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赴一场人间烟火 全聚德158周年食力焕新等6则

2022-06-30

中国食品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全聚德水产食品

奔赴一场人间烟火  全聚德158周年食力焕新

7月4日(农历六月初六),北京餐饮放开堂食已近1个月,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全聚德迎来了158周岁生日。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全聚德特别举办了“奔赴一场人间烟火,一五八全聚德新食光——全聚德创建158周年食力焕新发布会”庆典活动。庆典活动分为“致敬品牌”和“焕新发布”两个单元,现场发布多重举措,以此为品牌庆生。

全国同步敬匾致敬品牌  培训基地启动加速转型

为庆祝158周年的生日,全聚德特别选在和平门金色大厅为品牌庆生。

“一炉百年的火,铸成了全聚德……”伴随着全聚德企业歌的旋律,中国全聚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周延龙带队为品牌敬匾。上海浦东店和前门老店同步进行的敬匾仪式画面,也切到了现场的大屏幕上。

2022年是全聚德集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活动现场隆重举行了全聚德见习总经理(见习店长)培训基地、培养导师授牌仪式,全聚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周延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高玉红为导师代表颁发导师证书。

重点项目发布焕新品牌 “数字藏品”发行献上祝福

在第二单元“焕新发布”,全聚德表示,备受瞩目的“全聚德·宫龙凤呈祥”主题餐厅和“空中四合院”全聚德和平门店三层“中华一绝厅”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开业亮相。

“全聚德·宫龙凤呈祥”是全聚德与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袂合作,在全聚德王府井店二层、三层推出,为北京首家“宫龙凤呈祥”主题餐厅,同时也是全聚德首家联名餐厅。该项目将全聚德非遗传承技艺与“宫龙凤呈祥”文化元素及当代艺术完美融合,在餐饮空间植入宫龙凤呈祥主题文化IP,让顾客充分感受到中国餐饮文化氛围,增强文化自信,传递美好祝愿。

全聚德和平门店三层“中华一绝”宴请餐厅汲取一层“中华一绝”餐厅成功转型经验,为食客提供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力求打造和平门店又一个亮眼的经营单元。升级后的餐厅整体装修设计延续“新京式”风格,针对“空中四合院”设想,打造接地气、京味儿语言服务,让食客沉浸式体验京韵文化与老北京生活。

为推动数字文创与实体企业的跨界融合,全聚德集团联合中国青年报全资公司中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共同开发推出了“百年炉火 生生不息”系列产品。活动现场,中青高新副总经理何宁和全聚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周延龙共同启动“数字藏品”发售仪式,同时中青高新向全聚德赠送了158份“百年炉火”数字藏品和收藏证书。全聚德数字藏品的发售时间为2022年7月4日15:08,发售平台为中青报“豹豹青春宇宙”数藏平台,藏品包括1款“百年炉火”视频和6款萌宝鸭造型盲盒。

预制菜新品闪亮登场  萌宝鸭MV嗨翻夏日

一直以来,全聚德集团始终坚持走“餐饮+食品”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面对疫情下的新市场,全聚德集团大力推进餐饮产品食品化进程,投资建设食品生产许可项目。在158周年发布会上,全聚德再次推出全聚德品牌杭椒鸭柳和红煨牛肉两款新品预制菜。此外,“Q-DUCK”萌宝鸭MV也在现场公布,欢快的节奏、律动的音乐一下将现场气氛带动了起来。(墨菲)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  指出当前水产食品对粮食安全和营养的贡献之大前所未有

6月2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称,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產养殖总产量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当前水产食品对粮食安全和营养的贡献之大前所未有。

报告指出,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显著增长,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创下历史新高,水产食品对保障21世纪的粮食安全和营养做出了日益重要的贡献。

受全球、特别是亚洲水产养殖业增长的推动,2020年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达2.14亿吨,其中1.78亿吨为水生动物、3600万吨为藻类。

报告指出,2020年水生动物产量比本世纪头十年的平均水平高出30%,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高出60%以上。这一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增长,该产业的水生动物产量创造了8750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粮农组织表示,随着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不断扩大,需要推动更具针对性的转型变革,建设更可持续、更加包容且更公平的渔业和水产养殖业。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针对水产食品的生产、管理、贸易和消费方式开展“蓝色转型”。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增长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渔业和水产养殖需要进一步转型,才能应对挑战。”“我们必须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保证水产食品的可持续生产,保障生计,保护水生生境和生物多样性。”

当前水产食品对粮食安全和营养的贡献之大前所未有。自1961年以来,全球水产食品(不包括藻类)的消费量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几乎是世界人口年均增速的两倍。人均年消费量达到20.2公斤,是20世纪60年代消费量的两倍多。

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但2020年仍有超过1.57亿吨水生动物直接供人食用,占水生动物产量的89%,略高于2018年的消费量。2019年水产食品约占动物蛋白消费量的17%,在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达到23%,在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超过50%。

2020年,亚洲国家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水生动物产量占全球总量的70%,其次是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中国仍然是最大的渔业生产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秘鲁、俄罗斯、美国、印度和越南。(刘文文)

《2022中国烧烤行业消费发展报告》发布 “北串南下”成趋势

6月29日,中国饭店协会与美团联合发布《2022中国烧烤行业消费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烧烤行业数据盘点、消费者趋势变化、行业洞察等多个维度出发,解读当前烧烤行业的发展情况。

报告显示,2021年烧烤总线上消费年同比涨幅为48.3%,全国门店数量增至46万。地域方面,东北三省仍是烧烤主力,南方烧烤也在快速发展。此外,烧烤正在与新的消费场景、消费需求相结合,以“露营烤肉套餐”为代表的露营相关新式供给同比增长177.7%。

