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洱海源头污水收集处理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2022-07-01李雪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洱海源头处理厂

李雪涛

(大理州洱源县三营镇洱海流域管理所,云南 大理 671202)

在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洱海源头的污水处理非常复杂,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截污治污体系,升级收集处理技术,以减少流入洱海河流的污染负荷。根据调查,洱源县分散式污水的整体占比较大,所以,必须从“应收尽收”这一标准原则入手,并结合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收集处理,从而有效回收洱海源头污水中的养分、盐分,以避免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洱海而造成水质恶化。

1 洱海源头污水处理概述

“洱源净、洱海清、则大理兴”是大理市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实际工作中,也应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的方针,如在污水收集处理过程,以设施建设作为发展载体,并通过多种技术搭建数据平台,优化污水的管控以及处理过程,从而满足污水处理的实际要求。而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站时,要将整体过程设置于网络环境,并强化污水数据多层次收集整理,同时,将分散式污水管控信息集成化,进而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以及改善洱海源头水环境[1]。目前,洱源县洱海源头6镇乡已基本建成了“从农户到村镇、收集到处理、尾水排放利用、湿地深度净化”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已在洱海周边筑起了一道牢固的截污治污屏障。在实际治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排污达标,要求以实时数据库为主体进行分析,有效削减进入洱海的污染负荷,这对于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作用。而且,在多级网络的结构下也会使洱海源头的污水处理更为有效,但在当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下面将对此进行分析论述[2]。

2 洱海源头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建设情况

2.1 现状分析

洱源县洱海流域建成并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共7座,设计处理总规模为19 000 m3/d,具体情况详见表1;建成并运行的村落污水处理厂站共96座,设计处理总规模14 379 m3/d。洱源县累计建成的污水管网共计1 118.98 Km,其中,PPP项目新建污水管网892 Km;流域6镇乡新建化粪池47 203口。以上工程主要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是由政府采取竞争的方式选择资本进行建设。目前,洱源县洱海流域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已较为完备,除部分高寒山区外,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其收集处理率、覆盖率在云南省乃至全国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仍存在进水浓度低、雨季溢流等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排查整改、调整优化,且雨污分流提升改造项目也在积极筹划争取中[3]。

表1 各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

2.2 工艺分析

洱源县村落污水处理厂站采用A/O+MBR+尾水湿地的处理工艺,为了达到更优的处理效果,其中,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AAO+MBR+尾水湿地的处理工艺。根据运行实践及监测结果显示,本工艺污水处理效果较好,自动化程度较高,活性污泥产量较低。但本工艺需定期清洗生物膜,水头损失较大,运行成本较高,同时,在3~5年后更换膜组件也将是一笔较大的运行维护支出。AAO+MBR+尾水湿地的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AAO+MBR+尾水湿地的处理工艺

3 洱海源头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的运行管理情况

洱海源头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是按照公司化运作、市场化运营、政府监管考核的方式,主要是由PPP项目中标方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提供污水处理服务、获取污水处理服务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费、并接受监管和监督。同时,为了严格保护洱海,洱海源头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采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具体指标详见表2。

表2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指标

4 洱海源头污水试验效果分析

洱海源头污水处理厂站进出水水质是采用在线检测和人工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检测仅检测CODCr、SS、pH值、氨氮和总磷五项指标,而人工检测按照规定的项目和周期进行检测。在线检测按照《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2007)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 356-2007),以及使用计量认证合格的在线检测设备对进水、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测和计量,并与环保部门联网。而在线检测装置交由甲方/环保局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运营,检测费用及在线监测装置的维护费用由乙方承担。人工检测按照《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 495-2009)和国家标准《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以及《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由运营方进行检测,相关监管部门随时进行抽检。

5 湖泊源头污水处理对策措施

5.1 加强设计论证

在污水收集处理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实地踏勘、数据收集,要尽量全面掌握人文、气候、水文等各类影响因子;在设计建设湖泊源头水量丰沛的地区时,要尽量避免管道经过水田、沟渠、河道、湿地,且要适当提升管网的密封性标准;检查井的设置要适当高于路面,避免雨水、地下水、灌溉水的渗入降低污水浓度[4]。而在降雨多、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要预留出一定的处理规模,还要设置溢流污水应急处理设施,防止在雨季时出现大规模的冒井溢流而污染环境。此外,在高海拔寒冷地区要增加恒温设施或采用适应性强的处理工艺,以保障高海拔寒冷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益,从而切实发挥出工程建设的效益。

5.2 狠抓运行管理

在污水处理厂站的运行过程中,要加大运行的监管力度,还要建立健全运行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并依托厂站与项目承建单位共同设立人才、技术培训基地,特别是要对县镇监管人员进行培训,以及加大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逐步推行持证上岗,从而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的运行管理能力[5]。而在相关工作的执行过程中,更要认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要把整体思想从区域治理转向流域治理,并且,要充分认识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的意义,最终走上全流域控污的轨道。

此外,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对各类问题都加大关注力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并结合相关政策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以此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铺垫。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运行情况以及存在问题,不断调整优化运行管理措施;并积极争取区域的多部门联动,以加大洱海流域生态修复、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供排水系统建设等工作力度,有序开展洱海流域“三清洁”的相关活动,以此有效解决水资源浪费、雨污混流等问题,从而真正发挥出运行管理的作用。

5.3 抓实提升改造

为稳步推进城镇及村落雨污分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改造,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而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达到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后再排到河道里;也可以通过设置收集初期雨水排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让污水排入污水管网,并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的污水经过自然沉淀,即可作为天然的景观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从而实现污水再生回用。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防止湖泊源头河道被污染。此外,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也能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以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且在源头污水管控中,还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数据完成方案制定,以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有效管控,同时完成远程访问,突出管理、控制和协调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洱海源头的污水处理效率[6]。

5.4 做好统筹安排

做好统筹安排主要包括:统筹供排水系统、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并高度重视本地排水系统、污水收集管网情况,以及排水户排水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从而科学编制并进一步完善排水规划。同时,现状市政排水系统及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的区域要争取同步实施,全力杜绝雨污混接、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污水管网等情况。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多规合一,力争做到环境保护与城镇建设、乡村建设的经济发展相协调,并保证城镇、乡村管网建设的可操作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5.5 强化资金保障

在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过程中,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和“着眼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污水处理相关整治工程。同时,积极规划污水收集处理提升改造项目,并且,要将运行管理工作包装成项目向上申报,全力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而在具体工作的实际执行中,要建立健全监管考核机制,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及管理体系,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费的收取率,以强化资金保障。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推动市场化的运作,积极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合作建设以及运营管理,从而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洱海源头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建设,极大改善了洱海源头生态环境现状,是湖泊治理的典型案例之一。而为了更好地承担起新时期的环保任务,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优化运行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收集处理设施,从而最终实现洱海源头的污水应收尽收、全面覆盖、提质增效,这样既可以为保护洱海奠定良好基础,又可以为湖泊源头的污水治理提供一定保障。

猜你喜欢

洱海源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向源头学诗艺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常回源头看看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洱海太湖石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