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聚力打造西部法治新高地的建议

2022-07-01邹燕凌

重庆行政 2022年3期
关键词:法务高地重庆

邹燕凌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和必然要求。在重庆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十四五”关键时期,聚力重庆西部法治高地建设刻不容缓、意义非凡。

一、缘起: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实践

天府中央法务区于2021年2月5日成立在四川省成都市,是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提出和推动实施的现代法务集聚区。 它拟通过构建“平台驱动层+核心产业层+关联功能层+衍生配套层”的法律服务产业生态圈,形成集公共法律服务、法律理论研究创新、法治论坛交流合作、法治文化教育培训、智慧法务、涉法务全链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创新聚集区。目前,已启动天府法务网站,进驻有成都金融法庭、破产法庭、天府中央法务区税务法律服务中心等机构,招引了多家涉及公正、律师、仲裁、司法鉴定的企业和法律服务机构,正加快布局会展、酒店等配套服务。

二、启示:重庆西部法治新高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有要求:战略定位倒逼法治建设提升

中央对重庆的战略定位和部署是法治建设提升的“风向标”,重庆理应建设成为西部法治新高地。全面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就要一体化统筹各领域发展,其中法治建设提升是基础环节。

(二)有需求:行稳致远需要法治建设提升

法治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压舱石”,重庆需要建设成为西部法治新高地。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法治高地一旦建成将对重庆市在依法决策、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优化法治服务和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等方面大有裨益,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效能。

(三)有条件:独特优势助力法治建设提升

优良的人才、科研和实务沉淀是法治建设提升的助推器,重庆能够建设成为西部法治新高地。一方面,人才蓄水池源头活水足。律师服务行业领先中西部,有智豪、静昇等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达1.5万人,是全国第4个可聘请外籍法律顾问的试点城市、第1个与港澳合作经营试点省市;坐拥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知名法学院校,在培养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政法实务精英上后劲十足。另一方面,法治实务沉淀根基牢。现设有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渝金融法院,具有跨省域司法裁量权;设有中国海事仲裁委、中国国际经贸仲裁委西南分会,重庆市仲裁委员会全国排名前五。

三、建议:重庆西部法治新高地的建设路径

通过六个要素高地的陆续建成,做好法治新高地建设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工作,助推重庆在西部领先实现政府运行法治化、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意识现代化、执法司法信息化,成为西部法治新高地。

(一)建立重庆中央法务区,打造“法务资源集聚高地”

以建立重庆“中央法务区”作为法治高地建设实体,打造一体化、市场化、园区化、产业化法律服务平台。一是设立重庆法务中心。内设警务服务中心、三级检务服务中心、三级诉讼服务中心,综合履行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二是打造法律服务“商业街”。集中设置律师事务所、涉法产品商店、高校站点等法律服务主体,提供有偿性或公益性法律服务。三是建设官方网站。同步线上配置“一心一街”完整功能,展示市域法治建设前沿成果,持续提升线上能办事、办成事的能力。

(二)依托法治政府建设,打造“法治城市运行高地”

有一流的法治政府,才有一流法治城市,法治政府的建设是法治高地建设的体制保障。一是促使坚持人民至上、法治为民更彰显。用足用好群众来信来访、12345市民热线等民意通道,持续推进减证便民举措,更聚焦群众痛点、难点、堵点,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法治政府、城市建设全过程。二是促使依法决策、善治推进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各领域地方立法,高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党内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权威数据库;严格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方位提升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力度。三是亮点打造、创新突破更有新作为。推广检察机关“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司法局“老马工作室”等治理经验,主动同专家取经和寻找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良策,积极打造新的法治样本;打造网上“法律服务超市”,以“渝快办”为中心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和城市管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 “智慧城市”法治内容建设。

(三)着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圈协调发展,打造“法治一体化高地”

推动实现成渝两地执法司法“同城”化,为 “双圈”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共建执法司法联动响应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督标准互通、调查取证互动、裁量尺度互融、处理结果互认等。二是试点铺开诉讼法律服务合作机制。先行试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川渝裁判异地执行、金融审判等内容。三是加快推进法治资源整合机制。探索 “12348法网”并网运行,逐步实现法律、警务服务川渝通办,搭建跨区域多元化纠纷预防与“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平台,整合风险预判联动处置力量,加强社会治安形势联合研判预警。

(四)围绕法治需求能动供给,打造“法治产品产出高地”发力供给侧

一是打造营商法治产品,做好稳预期、增信心的“推手”。一方面加强法治力度,安商、护商。增强打击洗钱等金融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老赖失信行为的力度,建立健全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行、交易场所等行业监管制度,常态化开展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与实际净资产审查,周期性开展工商异常名录公司核查和清理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成渝金融法院和破产法庭建设,探索建立完善成渝金融审判法律监督体系;另一方面传递法治温度,惠商、暖商。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出台风险提示,探索建立金融纠纷专门办理平台等。二是打造智力法治产品,做好党政机关科学决策的“助手”。成立“渝策法律智库”,收集整理社会治理类司法、检察、法律建议等司法行政智慧;全面整合公检法资源,发挥破产审判工作等司法实践在引领市场投资方向、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修补制度管理漏洞、风险问题预警(如“丰县生育八孩子女”事件)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打造助农法治产品,做好基层自治的“帮手”。加快推进司法所乡镇全覆盖,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化解前沿作用、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等功能发挥的监督,因地因时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设村(社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格局,全面推行“三官一律”进社区(乡村)机制,探索实践“律师赶场工程”。

(五)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打造“法治人才汇聚高地”

外引与内培双推进,为法治高地建设储智蓄力。一是“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完善“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求贤令”,出台法律类高端人才专业级别补贴、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畅通优秀公务员回乡工作调动通道。二是 “固巢养凤”,育才蓄力。拓展获取国内外优质法学教育资源的渠道和形式,深化教培模式转型、畅通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双向交流,按需培育学术型、应用型、类型化人才,突出知识的实务性与前瞻性,推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双千计划”等。

(六)厚植法律文化沃土,打造法治“‘文‘ 法交融高地”

以更本土、更务实的形式呈现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不断夯实和壮大群众基础。一是建强宣传队伍。建立“农村法治文艺工作室”,探索吸纳当地文艺工作者、村民志愿者等,专门负责用歌舞、小品等艺术加工和演绎身边的法治典型案例,法治宣传更接地气。二是濃厚宣传氛围。规划在全市所有村社的主要路段、居民集居区、大型活动场所等地建设法治宣传文化长廊、标牌等,法律知识宣传因时、因地、因事制宜。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建设有特色的法治主题公园,打造法治文化旅游专线,将游园式普法、沉浸式普法等理念融入建设规划之中。

作  者: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责任编辑:刘小侨A0346D36-DD07-443F-8474-75364B35CEBD

猜你喜欢

法务高地重庆
重庆客APP
燕晗高地
高地
如何加强企业法务管理体系建设陈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给法务新员工的入职书单(1)
在这里看重庆
本刊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