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水五大宫调与海洲五大宫调之比较研究

2022-07-01孙璐璐任飞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响水对比研究

孙璐璐 任飞

摘要:海州五大宫调是流传于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演唱形式。响水五大宫调是“五大宫调”进入响水一带经过本土化发展后而逐渐演变的结果,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演唱实践,特别是与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到了当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很强地域特点的民间音乐形式。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本文通过从他们的历史溯源、艺术特点以及保护与传承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之处,相互对比,互相借鉴,为今后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响水;海洲;五大宫调;对比研究

前言

“五大宫调”亦称之为“五大宫曲”,是江苏省牌子曲的代表曲牌。它是明清时代遗存下来的一种音乐形式,主要由【软平】、【叠落】、【离调】、【南调】、【波扬】五支曲牌构成,分别简称为“软、叠、离、南、波”。“五大宫调”的形成、盛行与江苏地区的水系发达这个特殊的地理优势有关。河流众多的江苏,水上交通十分便利,随着盐业不断地发展,盐商船只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媒介。盐的运输主要通过水路船只来往,商贾随盐船到各处行商,闲暇时也用音乐、歌舞等来丰富生活。很多喜爱戏曲的富豪商贾以听曲为雅事,他们为曲艺爱好者提供唱曲、听曲的场所,而“五大宫调”以其高雅细腻的特点倍受欢迎。

因此,本文通过文本查阅、走访响水文化馆、实地调查、采访响水五大宫调传承人等方法,对响水五大宫调展开调查与研究,并将其与海州五大宫调进行对比,探讨响水五大宫调的价值,了解响水五大宫调的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海州五大宫调和响水五大宫调的生存现状,参考海州五大宫调的保护和传承的措施,指出对响水五大宫调保护与传承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使得有关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对响水五大宫调的保护与传承。

1.研究背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唱响水五大宫调主要是一些喜欢音乐的民间艺人,其中程晋康老先生是传唱五大宫调的重要人物。1982年,梁生安先生就“五大宫调”的来源问题采访过程晋康老人,并保存了完善的录音资料,现藏于南京晓庄学院张仲樵民间音乐特藏室。这一点,板俊荣《“海州五大宫调”名实辩》一文中曾提及。此外,专门针对响水五大宫调进行研究的学者少之又少。甚幸的是当时任职响水县文化部门的许进城专门对程晋康等一些老艺人演唱响水五大宫调的曲目进行录音抢救,录音资料齐全。后许进城等人又对五大宫曲的词曲进行研究、整理,并于1986年将其编入到《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响水分卷》。

然而纵观整个学术界,学者们多针对“海州五大宫调”、“五大宫调”的渊源以及音乐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也只有在研究他们的时候,会涉及到一些有关“响水五大宫调”的内容。时至今日没有一篇针对“响水五大宫调”而展开研究的学术论文。新闻、报刊、网络上仅有的几篇文章对“响水五大宫调”简单的介绍,同时有关响水五大宫调演唱的视频或音频也鲜有。对“响水五大宫调”的研究仅存在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和对其历史来源的简介,并没有上升到更高的学术研究的层次当中。致使响水五大宫调的研究还未形成清晰的体系。

2.历史溯源

海州五大宫调是自明清以来流传于海州的传统民间音乐,是介于戏曲与曲艺之间以曲牌连缀体演唱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流传下来,明清时期,两淮盐业发展到了巅峰。因淮盐的发展促使以扬州为中心的两淮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而盐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海州经济的发展。随着盐业的兴起,海州五大宫调从扬州传到了海州。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的变化,海州五大宫调面临着濒危状态。2006年5月,海州五大官调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这一历史悠久、神秘瑰丽、热烈高亢的民间古曲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凸显了它在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中的地位和价值。

响水五大宫调的来源与海州五大宫调有密切的关系,或者可以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响水五大宫调与海州五大宮调实同属一脉。这都与响水特殊的地理坏境和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明清时期响水的部分领域属于海州,因此在唱曲艺术方面理所当然也受之影响,所以响水五大宫调追溯其渊源可以说其是从海州地区流传过来,也受到扬州等地的唱曲艺术影响。进入响水的五大宫调,在受到海州五大宫调影响的同时,南承扬州、盐阜宫曲的精髓,后又经历代演唱者将响水方言紧密结合,再与京剧、淮剧等戏剧演唱方式互相融合,逐渐形成独具韵味的响水五大宫调。2011年响水五大宫调被列入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当地民间文化的影响,响水五大宫调和海州五大宫调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3.艺术特点

