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2-07-01齐晓磊
齐晓磊
摘要:新一轮新课程的实施,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简要地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并根据本人的教育实践,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关键素养
前言
语文是一门具备高度兼容性、高度人文性的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很广,任何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修饰表述的知识都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语文中包含着大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元素,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系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从而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
一、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所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当前有不少教师忽视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其习惯于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视作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责任,而忽视了语文教材所反映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由于教师的错误的教育理念,使原来富有内涵的语文课堂显得片面,师生关系僵化,知识传授人和接受人之间的关系过于固化,从而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部分教师也意识道应在教育教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缺乏道德教育的经验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导致他们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比较形式化,德育、心理卫生与语文知识的关系并不密切。教师们往往会用语文典型例子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他们实际的生活经验,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反而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之教师缺乏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致使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大。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举措
(1)以语言文字为切入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许多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感觉到生活的美,觉得人生一片灰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在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如,教师可以准备一首优美的现代诗句:“风和日丽,杨柳依依,绿荫湖畔,波光粼粼……”其字里行间描绘了一副春日闲适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阅读,让他们闭上双眼,感受和想象美丽的风景,从而了解生活中美丽的事物,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有帮助。此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们自己去搜集美好的作品,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并学会从各个方面去体会它们的美,从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2)以语文阅读为切入点
中学阶段是一个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时期。而教师欲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强化他们的学习经验,让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从而促进他们的长远发展。
如《最后一次讲演》一课中,它讲述了作者对真理的坚持和对正义的追求,其具备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导向,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它来树立、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同时,要让学生们在面对正确和错误的时候,一定要站在正确的位置,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人生,不要误入思想或行为的歧途。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向同学们推荐一些正面的读物,比如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再塑生命的人》,都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精神状态。
(3)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
在整个语文教育进程中,作文时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作文同样也是针对初中生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习作素材大多源自生活需要,其主题必须与之对应,其目标清楚、方向明确,再加之以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为习作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极容易激发初中生习作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将习作主题确立为“我这一辈人”,引导学生围绕此番主题进行联想,并以此作为作文方向。与此同时,学生们便会去思考一个自己以前从未思考过的问题——“我”这一辈人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节点?部分学生或许会写到,第一辈人为了中华民族地崛起而存在,为了这片土地而抛洒热血;第二辈人为了新中国的稳定而存在,为了这个国家而抛洒汗水;而自己这一辈人则应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应将民族复兴作为第一己任,而自己也理应为社会的和谐、为民族的兴盛而奋斗……这无疑是具备一个新高度的心理健康教育。
(4)多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综观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渗透教学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教师都被传统的教学理念所左右,只采用了一种惯性的、单调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的体现。要改变这种教学弊端,就要改变教育观念,拓宽教学思维,深入理解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以其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将教材的内容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其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语文教材中优秀的思想内涵,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黄河颂》一课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黄河奔腾的影像和音乐剧《黄河大合唱》,营造出一种视觉效果。情景创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的阅读环境,又能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在情景的引导下,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黄河的雄浑,感受中华人民的坚定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含义的同时,更能体味到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国家荣誉感。通过视听情景,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強化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5)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为了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顺利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教学大纲中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开始和结束,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采用应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评价方式太过单一化、不科学,与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既无法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评价中。因此,教师应抛弃老套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差异和他们的语文能力。教师在评价中,对综合素质差的学生,不能严厉地批评,而应采取鼓励的评语,目的在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积极地对待语文教学,积极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坚持不懈、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程度,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完美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中蕴含了磅礴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而教师则应从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切实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达到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长期发展的目的,由此切实发挥出语文这一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云.着眼立德树人,深耕语文本质——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30-32.
[2]赵爽.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J].读与写,2021,18(11):87.
[3]韩丽华.疫情下初中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黑河教育,202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