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契合
2022-07-01国家开放大学刘鹏波
文/国家开放大学 刘鹏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伟大时代与伟大精神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产生于伟大时代并且推动着伟大时代的事业向前发展。在新时代进程中,面对新矛盾、新目标、新方略,要想完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要求我们广大劳动者积极践行并且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弄清楚“为什么”的意蕴,是弘扬劳模精神顺利开展的逻辑前提,也是取得弘扬效果的重要保障。弘扬劳模精神是对新时代错误观念和发展趋向的基本应对,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价值需要。
一、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精神是转变体力劳动卑贱观念的价值要求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及其从业者持有鄙视的态度和思维惯性,认为劳动可耻、劳动卑贱,从事具体劳动的个人低人一等。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劳动人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劳动卑贱的观念由此产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认识、“士农工商”的排位次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都包含了“劳动卑贱”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当前社会中仍有遗留,具体表现为唯脑力劳动崇高的认识、贬低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认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职业谁都可以胜任,简单辛苦,工作条件差而且收入较低,从事具体生产劳动是被逼无奈的选择,是不体面的事情,而依靠资本、管理、科研、技能、知识等要素参与劳动的职业成为人们所崇尚向往的工作,形成了崇尚高级劳动、鄙视具体劳动的社会心理。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富人的迅速出现使得一些人异想天开,企图不劳而获,沉浸于“一夜暴富”,没有看到富人所付出的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劳动本位观念倒置。
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精神有助于转变体力劳动卑贱的观念。“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要求人民群众干一行、爱一行,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人的本质活动就是劳动,人们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生产人类所需求的生产生活资料,才能创造价值、创造财富。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有了辉煌的历史和成就。劳动没有贵贱和高低之分,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广大劳动者都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都是值得尊重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都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氛围,扭转唯脑力劳动高尚论、体力劳动简单论等错误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二、提倡“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扭转怕苦怕累、创新不足局面的现实需要
提倡艰苦奋斗契合了当前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怕苦怕累心理转变的现实需要。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功的优良品质。然而,这一优良品质在今天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正向全面小康迈进。人们在享受老一辈革命家、建设者艰苦奋斗所带来的丰硕成果时,艰苦奋斗精神逐渐消退。特别是新时代的城市青少年,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家庭中,很多因为是独生子女,被长辈宠为“公主”“少爷”。“90后”“00后”被贴上娇嫩尊贵、不能吃苦的标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主病”“少爷病”时常作祟,基本的劳动观念缺失,劳动能力下降,急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辛勤劳动,不畏艰苦的价值观、劳动观,立志到基层锻炼提升自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个人价值。
鼓励创新是对当前社会发展创新能力不足的价值应对。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历史。新常态下的中国发展由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然而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却显出乏力的状况。虽然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增长,但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仍然缺乏,只能依靠引进,在产业分工中仍然处于价值链最低端,获得极少的利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仅需要科技创新,而且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进行理论创新面临着旧思维、旧观念的束缚;制度创新面临着旧理念、旧机制、旧做法的阻碍,更面临着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文化创新面临着传统文化如何扬弃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如何借鉴契合东方文明的进步。创新需要打破封闭僵化的思维方式,破除与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相符的旧观念、旧模式、旧做法、旧机制。要做到这一切,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具有锐意进取的担当、敢于挑战权威的胆量,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倡导“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精神是对市场条件下功利化趋向的理性应对
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得功利化的心态泛滥,唯利是图的行为比比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追逐高效率的同时,为功利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蔓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法则被人们逐渐接受,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塑造了功利化的经济人,在工作选择和劳动过程中总是计算着自己的收入付出比,试图以最小的劳动付出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回报,集体主义观念、国家观念、社会公德被淡化。科研、教育、媒体报道、市场活动等实践行为都打上了功利化的烙印。功利化的劳动心理决定劳动者不可能在岗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做出突出贡献,相反,可能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近年来,先义后利的传统观念备受挑战。
弘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契合了市场条件下转变经济人功利化心理的价值需求。应对功利化的社会趋向与集体主义、社会公德之间的尖锐矛盾,在价值层面,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使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扎根于自身的劳动实践中,热爱劳动,不计得失,乐于奉献,把“理性经济人”“基于利己主义的奉献者”改造为主观为社会、客观为自己的劳动模范,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论逻辑在现实中的客观展开。把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为了劳动而劳动,精益求精,在追求劳动质量、效率的过程中播撒青春的汗水,感受人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