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2022-07-01余万霞
余万霞
摘要: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其应当重视改革与创新,力求契合时代发展和经济转型培养优秀人才。尤其对于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来说,要契合企业生产、穿着潮流、思想观念进行人才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也要注重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改革趋势和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教育者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是相互补足、强强联合的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践环境。与此同时,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形成资源补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学生畅游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推动教育体系革新的同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高职院校与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将服装企业、工厂中的优质资源引进校园,基于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转变教育理念
傳统服装设计课堂更加重视理论知识教学,通常由教师“手把手”传授知识内容,不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实力成长。尤其是过于重视服装效果图,而忽视其背后的可批量生产过程与推广过程,更加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发展。笔者认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认识到服装设计和市场发展之间的差距,准确定位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实践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充分消化设计师的工作内容、设计步骤,围绕职业能力、市场需求开展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工作。与此同时,专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工厂参观和学习,让学生提前完成与工厂的磨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或就业机会就是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总之,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中落实。
二、革新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层面来看,教师要充分了解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形态,而后区别于单一的讲课、作业等传统形式教学,尽可能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或让学生动手查资料、绘制效果图等等。在“互联网+”业态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更是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想法落实在社会调研、面料选择、批量生产等多个环节中,让学生主动摸索出爆款衣服设计所使用的理念与布料等等。以项目式教学为例,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结组试验或作业,通过搜集布料、款式资料、详细记录、研究分析等了解市场情况,同时还有可能挖掘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穿衣理念和设计风格。甚至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邀请企业设计师、经理人进入校园,为学生的项目表现、设计作品打分,以培养高职大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设计思想等等,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由此可见,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一线教育者创新更契合本校、本班实际教学情况的方法。
三、拓展评价模式
传统评价标准具有一定局限性,作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改革评价方式,让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更有力量,督促学生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创新理念、创新风格,进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将评价指向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践,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在企业或工厂实践中的评价权重,以激励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甚至是磨炼自我。与此同时,设计的效果图也并不是唯一评判指标,还需要结合学生的造型和搭配能力、作品和风格契合程度等进行评价,以鼓励学生在设计的多个层面做出新的尝试。在此基础上,来自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以投入生产,以市场化的标准进行学习效果试验,在无缝对接市场和课堂的情况下促进学校实践与企业生产。这样一来,高职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够不断提升,进而能够适应服装设计市场进步和成长,校企合作关系也能够更加稳固地为校企双方带来切实的利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与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服装企业或工厂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在贴合市场环境、穿着潮流、穿衣观念的基础上感悟服装设计精髓、内化课堂理论知识。不仅如此,企业或工厂还能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不论是实习或是就业通道,都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锻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积累和成长。校企合作既不是表面化的,也不是建立在一方利益的基础上推进的,如何平衡好校企合作关系继续深入合作和发展,关键还在于双方计划与计划的落实,而达到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琼,王洋.产业链视角下校企合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为例[J].服装设计师,2021(12):138-142.
[2]季萍,王春霞,柏昕,吕景春.“双一流”背景下基于专业交融的毕业设计团队建设[J].纺织报告,2021,40(11):105-106.
[3]曾敏.职业教育基于项目实践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1):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