烧烤成餐饮品类“潜力王” 总线上消费年同比增长48.3%

报告显示,2021年,烧烤品类线上订单量走势强劲,总线上消费年同比涨幅为48.3%。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烧烤门店数减少至45万;2021年回暖显著,门店数增至46万。2021年,消费者主动搜索“烧烤”等相关关键词的次数更是再创新高,同比2020年增长29.8%,烧烤品类增长潜力巨大。

“北串南下”成趋势  广深门店增速居全国前列

目前,“北串南下”已经成为烧烤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东北烧烤店在南方城市蓬勃发展。报告显示,以三亚地区为例,2021年东北风味烧烤店铺数同比2020年增长66.7%,2021年线上交易订单量同比增长48.2%。

烧烤门店的地域分布正在从南北不均转变为并驱发展。在2021年烧烤线上门店数排名Top10城市中,深圳、广州分别居排名的第四位、第九位。而在订单量增速排名中,前十名中有9座是南方城市,其中芜湖市以90.3%的增速占据第一名。

烧烤风味也不仅仅只是大城市之间的互通有无,“小城”风味也开始走进一二线城市。以东北三省为例,鹤岗、锦州等地的风味烧烤成了小城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报告显示,“鹤岗小串”全国门店数量近年来持续上涨,2021年相较去年上涨了31.4%。2021年,“鹤岗小串”的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51.8%。

新需求带动本地供给  露营烧烤菜品增速超177%

今年来,“露营”成为市民的热门活动。报告提出,烧烤正在结合消费的新趋势,向更多元化的场景发展。2022年上半年,收餐目的地为露营点的烧烤外卖订单量增速达62.7%。在烧烤品类中,含“露营”关键词的菜品供给量同比增速为177.7%。

除了新场景以外,不少烧烤商户也根据消费客群的变化开拓新方向。在以前,烧烤多是一群人的聚餐选项,但随着白领阶层成为烧烤的消费主力,“单人套餐”也逐渐出现在烧烤门店的菜单中。数据显示,2021年,24-40岁消费者占烧烤消费总人数的69.5%。2022年上半年,烧烤品类中,与“单人餐”“商务套餐”等关键词相关的菜品同比增速达136.1%。(思雨)

市场监管部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召开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迅速贯彻落实。通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在涉老食品、保健品领域,处置了一批苗头性问题,整治了一批经营不规范企业,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总局把这次专项行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制定印发《市场监管总局贯彻落实〈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总体方案〉行动方案》《市场监管系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整治工作方案》《市场监管系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宣传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发挥协同作战的组织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全国专项办副主任蒲淳带领专项行动第13督导组赴天津、江西开展实地督导,有力推动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落细。

为推动涉老食品、保健品领域问题整治常态化、见实效,总局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与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开展的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2022年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食品领域“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行动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

一是加大对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的宣传力度,扩大全国“养老诈骗”举报渠道的社会影响力。注重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全国12315平台作用,对涉老用品的举报线索开展筛查分析。截至6月15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各类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摸排问题线索2274条,均已按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处置流程依法处置。

二是加强对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问题线索的监测分析,及时转办交辦重点线索,并对全国专项办抄送的部分线索进行跟踪督办。总局执法稽查局建立受理线索定期报告制度,运用挂牌督办、个案指导等方式强化属地核查处置责任,总局广告监管司对监测发现的“神医”“神药”类虚假违法广告案件线索开展3次专题督办。

三是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建立风险管控名单,对台账中问题线索逐一确定相关机构、企业的涉诈风险等级,强化分级分类处置,对发现的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消费欺诈、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用足用好法律武器,严格依法办案。截至6月15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50件,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13件。

四是加强食品、保健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加大食品监督抽检和保健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将适老护理床、成人纸尿裤、坐便椅、老人鞋、老视成镜等老年用品列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2年版)》,将老视成镜、老年鞋等老年用品列入2022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计划,监督抽查结果及时公示。(思雨)

我国夏收油料作物量价“双高”

今年全国夏收油料作物喜获丰收,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6月30日,全国收购油菜籽66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油菜籽收购价格为每斤3元至3.6元,同比高0.4元至0.9元。各产区粮油加工企业采购意愿较强,入市积极、购销活跃。

据介绍,按照中央有关扩种大豆和油料的工作部署,各地陆续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长江流域是扩种夏收油料潜力最大产区,在产业政策鼓励下,油菜籽种植面积扩大,今年油菜籽产量、价格“双高”,中粮集团坚持敞开收购,保障农户利益。

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国产食用油半壁江山,在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中占有核心地位。(王立彬)

“土坑酸菜”涉事企业海霞酱菜厂被罚款  109万余元并被提请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日前,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涉事加工企业岳阳市君山区海霞酱菜厂(普通合伙)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岳阳市君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处罚信息(岳君市监处罚〔2022〕1号)显示,因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未按规定实施生产过程控制;从事虚假商业宣传,违反《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岳阳市君山区海霞酱菜厂(普通合伙)被岳阳市君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200元;没收未销售的新谱泡豆角273件和海霞酸豆角2000件;罚款1094600元;提请发证机关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五年内限制负责人裴某的食品生产经营从业资格。

据了解,海霞酱菜厂成立于2012年,该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裴某,主要从事酱腌菜生产及销售。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海霞酱菜厂车间里满是污渍,准备加工的酸菜直接堆放在地上,这里清洗酸菜更加简单,只是从水里过一下,就直接切割、装袋、加入防腐剂、封袋。(思琳)

猜你喜欢

全聚德水产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食品造假必严惩
股份卖不动的全聚德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