要组织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了解知识,掌握知识。以初中数学教材“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概念知识时,应使学生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了解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由于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常常会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和心理。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学法,组织和实施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地展开实践探索,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小组提问,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见过的中心对称图形。对中心对称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
在小组探讨和实践活动中,每一名学生都要负责一定的任务,包括收集生活中的中心對称图形的物品,负责记录和整理相关物品的名称,以及归纳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最终负责汇报内容。在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的小组学生成员负责一定的任务,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实践中加入问题导学法实践探究中。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能力,将图形列举出来,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组织生活物品的制作活动,例如制作风车、棋盘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物品的制作任务,通过旋转图片、物品,对图片和物品的变化进行观察,对生活物品旋转180度以后形态进行分析、对比,在实践活动中,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受到了问题的驱动作用,形成了对中心对称图形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实践教学法是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引导的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鼓励学生融入课堂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参与问题的探讨,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互助和思维的碰撞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六)向课后练习延伸问题
课后的知识延伸与知识巩固对学生来说,是内化知识、实现知识到技能转化的必经之路,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利用问题导学法,教师要合理地将导入问题延伸和贯穿到课后练习环节,让学生在问题导学功能中,复习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对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自主的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应用,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数学学科的知识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导学法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将问题导学延伸到课后,让学生结合日常的生活,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实践,完成观察报告的任务。在初中数学教材“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实践性的问题探究任务,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将观察到的知识点记录下来。
例如,在看电影时,影院的座位排列就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有关,在下棋的时候,也体现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内容,学生经过思考、观察,可以将电影院的座位排列方法体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电影院的座位排列图,以此对知识点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知识记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问题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解决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后练习环节,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制作棋盘的排列图,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绘制棋盘,一起下棋,参与棋类小竞赛活动,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导入问题和学习任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完成课后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是有较高教育价值的一种方法,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立足于实际,展开问题导学教学方法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作用下,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成为数学课堂上的主角,巩固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参考文献:
[1]梅志俊.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思考[J].读写算,2022(5):103-105.
[2]范广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2022(9):122.
[3]吴银花.刍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2(3):117-119.
[4]陆捷.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6):127-128.
[5]刘秀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2(2):52-53.
[6]鲍淑香.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2(6):66-67.
[7]史学芳.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2(6):116.
[8]陈金塔.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2(1):173-175.
[9]李华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A5):55-57.
[10]段应飞.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3):46-47.
[11]周阳.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3):101-102.
[12]马耀武.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4):35-37.
[13]席稳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1(34):62-63.
[14]詹桂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87):109-111.
[15]刘彦利.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