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海因水库大坝渗水勘察及分析评价
2022-07-01刘传信
刘传信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00)
1 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境内,距县城约55.0km,地理位置位于E84°53′42″,N46°53′00″。有县级公路及通连公路相连;麦海因村路口至麦海因水库坝址4km,有简易牧道相通,交通基本便利。水库总库容为995×104m3,水库控制灌溉面积4333hm2,兴利库容851×104m3,死库容35×104m3,该水库是一座综合性利用水库。
2 主坝渗水勘察及分析评价
2.1 坝后坡渗水现状调查
因下游分水闸施工,临时关闭放水洞下闸12d,在此期间库水位共上升11.2m。发现坝体沉降明显、防浪墙接缝顶部挤碎和拉裂、局部下游护坡板挤压隆起、坝趾处高于河床3.0m有渗流溢出,渗流明显。
根据安全监测成果分析报告,渗流量观测:从开始蓄水到6月22日量水堰测值与库水位测值时间过程曲线见图1。
图1 渗流量与库水位-时间过程曲线
渗流量最大值出现在6月21日,测值为52.6L/s。7日以后库水位开始下降,量水堰测值基本同步变化。
经6月8日-7月14日现场调查和实地测量,坝后坡坡脚高程1179处、中部高程1187处及右岸高程1196处为坝后主要集中渗水点;为准确测量渗流量大小,在右岸坡脚处安装三角堰,测得当库水位由1211m上升至1212m时,渗流量由6.74L/s迅速增加至10.33 L/s,且渗漏点附近又新增涌水点;当库水位上升至1213m时,坝后渗流量明显增大,此时三角堰后水面被抬升,导致测量数据已不够精确,于是现场采用浮漂法测得其渗流量为135L/s。
坝后覆盖层为砂砾石,因此地下水必然存在侧渗、潜流,所以实际测得流量应小于真实渗流量[1]。
2.2 水库蓄水位与坝后渗漏量关系
Q=0.0154H2.47
(1)
式中:Q为,l/s;H为,cm。
通过计算,求得通过坝后直角三角堰的流量,库水位在1204-1208m时,其渗漏量在21-30L/s;在观测期间当库水位达到1213m时,其渗流量至少达到135L/s,依此计算,当达到正常蓄水位1215.93m时,年渗漏量≥415万m3。因此需对大坝渗水采取防渗处理。
2.3 坝体地下水水位及流向
心墙下游侧钻孔钻至坝体填筑底部混凝土基座时进行水位观测,钻孔终孔后,对坝体以下基岩段水泥封孔,再次对坝壳填筑体进行水位观测,以确定坝体砂砾石层中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经观测,大坝填筑体内及坝基内地下水位无明显差异,坝体填筑砂砾石层及坝基基岩地下水位一致。
坝体段共计27个水位观测点:包含左右坝肩、钻孔及坝后渗水点。根据所有水位观测点可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见图2、图3),由图可知,坝体下游地下水位的分布特征:
图2 2013年7月12日检查孔等水位线(库水位1212.414m)
图3 2013年7月6日检查孔等水位线(库水位1212.11m)
1)顺坝轴线方向,两坝肩水位总体是高于坝体中部水位。由左坝肩JC1:1187.4渗水点可知,两点间水位差(1204.7-1187.4=17.3),两点垂距99.9m,两点之间水力坡度为17.3%;由右坝肩JC5:1187.4渗水点可知,两点间水位差(1209.2-1187.4=21.8),两点垂距103.6m,水力坡度(I)为21%;因此可见左坝段水力坡度小于右坝段水力坡度。由达西定律:Q=KIA可得,左坝段地下水渗透流量小于右坝段。
2)垂直坝轴线方向,坝后水位由坡脚至心墙逐渐增高,从0+57断面上看,心墙后JC3水位高程1187.3m,JC7水位高程1186.01m,两点水位差1.29m,两点间平距44.56m,则JC3与JC7之间水力坡度为2.89%;JC7高于坝后渗水点(水位1179.6m)6.41m,JC7与渗水点间的平距为51.28m,则JC7与坝后渗水点之间的水力坡度为12.5%。因此JC7与坝后渗水点之间的水力坡度大于JC3与JC7之间水利坡度,可得结论下游上游填筑料透水性弱于下游坝体填筑料[2]。
