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亡与新生”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课设计及实施
——以阿来《尘埃落定》整本书阅读为例
2022-07-01王小丽
■王小丽
一、展示课之于整本书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性
当前的教育对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在高考命题指向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这就意味着当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必须有更新,因此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整本书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结构中,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都提及“整本书阅读与探讨”。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呢?项目式学习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学习模式。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指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虽在不停地变化却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总能在要素相互作用下形成课程的多个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课程要素——学生(阅读者)、教师(组织指导者)、教材(尘埃落定)、环境(场所、过程)等。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将这些要素系统合理地进行设计,然后将学习任务细化为项目,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旨在让学生融入真实的任务环境。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真实的任务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并且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任务,能够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高整本书的阅读质量。
根据阅读整本书项目式学习的先后顺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种课型。业界针对课前导读课型和推荐课型、课中的探究课和活动课的研究已颇多,而课后的阅读成果展示课往往被忽视。阅读展示课是学生对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或学习后的成果进行展示,这一过程作为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终结和交流,具有总结、交流、评价、提升主题活动等目的,让学生主动展示个人所获、小组所获,教师也可展示自己的思考,这样可以检测学生的阅读质量,可以让学生获得分享阅读成果的成就感,进一步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目前一些成果展示课流于形式,没能真实检测出学生学习效果,也没有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阅读效果。
二、阅读成果展示课的设计与实施
(一)情境创设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并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整部书像一个人的成长纪实,像一个时代的消亡史,更像一本厚重的长篇史诗。小说通过一个与世格格不入的“傻子”的视角展示了土司制度权力斗争交织之下的亲情、爱情、友情,复杂的人性、背叛、斗争、复仇以及人物冥冥中的宿命,也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我校有部分学生来自甘孜、阿坝等地区,且川西康巴藏族文化也是四川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因而笔者最终确定以四川本土藏族作家阿来先生的小说《尘埃落定》作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最终以《尘埃落定》为整本书阅读教材,以“消亡与新生”为项目学习专题,以教师为组织指导者,以学校学生为阅读者,来进行项目学习成果展示课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尘埃落定》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流程
(二)阅读成果展示课的设计与实施
阅读成果展示,主体是学生,交流展示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做好成果展示前的指导,就要在成果展示课中引导学生做好交流、评价等,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总结、评价、反思等能力的发展。学生展示形式多样,如读后感、绘画、经典摘抄、书评等。笔者将从个人成果展示、小组探究成果展示、班级成果展示三个方面来对项目式学习展示课进行探讨。
(一)个人阅读成果展示
1.个人阅读成果卡
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展示自己在阅读文本、梳理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过程中填写的章节阅读情况追踪表,此表用以日常监督阅读、整理阅读所获,如表1所示。
表1 个人阅读成果追踪卡
此环节应在阅读中进行,每周一次,普及到每个学生,一来可以监测到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有利于阅读有效有序推进,二来可以让学生都有参与感,真正做到生生共读一本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个人撰写的书评
在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所有环节完成后,学生要完成对整本书的评价并形成文字稿——书评,可从书的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刻画、反映的时代主题、对后世的意义、民俗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点评,这样可以考察评价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也达到以读促写、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围绕议题——“消亡与新生”撰写书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书评交流,通过自评或小组互评的形式进行评价;教师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尘埃落定》的书评展示为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内评比。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展示自己的文字稿,小组成员从观点明确、内容紧扣观点、语言表达准确、思维逻辑清晰、有深入研究思考、对文本熟悉和评析到位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选出小组最优书评。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书评评价表
第二阶段,小组最优评比。教师设计书评展示比赛活动,每个小组做好最优书评的文字稿展示并做内容讲解,邀请同年级其他语文老师对小组最优做进一步评比,本班教师不参与,标准与第一阶段同。共7 个小组,设置2 个一等奖、2 个二等奖、3 个三等奖,并分别准备好奖品和证书。
(二)小组专题学习成果展示课
与初中心理体验和感性思维不同,高中不能停留在文本的人物和情节这些浅层次内容上,应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要有更高的审美鉴赏追求。而且部分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思考或感知,却又无法将这些进行详细具体化阐述,就会形成一些疑惑,因而阅读完整本书后,有一个系统整理阅读所获和阅读疑惑的过程,尤其是整理阅读疑惑。这时教师需要收集阅读疑惑,整理成项目式研究小专题(如表3所示),并交由项目研究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这样可以互相督促,也有利于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深层次阅读,一起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表3 项目式小专题表
图2 《尘埃落定》合作探究流程图
小组项目专题探究完成后要汇报小组成果,此时展示课就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凸显团队的力量,还可以为以后团队合作积淀经验。既然是小组合作展示课,应从小组成员的付出与成果和小组团队探究成果两个方面进行展示,因而笔者将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课作如下设计:先展示专题探究成果,再概述成员完成个人任务和小组研讨的过程,最后总结此次小组合作所获。
如《尘埃落定》藏族文化特点小组汇报情况:
1.探究成果:一是藏族人的婚姻习俗,文本共有两次婚礼描写,一次是侍女卓玛嫁给银匠曲扎,一次是傻子少爷和茸贡土司的女儿塔娜,分别是主子和下人,身份不同,差别很大;二是藏族宗教信仰,文本中多次描写了白色,包括建筑物、罂粟的颜色,白色是纯净的颜色,是藏族信仰的标志。藏族是全民信教的种族,他们对信仰有坚定的信念。文中奶妈去西藏朝圣,本以为会死在半路,没想到更神采奕奕。除此之外还有翁波意西的传教,即使舌头被割掉,也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文中的济嘎活佛为旧派宗教,但面对罂粟带来的危机时也意志坚定,不避害,承担起救世的责任……
2.研讨过程:(配以交流合作图片展示)
①时间安排:两周时间,12 章内容,每周6 章;一周整合资料并找老师指导;一周形成文字稿和课件。
②周汇报:汇报精读成果,如:……页……段……句子是关于生活习俗的描写;……页……段……句子是关于宗教文化的描写。
③小组资料归类:宗教文化;婚姻习俗;等级制度……
④小组成果汇报准备:选择主讲人,课件制作和文字稿任务分配,完成演练。
3.合作所获:在此次专题合作过程中,我们真正地走进文本去深研,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其间虽出现分歧争论,但都能理性解决,收获不少。
(三)班级成果展示
大部分整本书阅读都是以年级或学校为单位进行的,即年级或全校师生共读、共研一本书,自然也可针对全年级或全校开展阅读成果展示活动。教师可从自身学校或年级的学情和校情出发,设计有自身特色的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示。我校是艺术学校,同样也是民族教育学校,生源多样化,根据我校校情和我校学情,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阅读展示活动:
学生绘画。例如,学校美术班学生给文本配插图。
思维导图。例如,学校文化班绘制土司时代的等级制度、佛教演变、人物关系等思维导图。
舞台剧。例如,学校音乐表演班进行《尘埃落定》舞台剧表演。
实地考察。例如,学校民族学生有地理位置优势,民族班学生前往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查找关于土司制度和川西藏族文化的资料,也有部分同学就近参观土司官寨或博物馆。
三、教后反思
项目式学习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阅读质量,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为系统化,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呈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导致挖掘文本的深度不够,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进而使阅读研究进度拖延;项目式学习颠覆了传统课堂,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项目式学习需要随时追踪反馈,而高中课业压力大,阅读偶尔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延后,等等。
后期教师可通过由浅到深的阅读和写作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课外阅读并入课堂,与课内教学结合,简化阅读流程。另外,教师要有危机感,教研学习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敢于深研,敢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