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探微

2022-07-01陈然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陈然

摘要:双减政策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实行素质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有必要推行高效课堂,将提高能力与学知识同等并重,真正做到增质增效。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一线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对语文更感兴趣,更具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初中语文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转变,需要教师实现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创新改革,成为了考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转换教学观念,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课堂机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一、双减下双减政策理念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双减政策理念作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模式,其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是立体化、全方位的。文章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角度出发,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方面予以简要分析,找出双减政策理念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动力赋能。

(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这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中,课堂主体地位多被教师占据,学生跟着教师的思想和节奏来进行,这种方式学生并没有体会到学习的樂趣,这让语文教育进入到了“授之以鱼”的状态之中。但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可以进一步弱化自己的地位,转而以教育服务者的身份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认知需求的综合教育服务,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工作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改变,从而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得到质的转变。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双减政策的新理念当中,做好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是对教师教育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较单一,包括现代文化、古诗词、诗歌等方面的知识都使用一种方式进行授课,这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但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在丰富自己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的基础上,让不同的语文知识以更具有新颖性的方式出现,趣味导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拓展延伸等多种教学方式来精彩呈现。这不仅可以让语文知识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能更加直观趣味的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会因此获得显著的提升,这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带来了重要助力。

(三)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双减政策理念作为其发展过程中较重要的指导思想,其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带来的最基本改变就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我国教育工作发展新时期,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相应的教学工作需要进行调整,让学生可以成为课堂主体,并能够让语文教育从单一的理论知识变成语言交流、书面表达、文化理解、思维模式等多角度的教育内容。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角度来看,教师对双减政策理念的有效落实能够实现对其课堂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整合。

二、双减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导

在双减背景下,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为凸显学生的地位,使其积极参与课堂,要求教师要将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多多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主动探究。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的阅读,并提出问题,将学生从被动调整到主动的地位,转化为学习的探索者,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自主阅读文本,同学们的问题多种多样,针对这些解答,同学们会相互补充,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思维得到开拓,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活力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层层深入,从基本的情节和简单的人物上升到社会现象、人类品质等等。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续写结局,将自己的观念融入其中,进行读写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强化语文的学科素养。

(二)进行合作学习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以合作的形式打开学生思维,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这一课时,首先对于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几个文言字词,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阅,互相交流,以此来扫清阅读障碍,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配任务,在有限的合作探究时间内完成对文本的翻译和解读。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营造情境,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来打动学生,使其对醉翁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探索欲望。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补充,最后,再从文本结尾处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不断迸发出新的想法,进而对文本的理解不断上升,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双减政策当中的重要理念,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以确保可以将学生与知识有效连接到一起,实现双减背景下的新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在日常教学中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能够通过他们的课堂互动、训练及作业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需求予以评估,及时调整。以《醉翁亭记》的教学为例,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可将他们分为两个层次,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与之对应的互动学习方法。其中低层次学生的课堂互动以基础知识为主。而高层次学生则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情感表达、蕴含寓意予以分析。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不仅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其能力范围内完成对课文知识的学习,同时他们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古文的审美与感知。这让初中语文教育工作在完成基本教育任务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实现初中语文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

(四)多样问题,激发引导

初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思考和解决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该阶段的学习特点,通过问题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得到有效的开发和锻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例如,在开展《谈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教学中,并未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思考,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的头脑风暴。与此同时,不能将问题的内容局限在课文内,而是举出了更多例子,让学生根据这些例子对课文中的思想观念进行印证,最后,再对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过程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学生转换思考的角度,从而得出丰富的答案。这样一来,该篇课文的教学功能和价值便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新时期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学科素养培养,教师要转变思想认识,以“教得活”带动学生“学得活”,并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将课内外、校内外学习结合起来,让语文“用的活”,以此提高初中语文课程的生命力,让初中语文课程真正活起来,由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引导中让学生学会进行知识的探索,并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当中,由此实现初中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树国.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47-49.

[2]刘晓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文教资料,2019(05):46-47.

[3]王成,孟晓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学周刊,2020(30):123-124.7DBACCAA-AB91-4617-84F1-D93195034F46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