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回收系统研究

2022-06-30黄婷华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垃圾箱报警联网

黄婷华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 226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1]传统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系统一般是由居民等垃圾产生点开始,到垃圾收集装置(垃圾箱),再由垃圾车统一运输到集中点,经分拣中心进行分类后,根据类别分别采取再利用、堆肥、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环节多、专业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甚至还会污染环境,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处理不当的垃圾将会传播病毒,影响人类的健康。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对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对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通过将智慧物流的相关理念与技术应用于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中,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回收物流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在前端减量投放、有序分类,在中端整合衔接、高效收运,在末端充分利用、无害处理,从而使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简单高效,为居民营造美好家园,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回收物流系统概述

本研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3],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这几个环节展开,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回收物流系统,引导城市居民、垃圾站、相关行业企业,高效有序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系统模型框架大致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回收物流系统模型构建

模型的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架构,分为三个层面:①感知层是模型的基础,通过各类传感器及先进技术,如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二维码、北斗定位系统等,为模型采集和获取信息;②网络层是感知层和应用层之间的纽带,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向上层传输感知信息,并向下层传输命令;③应用层则将物联网技术与垃圾分类回收的实现需求结合起来,针对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各阶段,形成智能集成物流回收解决方案。

2 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回收物流系统设计如图2 所示。

图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回收物流系统设计

2.1 分类投放

分类投放的主体主要是社区的居民,居民利用智能终端(如手机)在垃圾回收app 或小程序进行相应操作,并可根据不同的垃圾种类进行不同的操作。针对不便拿取的大件垃圾、有特殊回收价值的垃圾,居民可以在app 或小程序上预约工作人员上门取件;针对一般生活垃圾,居民则可以到智能垃圾箱处进行投放[4]。通过使用垃圾回收app或小程序,居民一方面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投放获取积分兑换礼品或变现;另一方面也可在其宣传模块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更好地实现垃圾在前端的分类减量投放。

2.2 分类收集

分类收集借助于智能垃圾箱来实现,智能垃圾箱可包含如下功能。①自动打开功能:能识别到居民要投放垃圾,实现自动感应开盖。②数据传输功能:能实现垃圾箱与后台系统双向的信息传递,并实现垃圾箱相关功能的实时更新。③语音提示功能:一方面提示居民应如何进行操作;另一方面进行垃圾分类环保广告宣传。④图像识别功能:图像识别的对象包括居民,即通过人脸识别使居民无需操作移动终端也可实现自动积分;识别对象也包括垃圾,即能识别出垃圾的种类,借助转动模块实现自动分类。⑤智能压缩功能:对垃圾的体积进行压缩可以提高垃圾箱的使用效率。⑥满溢报警功能:当垃圾箱即将达到使用重量上限或体积上限时,向后台系统报警,平台调度车辆及时运走垃圾。⑦吸附异味功能:垃圾箱的异味容易招引蚊虫,滋生细菌,吸附异味功能可以有利于提高其卫生水平,延长使用寿命。⑧火情监控功能:对箱内垃圾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温度过高或有着火点及时报警,将风险控制在源头上。⑨故障报警功能:一旦出现故障,及时向后台系统进行报警,由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2.3 分类运输

当接收到智能垃圾箱的满溢报警信号时,后台系统将对垃圾清运车辆进行调度,安排不同的车辆进行不同类别垃圾的运输,运输车辆应具备如下功能。①环保宣传功能:在车身上设置垃圾分类环保广告,在行驶过程中进行宣传,提高居民认知度。②实时定位功能:对车辆的位置、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与前端垃圾箱及后端处理中心平台系统进行对接,便于下一步工作安排。③车厢报警功能。对车厢内垃圾的温湿度、气体成分进行实时监测,如有危险进行报警,便于司机及时处理。

2.4 分类处理

现行的垃圾分类系统一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其中,不可回收垃圾又可细分为厨余垃圾(或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或干垃圾)。垃圾清运车辆会根据其运输的不同垃圾种类,运行至不同的处理点,处理点对不同垃圾进行相应处理。