等水位线方向总是垂直地下水流方向,因此地下水主要由两坝肩向下游坝坡脚绕渗。
Cheerful,for forest action form’d under thelaw divine,
2.4 钻孔压水试验
经本次地质补充勘察进行钻孔压水试验:
JC1(桩号0+011):孔深37.2m,在钻孔深度20.15-22.15m,第1试验段(属混凝土基座接触段)长度为2.0m,透水率为63.01Lu,>5Lu,说明该段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段内,钻孔深度22.2-27.2m,透水率为28.2Lu、45.6Lu,透水率均>5Lu,说明该段灌浆效果较差,帷幕防渗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段以下钻孔深度27.2-32.2m, 透水率为:0.62 Lu,透水率<5Lu,说明帷幕以下段不存在渗漏。
JC2孔(桩号0+036):孔深57.2m,在钻孔深度33.83-36.21m,第1试验段(属混凝土基座接触段)长度为2.38m,透水率为6.38Lu,略>5Lu,说明该段灌浆达到设计要求,基本不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范围,钻孔钻孔深度36.21-46.95m内,压水试验透水率分别为1.05Lu、0.93Lu,透水率均<5Lu,说明该段不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段以下钻孔深度46.95-57.2m, 透水率分别为:,0.48 Lu、0.58Lu,透水率均<5Lu,说明帷幕以下段不存在渗漏。
JC3孔(桩号0+057):孔深72m,在钻孔深度43.75-46.85m,第1试验段长3.1m,透水率为5.42Lu,略>5Lu,说明混凝土基座与基岩接触段基本不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深度范围内,钻孔深度46.85-66.75m,透水率分别为1.49Lu、2.82Lu、1.1Lu、2.02Lu、小于原设计要求的5Lu,说明该段不存在渗漏问题;在帷幕深度以下,钻孔深度66.0-72.0m,透水为1.52Lu,小于原设计要求的5Lu,不存在渗漏问题。由此可见,JC3钻孔代表坝段透水率除混凝土基座与基岩接触段透水率略>5lu,其帷幕灌浆范围及帷幕灌浆以下基岩透水率均<5Lu,说明帷幕灌浆效果好,且帷幕以下基岩透水率小。
JC4孔(桩号0+85):孔深66.8m,钻孔深度44.02-46.4m,该孔混凝土基座接触段长度为2.38m,透水率为6.42Lu,略>5Lu,说明在此处混凝土基座与基岩接触段基本不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深度范围,钻孔深度46.4-61.6m内,透水率分别为3.01Lu、0.91Lu、1.7Lu、透水率均<5Lu,说明此处帷幕灌浆效果好;在帷幕灌浆深度以下,钻孔深度61.6-66.8m,透水率为0.47Lu,帷幕以下基岩透水率小。
JCF+孔(桩号0+96):孔深53.41m,该孔位于放水洞两侧未进行灌浆处理(桩号0+95.5-0+103.5m)段范围内。在混凝土基座接触段,孔深30.97-33.22m,长度为2.25m,透水率为57.14Lu,>5Lu,说明该段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深度范围内,钻孔深度33.22-48.41m,压水试验透水率分别为15.05Lu、11.7Lu、0.44Lu,透水率前两段均>10Lu,不满足设计要求,说明帷幕防渗存在渗漏;帷幕段以下孔深48.41-53.41m压水试验透水率为0.56lu,不存在渗漏问题。
