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

2022-06-30耿江平玉环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城乡土地空间

耿江平 玉环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就是对我国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等进行合理的规划,目的是为人民群众生活创建良好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力,解决空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使人们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生存,本文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国土空间规划下城乡融合发展目标

(一)创建良好的生态空间

城乡融合发展的目的,不仅是拓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提升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人民群众创建良好的生态空间,利用科学的手段,提升生态空间质量,为地球上的生物营造稳定的空间环境。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空间的建设,就是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国土空间规划下,需要结合城乡融合特点,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规划,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从多方面入手,为人们生活创建良好的生态空间环境,促使城乡生态空间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高效的生产空间

生产空间,是城乡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生产空间,就是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城乡空间。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产经营的空间,不仅实现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同时可以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使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1]。高效生产空间的建设,需要各个社会组织机构的合作,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展示出当地的经济与文化特点,并鼓励城乡居民将此作为发展的动力,为城乡各个方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以农业生产区的建设为例,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应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做好农业生产区的规划,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自动化、机械化发展提供现代手段的支持,以此实现高效率生产,提升农民居民的收入,拉近城乡居民的差距。

(三)适宜的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的建设,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出行、消费等活动提供基础保障,满足群众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推广与普及下,居住空间建设工作成为城乡发展与国土规划的重要工作目标。希望能够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可以减少城乡差距,促使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宜居居住空间的建设,能够为城乡融合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同时可以使居民群众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促使城乡融合更好的发展。

二、国土空间规划下城乡融合发展现状

(一)土地资源不足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是提升资源利用率与价值的关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城乡土地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不足的情况,无法为城乡经济发展助力。土地资源规划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举措之一,通过对城市与乡村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促使两者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土地资源不足,所以出现了耕地资源减少,农用土地浪费的情况,无法真正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并放弃自身土地使用权,使农村中的土地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增加城市土地资源的压力,同时使农村土地资源出现浪费情况,无法为城乡融合发展助力。

(二)品牌效应有待提升

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出,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农业规模大、效益不稳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无法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发现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农业产品与销售模式比较落后,不仅无法体现出品牌的特点,同时也不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内在支持,真正的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情况。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与城市发展的距离,促使城市与乡村共同进步。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其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无法为城乡融合发展助力。

(三)要素融合问题

通过对当前我国城乡要素流动情况的分析,主要以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是为主,城市要素则很少向农村流动,无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支持。以劳动力和人才的融合情况为例,根据我国相关的调研,发现城镇劳动人口远远多于农村劳动力人口。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所以大部分农村居民都直接走进城市,希望能够在城市高经济水平的支持下获得理想的岗位与薪资[2]。人员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核心。若是城乡融合发展中,仍以当前要素流动为主,那么不仅影响农村经济,也会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国土空间规划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

在国土空间规划下,为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做好土地资源的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构建生产空间、居住空间与生态空间,为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城乡土地的集约利用,能够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可以实现土地科学规划,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基础资源保障。当前城乡土地利用主要问题,就是农村宅基地闲置、城市土地扩展占用农村土地两个方面的问题。若想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控制,需要从城市与农村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农村方面入手。在农村土地规划的过程中,应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主,对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废弃的宅基地、闲置土地以重新整理的方式进行完善,增加此类土地的利用率。如,村级工业园总面积占南海现状工业用地的58%,面积在100亩以下的占比高达43%,年创税收只占全区年税收9%。生产和生活空间混杂,园区权属复杂,“城不城、乡不乡”成为以南海为代表的珠三角县域最典型的城市面貌。为了实现城乡融合,提升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广东省编制了《佛山市南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通过“地治改革”,推动国土空间再造、城乡空间再造、产业空间再造、生活空间再造、生态空间再造,通过对空间格局、产业集群、生态环境、基层治理、政府服务的重构重塑重组,促进城乡全面融合一体发展。

其次,从城市方面入手。在城市国土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结合城市居民的需求,做好重要场所的规划与管理,满足城市居民基本需求。同时可以采用土地收益回馈农村的方式,提升农村生活水平,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城乡资源管理

