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教材的单元微项目设计与实践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2022-06-30戴一苗
□戴一苗
项目化学习对于改变固有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对传统学习方式极有益的补充。基于统编教材,进行单元微项目设计与实践,凸显“小(切口小,难度低)、近(贴近教材,走进生活)、真(解决真实问题)、活(形式灵活,成果多样)”的特点,既能保留项目化学习的优势,又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建构,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一、规划单元微项目,预设可视成果
项目化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活动要有一个或多个可视化成果。遵循“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在设计微项目时,教师可采用逆向倒推的思路,预设可视化成果,促进单元知识体系的统整与构建。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据此,可设计两个微项目:向学校农场推荐合适的小动物;围绕“名家笔下的动物”,完成一份研究报告。第一个微项目将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项目化。项目成果形式多样:学生可以录制推荐视频发送给校园电视台,也可以给校长写推荐信,还可以撰写微信推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投票,选出他们喜欢的农场小动物,等等。第二个微项目指向运用比较、朗读等方法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寻找文章里藏着的写作密码。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学习,而后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二、勾连真实的情境,设计驱动问题
项目化学习需要创设真实情境,强调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结,打破学习的时空界限。一个好的微项目需要一个驱动性问题作引领,把学科内容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把静态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学习路径,把基于教材的学习变成基于课程资源的学习。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在单元学习初始阶段,教师告知学生单元微项目内容,并设计以下情境:“咱们学校新建的农场要开一个动物园。动物园里可以饲养哪些小动物呢?请你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封推荐信投到校长信箱,或者录制推荐视频发送到校园电视台。怎样才能让你喜欢的小动物被农场动物园引进呢?可以向老舍、丰子恺等大作家学习,写好小动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学生看到这一任务后兴致盎然,对习作的畏惧感消失殆尽,留下的是对农场动物园的无限期待。至此,虽然教师还没有进行习作教学,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热情已经被完全激发了。
三、活用助学类支架,展开学习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适时介入,提供助学支架,让学生有所依靠,实现向最近发展区的跨越。
(一)提炼核心知识点,迁移应用
在完成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科核心知识点融入项目活动,让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得到应用。比如,完成一份研究报告,需要了解报告的基本范式,知道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如何进行问卷调查,等等。所有核心知识点的教学都为项目服务(如表1)。
表1
以“写推荐信”为例,教师带领学生走近名家笔下的动物,发现、探寻蕴藏在课文里的写作密码(如表2)。完成单元课文学习之后,教师结合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相关习题“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梳理习作方法,然后尝试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推荐信里,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表2
如果学生选择拍视频进行推荐,推荐稿的语言要更口语化。学生可以向大作家学习,运用一些语气词,拍摄时还可以添加一些肢体语言,努力让自己的推荐内容吸引评委。
(二)预设问题做指引,解决困难
教师作为项目“总设计师”,要及时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设计相关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学生要学会运用比较策略,体会文本的语言表达特色。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展开比较呢?对学生而言,这是个难点。对此,教师的引领显得尤为关键。
师:老舍、周而复、夏丏尊三个作家都写猫,都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他们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不一样?如语言风格、结构安排……
师:虽然《白鹅》和《白公鹅》都写鹅,但它们的姿态、叫声、吃相都不一样。那么这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同样写小动物的叫声,母鸡的叫声和猫的叫声,在作者笔下截然不同。你们也可以研究研究,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凭借以上问题的指引,学生对如何开展比较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将学习推向纵深处(如图1)。
图1
单元教学中多次出现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比较,为学生顺利完成研究报告搭好脚手架。
(三)提供辅助类工具,保障学习
在学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中,为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教师要提供各种辅助学习的工具,比如使用概念图、韦恩图等思维导图进行比较研究。以研究报告为例,学生引入各类图表,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和不同作家笔下的同一动物,得出有效结论(如图2)。
图2
实践证明,用图表等可视化工具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文字表述相比,更具简洁性、逻辑性,尤其适用于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
教师还可尝试研发更多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探究式学习载体,打破时空局限,使得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观点分享、头脑风暴。基于学生的学习生成,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使过程性评价得以实施,为完成任务提供有效建议。同时,各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生生互动,扩大交流范围。
四、设计好评价量规,调控项目实施
完成微项目后,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指标的制订,确立评价标杆,由学生讨论后共同拟定最佳学习者的特征,等等。传统的学业水平评价指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项目化学习评价旨在让每个学生探寻、发现自己的特长,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成为最佳学习者。
(一)运用评价,指导学习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揭示问题、及时反馈、改进教学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做出总结。比如,推荐小动物,前期师生共同商量推荐形式、推荐内容等,共同设计评价量表(如表3)。
表3
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建立电子档案,用照片、视频、音频等及时记录其学习过程。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利用电子档案里的素材制作视频,进行总结分享。
(二)运用评价,促进成长
在单元微项目学习中也可充分应用表现性评价来全面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两个微项目为例,在项目产出评比阶段,教师可通过网络,发动全校师生、家长等一起评选出“最适合饲养的小可爱”“农场优秀推荐官”和“十佳研究报告”,并颁发荣誉证书。整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均得到锻炼。
综上,以单元教学为突破口,进行单元微项目设计与实践,旨在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尝试将“教师教”变成“学生学”,促进生命成长,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