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散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2022-07-01

光明中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疱疹

李 慧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免疫力低下时再发出现沿神经分布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的一种疾病,并伴随神经痛[1]。临床上,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恰当,多遗留神经痛,老年患者占 50%~75%[2]。在带状疱疹众多并发症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最高,且疼痛剧烈,缠绵难愈,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引起焦虑、抑郁,是医学界疼痛的难题[3]。因此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如何快速治愈带状疱疹并避免诱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显得至关重要。开封市中医院针灸科以王俊伏副主任医师30年的临床经验为依托,多年来采用围散刺络拔罐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64例2019年8月—2020年12月来开封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均有),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4 例,女18例; 年龄27~78岁;发病时长1~5 d;疱疹部位16例位于胸胁腹腰背部,10例位于头颈面部,6例位于四肢。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 例; 年龄20~76岁,发病时长1~6;疱疹部位22例位于胸腹腰背部,6例位于头颈部,4例位于四肢。经统计学分析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4](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5]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蛇串疮”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依从性好,配合度高,能够接受该项临床研究。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及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 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④瘢痕体质者; 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等[7]。

1.4 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钠针剂0.5 g加液静滴,1次/8 h,连用7 d以抗病毒。给予甲钴胺口服 0.5 mg,每日3次以营养神经。

1.4.2 治疗组①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②围散刺拔罐:病灶局部(疱疹患处或神经分布疼痛部位)及其周围用安尔碘(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常规消毒后,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江阴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先在病灶周围选取阿是穴点刺,后在病灶局部散在点刺出血,点刺深度1~2 mm。根据病灶的面积大小选用合适的火罐型号及数量,用闪火法在被点刺出血的部位拔火罐。不宜用火罐的部位可选择大小合适的气罐(华佗牌)代替。排放血量3~5 ml,每罐留置时间3~5 min,每天1次。

1.4.3 疗程对照组及治疗组均在连续治疗1、3、5、7 d时评估疗效。

1.5 观察指标

1.5.1 镇痛效果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4]来评估患者疼痛强度,取长度为 10 cm 的标尺(等分标记 0~10,每 1 cm 代表 1 分,0 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测量时向患者出示标尺,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做出标记,表示疼痛的程度。

1.5.2 远期疗效指标电话随访治疗结束1个月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发生率。

1.5.3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判定疗效标准,治愈: 疱疹均结痂或脱落,疼痛消失; 显效: 疱疹结痂范围≥70%,疼痛缓解明显且无新的疱疹; 有效: 疱疹结痂范围30%~70%,疼痛有所缓解,但仍有疼痛或有少量的新发疱疹; 无效: 疱疹结痂范围<30%,疼痛缓解不明显甚至加剧或有新发疱疹。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各组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效果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治疗效果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所用数值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治疗组、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几个观察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过程中VAS评分比较 (分,

2.2 临床疗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远期疗效治疗组后遗神经痛患者2例,占比6.25%;对照组后遗神经痛患者11例,占比34.38%。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更容易遗留后遗神经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流行病学显示,近年来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为 3.4~5.8/(千人/年),其中约10% 的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诱发后遗神经痛的比例更高[8]。因此,在带状疱疹初期,选择疗程短、疗效快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不仅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也可以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此研究结果显示围散刺络放血拔罐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疼痛,提高带状疱疹治愈率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带状疱疹相当于中医所述“火丹”“蛇串疮”。其发病原因离不开“瘀、毒、湿、热”。 多因肝火脾湿之时,外感邪毒,气血瘀阻于肌肤而发病。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谓“宛陈则除之”。《素问·血气形志》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用刺络放血的方法,能清泄肌肤湿热之毒,使毒热之邪由表泄出,加上拔火罐将瘀滞邪毒拔出,通则不痛,减少由瘀滞毒邪残留引起的带状疱疹缠绵不愈几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另一方面,刺络放血泻血中实邪,使气血通畅,旧血去,新血生,有助于疱疹的结痂、脱落[9]。局部散刺前先用包围性围刺,可以在阻断病灶的前提下,预防邪气扩散,减少带状疱疹新发[10]。现代医学认为刺络放血拔罐可以激发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改善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淤滞,使受损的神经、皮肤组织得到修复;同时可以促进内啡肽的释放,增强镇痛作用[11-13]。围散刺络拔罐操作简单方便,无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治新生儿黄疸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