海州五大宫调源远流长、曲目丰富、特色鲜明,可谓江淮牌子曲音乐的杰出代表。海州五大宫调已成为连云港市民俗文化的重要象征。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记忆,它既增强了当地民众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为中国明清民间音乐和曲艺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例证。同时响水五大宫调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在不断吸取周边地区曲艺的精髓,同时结合地方方言特色,在当地的民间艺人与文人雅士的演唱与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特点。

3.1曲牌

目前,留存的海州五大宫调曲目众多,其中小调数量多至百首,套曲三十三首,大调“满江红”十一首,现存大调和马头调数量较少,集曲有四首:娃娃忆《鹂调四喜》、草虫《鹂调六合》、《小郎儿》、《俏人儿我的心肝》均用简谱和五线谱记录下来。现在我们最常能听到的曲目大调有:【软平】《天台有路人难到》、【叠落】《银台报喜》、【鹂调】《青山隐隐》、【南调】《黄昏卸得残妆罢》、【波扬】《一轮明月》、满江红《三国志》、满江红《孙悟空》、满江红《宫妃叹》、满江红《西厢记》等。这些作品情感真实、朴素、委婉动听,反映了海州五大宫调音乐中文化和曲词等形态,对探索海州五大宫调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响水五大宫调有着丰富多样的演唱故事内容,其中大部分是倾诉男女之间的离别情思,如【软平】一曲,开头就唱到“天台有路人难到,雁止衡阳谁把书捎”,叙说了情人离别后,由于彼此相距遥远,不仅相见不易,就连书信也无法捎寄,深切地表达了离别之后,满心的相思之苦。还有的内容取自历史话本小说,如【南调】《挡曹》叙述赤壁之战后,曹操率领败兵路过华容道,被关羽拦截,曹便向关羽诉说前情,以求饶恕的场景。类似写历史题材的还有很多,如《虞姬探营》、《伯牙摔琴》等。还有的取自民间传说或反映当地民俗民情,如《娃娃语》、《草虫》、《万山名》、《馋嘴大娘》、《货郎相思》、《英台吊孝》、《思春女劝嫁》等。这些故事内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说唱语言也十分生动,深受大众喜爱。

3.2演唱风格

海州五大宫调主要是以连云港当地的方言进行演唱,由于连云港历史沿革和区域划分不规整等缘故,在连云港地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方言结构,有两种方言类型:中原方言和江淮方言。方言代表着当地文化的一种从属关系,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讲江淮方言的人们受到淮扬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淮阳文化烙印。另一则有齐鲁文化的烙印。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海州五大宫调曲牌形成南北两个流派。南派以板浦为中心,分布在海州、新浦、伊山、扬集等地,南派艺人演唱受淮扬地区语言的影响,演唱委婉柔和,细腻优雅;北派以赣榆为中心,受山东省语言的影响,演唱更具有北方的粗犷。方言演唱是海州五大宫调的最大特色之一,具有很强的刚染力和地方特色,方言演唱不仅表现在歌词上,而且为曲子的音乐増加了色彩。

自娱自乐的演唱方式是响水五大宫调独特的演唱风格之一。五大宫调演唱以自娱自乐为主,是民间群众自发的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传唱者也都自称“玩友”而不称艺人。响水五大宫调坐唱的人数少则二三人,多至十几人,大多的形式为一个人主唱,众人伴奏,两人对唱的形式也存在。演唱响水五大宫调常用的伴奏乐器有琵琶、二胡、三弦、月琴、檀板、洞箫、笛子、碟琴等,这么多乐器的呈现给观众一种小型民间乐队的视听觉场景。其所用的板式,基本上是以八拍为单位的赠板,具有江南丝竹风格,听起来委婉、细腻、颇有昆曲韵味。碟琴的伴奏产生的效果更是颇有韵味,在竹筷与磁盘及酒蛊碰撞,击出的花点,节奏与丝竹乐声相融合,听来别有一番情趣。

