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医学营养治疗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2-06-30韩淑艳李晓婷

大医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依从性医学

韩淑艳,李晓婷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医疗保健中心二区内科,海南海口 570311)

2型 糖 尿 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T2DM发病率逐年上升[1]。T2DM病程较长,需长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影响血糖控制效果[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效果显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病情迁延,患者逐渐出现营养不良问题,影响疗效和预后[3]。因此,改善老年T2DM患者营养状态是其治疗的重要内容。既往已有关于T2DM营养管理相关内容的报道[4],但目前老年患者仍存在营养不良、依从性差等问题,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将医学营养治疗理念用于T2DM的治疗方案,对老年T2DM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 龄65~78岁,平 均 年 龄(70.13±5.78)岁;体质量指数(BMI)18.00~25.00 kg/m2,平均BMI(22.36±1.92)kg/m2;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4例,高中24例,高中以下7例;合并症:高血压18例,冠心病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70.94±4.92)岁;BMI 18.20~25.50 kg/m2,平均BMI(22.18±1.82)kg/m2;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8例,高中22例,高中以下5例;合并症:高血压15例,冠心病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中T2DM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诊疗。排除标准:①精神意识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有心肺基础疾病或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④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片)口服治疗,0.5 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基础上进行医学营养干预治疗。计算每位患者热量摄入量=25~30 kcal/(kg.d)(1 kcal=4.186 kJ),热量供给比例按60%糖类+30%脂肪+10%蛋白质配备。以24 h膳食记录法记录患者饮食种类,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患者饮食摄入量与标准摄入量的差异,给予个体化食谱建议,每月对食谱进行1次调整。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别在干预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②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SDSCA-6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6],SDSCA-6包括运动、饮食及遵医行为3个维度,每项评分0~7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③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评定两组患者营养状况,NRS2002评分包括营养不良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年龄3项内容,评分范围0~7分。评价结果有营养良好、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营养良好:NRS2002评分<2分;营养不良风险:2分≤NRS2002评分<3分;营养不良:NRS2002评分≥3分[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等级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x)

2.2 两组患者SDSCA-6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饮食及遵医行为等SDSCA-6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DSCA-6评分比较(分,x)

2.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例(%)]

3 讨论

T2DM作为临床常见进行性疾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累及微血管和各脏器,导致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营养状态。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代表药物,通过抑制葡萄糖的合成和肝糖输出,降低血糖水平,其效果已得到临床一致认可,被推荐为T2DM一线口服降糖药[8]。另外,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二甲双胍不仅不增加体内乳酸浓度水平,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二甲双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既往也有报道证实,二甲双胍有助于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状态,减轻心血管系统负荷[9],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二甲双胍主要经肾脏排出,而肝功能不全可降低其对乳酸盐的清除能力,影响二甲双胍的正常代谢。

近年报道显示,二甲双胍治疗并未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多伴有营养不良和治疗依从性差问题[10-11]。营养不良的发生可影响肝肾功能,使患者正常代谢能力降低,影响药物吸收和排泄,降低治疗效果,增加不良预后风险[12]。而患者依从性差直接影响患者院外医嘱执行。加强营养管理已成为临床共识[13],本研究采用医学营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机体和营养状况个体化计算营养摄入量,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摄入食谱。王瑞萍等[14]的报道也认为,医学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医学营养治疗配合二甲双胍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糖脂代谢。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CA-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医学营养治疗对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显著,这可能是与医学营养治疗方案的实施改善了患者营养状况,进而帮助患者建立和增强控制血糖、改善营养水平的信心有关。医学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自觉遵医,控制饮食,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15-16]。此外,步延芳[17]研究也指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增加CD4+T淋巴细胞比例,这也是患者营养状态得到改善的原因。另外,有学者还认为,医学营养治疗能纠正铁储备量低下状态,降低上呼吸道感染风险,这也有助于保护机体免疫力[18]。

综上,医学营养治疗配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T2DM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依从性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