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提升空间规划效果,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我国城乡资源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城市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包含各种类型的产业、人才,而农村资源则主要以农业为主,且缺少相关的人才,无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3]。针对城乡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增加乡村与城市的合作,为城乡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若想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专业的人才,促使农村产业发展。以农业发展为例,现代化农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为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若是农业发展中,将农民作为发展的支出,不仅无法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同时也会对国家农业发展水平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各地政府部门,需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增加城市与农村要素的流动,使更多专业人才参与的农村经济建设中,为城乡融合发展作出贡献。如 2021年以来,甘肃省张掖市劳务经济工作聚焦“三新一高”主题,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出台多种政策,如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多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输转就业等。截至2022年1月,全市输转城乡劳动力29.44万人,占目标任务107.05%,实现劳务收入78.16亿元。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市输转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18456人,有输转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实现应输尽输,为973名脱贫劳动力落实跨省输转就业交通补助58.38万元。

其次,加强产业合作。在城乡融合背景下,需要做好产业融合工作,利用城市产业带动乡村产业,通过融合发展的方式,带动农业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4]。当前城市中拥有较多的资产与产业,通过与乡村的产业的合作,可以避免出现土地资源利用率不强的问题,同时能够丰富乡村的产业,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支持。

以源田梦工场为例,该地区位于高陵区张卜街道渭河北岸。张卜街办组织张家村、南郭村两个行政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通过流转1300亩耕地,推进“农业+生态采摘+农耕研学”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农民依靠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迅速增收;在土地资源的整合下,催生了精品民宿集群、乡村康养酒店、都市生态农场、特色田园文创孵化基地、环球美食街区等项目,增加与城市产业的融合,为乡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加强对农业支持。城市中拥有较多的资源,是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加强对农村资源的支持,优化农业经济水平,为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的建设

若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增加要素流动,需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服务工作,将此作为吸引城市居民的媒介,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交通运输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城乡融合的核心。为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应意识到就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利用交通运输网络增加城市与乡村的经济交流,为我国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公共交通作为主导,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为辅助的方式建立多元化交通体系,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应加强城乡主干道体系的建设,围绕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作用,对农村原有的道路进行规划,为此投入资金,推动城乡道路建设,增加城乡融合的深度。

例如,九台区为了推动此城乡融合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区交通运输局承担公路建设任务,对445.3公里农村“老旧路”进行改造,涉及16个乡镇街,150个行政村,改造后路面平整、清洁、通畅。为使群众乘车更加方便,在开通399公交车的基础上,又开通了九台至卡伦、九台至土们岭、卡伦至长春、沿河街至体育场4条公交线路,车辆增加了、车况变好了,群众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对非法营运出租车、超限超载大货车等现象进行了严厉打击,对“两客一危”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全区客货市场运营秩序明显好转。通过政府部门的参与,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优化公路建设效果,增加各个乡村、城市之间的活动,为后续经济、产业交流活动开展提供保障。

(四)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十分重要,是促使国家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将此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首先,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管理。我国部分乡村具有天然的优势,不仅依山傍水,同时还要良好的物质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对于此类型的乡村,需要做好资源保护工作,避免出现资源过度开发与浪费的情况。对于自然资源匮乏的乡村,则要求村民做好垃圾、秸秆、污水的处理工作,从小做起,维护生态环境,促使农村生态环境稳定发展。

其次,做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5]。鼓励城市加强空气质量、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提升城市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并提出相关的举措与手段,解决农业发展水平,促使城市生态进一步发展。

最后,立足城乡融合,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提升相关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采用符合实际的手段,做好城乡融合工作,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为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宣传活动中,采用文件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提升领导人员重视程度的同时,提高基层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城乡共同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建良好的空间,促使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土地资源与要素融合方面的问题,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无法展示出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实际工作中,提升土地资 源的整合利用效果,加强城乡资源管理工作,增加城市与乡村产业互动。做好基础设施工作,为城乡融合提供良好的服务。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促使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土地空间
我爱这土地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分土地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