4.保护与传承

在目前所收集整理到的资料中,关于“五大宫调”的现状与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有大量学者意识到传承与保护“五大宫调”的重要性,并对其传承发展提出了具有参考性的建议。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五大宫调经过国家批准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连云港市有关主管部门就已经创建了一系列工作方案,组建五大宫调保护以及文化传承五大宫调的一个工作组,也初步建立了宫调保护传承工作的一些长效机制,确实有效并且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了宫调保护与文化传承结合工作。但是海州五大宫调目前保护和传承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传承人断层,后继乏人等。

响水五大宫调的保护与传承同样也越来越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民间组织和民众的关注也增多,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相关部门都在极力采取措施保护和拯救这一文化遗产。1986年,响水县文化馆许进城等同志曾积极努力进行抢救,整理出了数十首五大宫调词曲,并编入到《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之响水分卷。然而,现今能够进行响水五大宫调演唱的老艺人已经不多了,年轻人对该文化又知之甚少,艺术继承成为一大问题。响水县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淳朴的民风,使得响水五大宫调有着“原生态”的特点,但是与此同时,经济相对落后的响水限制了响水五大宫调传承的范围。宫调演唱的老艺人相继谢世,艺术的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严峻局势。在物质文明发展迅速的今天,社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人们对精神文明的关注力逐渐降低,使得五大宫调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响水五大宫调已濒临危机,需得到社会更加重视。

5.结论与建议

响水五大宫调和海州五大宫调同根同源,甚至可以说响水五大宫调是由海州五大宫调衍生而来,在保留了海州五大宫调原有的艺术特点的同时,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名风名俗,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特点方面,响水五大宫调和海州五大宫调也是大同小异,虽说各有各的风格特点,但是在演唱形式等方面还是有所不同,海州五大宫调的影响力和流传的地域范围更为广泛,曲牌种类也是更为丰富,而响水五大宫调多是民间自娱自乐的形式存在,更加简易欢快。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和保护措施实施的更早也更加完善,得到当地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了一些列的保护措施。到目前为止响水五大宫调也逐步得到当地保护部门的重视,但是很多政策还不够完善,应该更多的借鉴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和保护措施。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使得有关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对响水五大宫调的保护与传承。

立足响水五大宫调和海洲五大宫调的现状,我们要坚持以“保护为首,传承为要点”的原则,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传承机制,坚持长久工作的信念,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广大群众的通力合作之下,使之得以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罗天羽.海州五大宫调的研究现状与反思[J].艺术品鉴,2020(09):312-313.

[2]龚晓娇.海州五大宫调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杨殿斛,龚晓娇.关于海州五大宫调的若干思考[J].艺术百家,2017,33(03):175-178.

[4]连赟.论海州五大宫调的艺术特色与传承发展[J].北方音乐,2014(12):17-20.

[5]高云.海州五大宫调传承与发展的新构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29(12):118-119.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3.12.015.

[6]板俊荣,杨艳.海州五大宫调的研究现状及方法探微[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9(01):96-99.

[7]朱蕾,朱秋华.浅析海州五大宫调的结构形态和艺术特色[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04):84-89.

[8]彭爱华.海州五大宫调的艺术形态及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0(12):130.

[9]李琴.海州五大宫调演唱艺术的自然性特点[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49-50+55.DOI:10.15927/j.cnki.lygszxb.2007.03.014.

[10]板俊荣.民族音乐学多位网视野下的海州五大宫调[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11]谈欣.江苏五大宫调音乐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12]李凡.“海州五大宫调”文化研究初探[J].大众文艺,2012(23):174.

[13]板俊榮.“海州五大宫调”名实辨[J].江海学刊,2012(06):189-197.

[14]板俊荣.海州五大宫调概述及称谓[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3):41-42.

[15]刘敏.海州五大宫调音乐形态特点探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01):116-118.

课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支持;

项目编号:YC2021-X15。

猜你喜欢

响水对比研究
“响水”,诗意的汁液
印象响水
我爱你,响水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响水不开 开水不响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清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