JC5孔(桩号0+131):该孔位于右坝肩心墙轴线上,孔深37.6m,钻孔深度3.2m以下为正常蓄水位,帷幕灌浆段钻孔深度3.2-27.43m内,岩体较破碎,且9.8-14.0m段发育一条较大断层,该段岩体透水率分别为231.67Lu、155Lu、27.63Lu、19.51Lu、3.89Lu、前四段透水率均>10Lu,说明此处帷幕灌浆效果较差,帷幕防渗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深度以下,钻孔深度27.43-37.6m,透水率分别为3.93Lu、3.11Lu,帷幕以下基岩透水率小。
JC9孔(桩号0+144):该孔位于右坝肩山体上,孔位布置在心墙轴线上,孔深55.4m,钻孔深度12.5m以下为正常蓄水位,帷幕灌浆段钻孔深度12.5-32.5m内,岩体较破碎,孔内发育断层,岩芯可见断层泥,该段岩体透水率分别为18.3Lu、20.5Lu、12.8Lu、2.6Lu前四三段透水率均>10Lu,说明此处帷幕灌浆效果较差,帷幕防渗存在渗漏;在帷幕灌浆深度以下,钻孔深度32.5-55.4m,透水率分别为21.39Lu、18.76Lu、4.83Lu、4.56Lu,帷幕以下基岩两段透水率>5Lu,说明帷幕以下存在渗漏。
JC2、JC3、JC4钻孔位于0+036-0+085坝体帷幕灌浆范围内,3个孔的透水率基本均<5Lu,说明该段范围内基本不存在渗漏,JC5前四段、JCF+前三段透水率均>10Lu;说明该段范围内均有渗漏问题;JC1前三段透水率均>10Lu,说明左坝肩段存在渗漏问题。
2.5 坝基渗漏分布范围与评价
1)放水洞两侧(大坝桩号0+95.5-103.5):根据钻孔压水试验可得基岩透水率较大,该段存在渗漏问题。
2)大坝桩号(0+030-0+088)两坝肩及延伸段:现场压水试验测得透水率较大,因此两坝肩坝基存在渗漏问题。
3)左右坝肩及延伸段:由现场钻孔压水试验实测可知,两坝肩帷幕灌浆未延伸至5Lu界限与正常蓄水位交点且右坝肩局部段灌浆深度不够。因此均存在渗漏问题。
综合钻孔压水试验及等水位线分析,大坝渗水主要来自两坝肩坝基绕渗水。
2.6 坝体沥青混凝土心墙渗漏条件与评价
在本次沥青混凝土心墙后钻孔完成后,选取0+36、0+57、0+85三个横断面进行实测各钻孔的稳定水位为:JC4稳定水位为1189.5m,JC3稳定水位为1187.3m,JC2稳定水位为1195.7m。库水位为1212.414m,则个钻孔与库水位高程分别为22.9m、25.1m、16.7m。由此可知库水位均高于心墙下游坝体内水位16.7-22.9m,且上下游水位差较大,说明心墙防渗效果较好。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 论
1)放水洞两侧(大坝桩号0+95.5-103.5)根据钻孔压水试验可得基岩透水率较大,该段存在渗漏问题。
2)大坝桩号(0+030-0+088)两坝肩及延伸段:现场压水试验测得透水率较大,因此两坝肩坝基存在渗漏问题。
3)左右坝肩及延伸段:由现场钻孔压水试验实测可知,两坝肩帷幕灌浆未延伸至5Lu界限与正常蓄水位交点且右坝肩局部段灌浆深度不够。因此该范围内均存在渗漏问题。
4)库水位沥高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后坝体内水位16.7-22.9m,且上下游水位差较大,说明心墙防渗效果较好。
5)综合钻孔压水试验及等水位线分析,大坝渗水主要来自两坝肩坝基绕渗水;右坝肩段坝体内水力坡度一般在0.21,左坝段坝体内水力坡度一般在0.17,右坝段水力坡度大于左坝段水力坡度;右坝段渗透流量大于左坝段渗流量。
3.2 建 议
1)放水洞至右坝肩:正常蓄水位以下坝基需进行灌浆处理,灌浆深度在19-32m;放水洞两侧需混凝土进行灌浆处理 。
2)左坝肩:需采取灌浆处理,灌浆深度在13 - 23m。
3)沥青心墙再次帷幕灌浆建议选择在心墙上游侧。
4)应考虑灌浆孔的垂直度,以免形成渗漏三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