3 系统实施

智能垃圾回收物流系统的实施依赖于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各回收环节使用的技术、部件及具体运营模式如图3 所示[5]。

图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回收物流系统实施

3.1 分类投放

居民使用移动终端(如手机)下载垃圾回收app,或使用微信小程序完成相关操作。在该垃圾回收系统平台上,居民对特殊垃圾可点击预约服务,选择或填写要回收的商品类别及上门时间,完成上门取件并积分;对一般垃圾则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人脸识别完成投递并积分;平台设置有积分兑礼或变现模块,提高居民积极度。此外,平台上还会更新发布垃圾分类回收小知识,如不同垃圾的种类、回收处理办法等,提高居民的认知度,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回收。

3.2 分类收集

实现垃圾分类收集所使用的智能垃圾箱,是由多类传感器及先进AI 技术构成的一个智能集成设备,各功能模块实现如下。①自动打开功能:采用红外感应装置和机械电子驱动系统,在居民靠近投递垃圾时可自动感应开盖。②数据传输功能:采用GSM、Wi-Fi 或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将垃圾箱的实时状态传输给后台系统,也可由后台操作对垃圾箱相关功能进行动态更新。③语音提示功能:采用红外感应装置、语音芯片、编程器以及无线通信网络,实现环保广告宣传,以及居民有投递行为的语音指导,并可由后台系统对语音信息进行动态更新。④图像识别功能: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居民人脸和投递垃圾的自动识别匹配、自动积分、自动分类,借助转动模块,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放置进不同的箱体。⑤智能压缩功能:利用液压系统、电控制系统,实现垃圾入箱后的物理压缩。⑥满溢报警功能:采用压力传感器对箱内垃圾进行称重,采用超声波或红外传感器对箱内剩余容量进行测算,再借助无线通信网络将重量、体积信息传输给后台。⑦吸附异味功能:在智能垃圾箱内设吸风机和吸附剂实现异味的吸附,吸风机可通过管道将臭气送入吸附剂,再将外界新鲜空气送入箱内。⑧火情监控功能:采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技术,对箱内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及时通过通信网络向后台进行报警;另可在箱内设置喷淋器,对火情进行紧急控制。⑨故障报警功能:设置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和预警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功能设备的实施状态数据;处理模块基于数据库判断功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推断设备故障原因;预警模块则根据故障原因向后台系统进行报警并维修。此外,智能垃圾箱也可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为实现上述设备功能提供节能环保的电力支持。

3.3 分类运输

分类运输主要依靠于智能运输车辆来实现,该车辆的相关功能实现如下。①环保宣传功能:在车身设置LED广告屏,动态更新广告内容。②实时定位功能:采用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结合GIS技术,将车辆的基本信息、运行状态以及车内垃圾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并对车辆运行线路进行动态规划。③车厢报警功能:采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对厢内垃圾进行实时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向驾驶室进行报警[6]。

3.4 分类处理

对于不同的垃圾种类,具体的处理方式如下:①可回收垃圾:根据种类运至相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垃圾进行回收处理。②厨余垃圾(湿垃圾):一般运至专业的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进行预处理,分解为油、水、渣,油可继续加工为柴油或润滑油、渣经处理后可产生沼气发电、渣料经处理后可变成营养土。③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较大,该类垃圾应运至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等。④其他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危害小、利用价值低,该类垃圾一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炉渣则可再加工成建筑材料。

4 结论

居民生活垃圾是大量的、不断产生的,它具有一定的危害,但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国外先进的垃圾处理实践表明,70%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可变成再生资源供重复使用[7]。垃圾分类回收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处理目前仍处在摸索阶段,智能化水平也不高。本研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居民、垃圾箱、运输车、处理中心等进行有机智能连接,形成一整套引导前端居民有序分类投放、中端高效收集运输、末端无害处理再利用的智能垃圾回收模式,可实现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程分类监管,更科学地处理、利用垃圾,为社会、经济、生态带来多重效益。

猜你喜欢

垃圾箱报警联网
洗扫车垃圾箱体及过滤装置优化研究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垃圾箱的变化
抢占物联网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基于PLC的自动降解垃圾箱压缩粉碎模块的设计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