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杀虫剂对杧小果普瘿蚊的防治效果
2022-07-01曾宪儒江小冬龙秀珍高旭渊于永浩韦德卫
曾宪儒,江小冬,龙秀珍,高旭渊,于永浩,韦德卫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南宁市 530007)
杧小果普瘿蚊[Procontarinia fructiculiJiao,(Wang,Bu&Kolesik)],属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idae,普瘿蚊属Procontarinia,是近年在广西百色部分杧果产区新发现的杧果重要害虫[1]。该虫从早春开始为害,主要以幼虫蛀食为害嫩梢、嫩花梗、花蕾、幼果,致使花穗畸形、枯死、幼果被蛀空,造成大量落果和失收。目前该虫主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田东县和右江区发生,以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发生最严重, 果园的幼果受害率最高达91.53%[2],对杧果产量影响极大,急需对其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在害虫大发生时,化学防治是较为快速、效果较好的一种防治方法。因此,本研究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以期筛选出对杧小果普瘿蚊防效较好的药剂,为生产中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在杧小果普瘿蚊发生高峰期,从杧果果园采集受害花穗,于室内收集杧小果普瘿蚊老熟幼虫供试。选用果园常用的12 种杀虫剂(见表1),按使用浓度配制药液,每个药剂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 头试虫,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将供试幼虫浸入药液中3 s,取出置于垫有吸水纸的培养皿内,用保鲜膜封盖皿口。于药后24 h、48 h观察幼虫的存活情况,以毛笔多次轻触虫体,没有任何反应者判定为死亡。
表1 供试药剂信息表
1.2 田间防治试验
试验地位于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西北乐村,选取往年杧小果普瘿蚊为害较重的果园,品种为桂热82 号(俗名:桂七),树龄6~8 a,行株距为3 m×4 m。选取在室内毒力测定中防效较好的药剂作为试验药剂:45%毒死蜱EC、522.5 g/L 氯氰菊酯·毒死蜱EC、4.5%高效氯氰菊酯ME,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2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株树。喷药器械为丰田牌FT-18 型电动喷雾器,每小区用水量为5 L,将杧果叶片和花穗喷至预滴未滴,于杧果花穗抽出5~10 cm 时第一次喷药 (2020 年3 月11 日),之后每隔5 d再喷药,连续喷药5次,至谢花坐果。
调查方法:于杧果谢花后,杧果幼果直径2~3 mm时(2020年4月7日)在每株树的各方位随机采取幼果,每株树采集100粒,即每小区采集300粒幼果,带回室内于显微镜下检查幼果受害情况。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用Excel 2007进行试验数据统计,室内毒力测定的死亡率、田间试验的虫果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对杧小果普瘿蚊死亡率、防治效果分别进行平方根的反正弦转换,采用DPS(7.05)统计分析软件中的Duncan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分析结果中相同大小写字母表示在1%和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毒力测定
12 种药剂对杧小果普瘿蚊老熟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45%毒死蜱EC 1 000 倍液、522.5 g/L 氯氰菊酯·毒死蜱EC 1 000 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ME 1 000倍液3种药剂处理药后24 h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2 000 倍液处理药后24 h 的校正死亡率仅为16.67%,48 h 时升至86.21%;10%溴氰虫酰胺SC 2 0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EC 8 000倍液处理药后48 h 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0%以上;5%啶虫脒WP 2 000 倍液、5%阿维菌素SC 4 000倍液、50 g/L虱螨脲EC 2 000倍液、25%甲维·灭幼脲SC 10 000倍液、240 g/L虫螨腈SC 2 000倍液处理药后24 h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均低于20%。
表2 12种药剂对杧小果普瘿蚊老熟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2.2 田间防治试验
3种药剂对杧小果普瘿蚊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见表3。45%毒死蜱EC 1 000倍液、522.5 g/L氯氰菊酯·毒死蜱EC 1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ME 1 0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36%、98.32%和100.00%,三者间无显著差异;3 种药剂处理的虫果率分别为1.55%、2.67%和0,而对照区的虫果率为61.22%。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杧小果普瘿蚊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表3 3种药剂对杧小果普瘿蚊的田间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由于杧小果普瘿蚊是杧果上的新害虫,且该虫个体较小、为害隐蔽,许多果农对其发生为害规律尚不了解,在生产中盲目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已有研究表明40%辛硫磷及70%吡虫啉在田间对杧小果普瘿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45%毒死蜱EC、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SC 和20%啶虫脒WP 对杧小果普瘿蚊的田间防效均稳定在70%以上[2]。本试验的目的是筛选出更多适宜的防治药剂,并验证花期树冠喷药防治的效果。从试验结果看,在杧小果普瘿蚊发生的重灾区,选用45%毒死蜱EC、522.5 g/L 氯氰菊酯·毒死蜱EC、4.5%高效氯氰菊酯ME 等药剂,于杧果花期进行喷雾防治的防效可达97%以上。
喷药防治应结合杧小果普瘿蚊的发生期和杧果花穗的生育期进行。许多果农的防治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在发现为害症状较明显时才喷药,而忽略了花穗刚抽嫩穗时的防治。前期研究发现,杧小果普瘿蚊的发生期从12月中下旬开始至翌年4月中下旬结束,即从杧果花穗抽穗期直至盛花期。因此,防治时期应选择在杧果花穗抽出5~10 cm时开始,压低前期的虫口基数,每隔5~7 d喷药1次,直至杧果谢花坐果。喷药应选择杧小果普瘿蚊成虫开始活跃的傍晚进行,重点喷施树冠的中、下部以及幼嫩的花穗和新梢[4]。有果农担心花期喷施化学农药会对传粉昆虫有影响,进而影响杧果授粉,本试验连续喷药5次,未发现杧果花穗和叶片有药害症状,杧果挂果正常,说明试验药剂在杧果树上使用安全,是田间防治杧小果普瘿蚊的有效药剂,田间多次施药时应选择不同的药剂轮换使用。
本试验仅是根据对杧小果普瘿蚊的防治效果对化学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后续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开展[5]。另外,利用杧小果普瘿蚊老熟幼虫入土化蛹的特性,生产中可结合地面翻耕、铺盖防草席等措施减少杧小果普瘿蚊的发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