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双螺旋提升的机制研究

2022-06-30冯薇刘莹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研究教师

○冯薇 刘莹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和职责所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创造知识的研究者。科研是“一次消化”,教学是“二次消化”;科研是“高深的”,教学是让它“浅显易懂”,可以说教学与科研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教师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力量,面临着如何兼顾教学与科研的问题[2],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将工作重心片面地放在任何一端都会导致教研失衡的不良后果[3]。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然而,随着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对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国外大学“非升即走”的人事“预聘”制度在国内高校逐渐成为趋势[4]。关于高校“非升即走”的做法,争议不断,甚至引发两会关注。在考核压力、科研压力、教学压力等多重压力下,极端事件层出不穷,科研与教学的平衡已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5]。

如何统筹兼顾,在教学与科研的博弈中取得平衡,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拓展科研,最终实现双赢?这是本文需要进行探讨的关键问题。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争论的话题,两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成为高校与教师共同的目标。在科研压力、教学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需要探寻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内在机制和逻辑并加以验证。本节将进行理论探索并提出研究假设。

(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研究

1809年,威廉·洪堡基于对德国大学守旧观念的不认同,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初步确立了大学的科研职能。在此后,吉尔曼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认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成果应服务于社会。“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洞察了科学研究与大学教学过程的内在一致性,认识到双方统一条件的成熟,并且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20世纪伊始,雅思贝尔斯提出“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理念,强调了大学的科研职能应当摆在教学职能之前,而且大学所要做的学问在学术研究和社会需求上是统一的。作为高校理念,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具有永恒的价值和象征意义,有助于维护高校理念的崇高性和自身的整体性[6]。

多数学者认为,教学与科研应当是一种共生关系。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源泉,有效的科学研究从来都是人类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与科研原本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科研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原动力,教师必须通过科研,深入探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的更好进行打下坚不可摧的基础。“教”与“研”的结合也是高校发展的驱动力[7]。科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在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升,加快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可以说,教学是科研的目标和“隐性动力”,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灵魂”支撑[8]。

(二)教学与科研的倒U型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威廉·洪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日益显现,“教学漂移”和“科研漂移”已不可逆转。现代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学与科研的基础已经分化,高校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在某些情况下,科研与教学还是统一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科研与教学很可能不统一,或者不完全统一;而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科研不仅无法与教学相统一,反而可能走向教育目的的反面,成为与教学相冲突的因素,甚至产生“负教育效应”[9]。高校教师是教学与科研的执行者,教学能够为科研提供新的增长点,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科研促教学、教学助科研,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10]。然而,由于制度化大学和系科专业化的扩张,高校大规模扩招,很多高校教学任务较重,占据了大量的教师时间,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对科研产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11]。兼顾教学与科研成为教师的一大痛点。多数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是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工作,具有不同的期望和义务。考虑到教师的倾向和投入,两种角色被认为是持久的紧张关系。教学与科研是彼此矛盾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智力特征和个性品质,因此,形成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达到以教促研的目的存在很大难度。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看作是一种线性关系的观点,不能准确和完整地反映教学和科研关系。从协同学视角看,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具有自组织系统的一些性质,是复杂、多元的关系,是竞争和协同并存的关系[12]。因此,教学能够促进科研,但存在局限性,其过程与机理并非持续,中间存在一个阈值,超出该阈值,教师将会因为时间与精力的无法协调,导致对科研的阻碍。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有待检验的研究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与科研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教学任务在一定的适度范围内,能够促进科研成果产出;当教学任务超过一定阈值时,将阻碍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

(三)科研任务的调节效应

教学与科研已成为高校的两大重要基本职能,而且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准。根据教师工作性质的不同,很多高校将教师的岗位分化为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教学型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上,科研型教师则致力于学术研究,教学科研型教师需要同时兼顾教学与科研。不同的教师岗位类型,则对应了不同的科研任务,科研任务与教师的薪资挂钩。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市场化的发展,“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不断被弱化,科研与市场逐步联姻、学术工作压力的扩展使得大部分教师非常重视科研学术,追逐论文发表[13]。因此,为了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指标,高校教师会尽可能加大在科研上的投入,相对于没有科研任务或者科研任务低的教师,其科研产出也会相对较高。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有待检验的研究假设:

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科研任务对教学与科研的倒U型关系存在调节效应,即有科研任务的教师科研成果产出优于没有科研任务的教师。

(四)教学层次的调节效应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的本科及以下层次中,教师往往认为只要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就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这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忽略了以新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难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发表独立见解能力的培养[14],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同样的教学内容灌输给一批批的学生,对教师的科研思路、科研目的缺乏启迪性。而在更高层次的教学中,如研究生阶段,高校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把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有效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构建丰富、前沿、全面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在博士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课堂的分享、讨论为主,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会发现自己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在讨论争辩中激发出思想火花,同时也会发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足,并产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动力及从事科研活动的动力[15]。科研与教学是实现“知识消化”的“深入”“浅出”的过程[16],教学层次低的教育,对教师而言缺乏知识的消化过程,更倾向于单一方向的传输,因此不利于教师的科研产出。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有待检验的研究假设:

H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层次对教学与科研的倒U型关系存在调节效应,即从事教学层次高的教师科研成果产出优于教学层次低的教师。

由此,本文设计了如下研究模型,并通过对国内典型“双一流”高校的实证研究,探索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验证我们的理论假设:

图1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抽取国内典型“双一流”高校158名教师为研究样本,将科研产出作为因变量,实证探索教学时长与科研产出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验证科研任务与教学层次的调节效应。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国家“双一流”高校——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为研究对象。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2个。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500余人,教授640余人。以电子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教学层次丰富,教师类型完善,能够满足本研究的实证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研究抽取电子科技大学158名高校教师,包括了高水平研究型、教学科研双骨干型、学校年薪制等几种类型,其中年薪制又分为一、二、三、四几个档次,对应不同的科研任务;每位教师均参与课程教学,教学层次涵盖了本科、普研(硕士)、MBA、EMBA、普研(博士)、工程博士等诸多类型。因科研周期较长,存在一定的数据滞后性,本研究选取了2019—2021年三年的数据作为统计分析的来源。

本研究具体的变量及含义如下:

表1 变量名称与含义

(二)描述性统计

表2对于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抽取的158名教师在2019—2021年间共计开展教学活动46599小时,平均每位教师每年有98.3个学时的教学时长。在2019—2021年间共计产出学术成果502项,包括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三)实证分析结果

本研究在教学时长与科研产出之间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相关假设,并验证了教学层次、科研任务的调节效应,借助stata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表3展示了实证分析结果。

表3 实证分析结果(N=158)

1.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验证。从中可以发现,教学时长一次项(TD)与科研产出呈现显著正相关,加入教学时长平方项(TD2)之后,其回归系数为负,回归结果显著,这说明教学时长与科研产出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控制了其他相关影响因素之后,教学时长的一次项(TD)、二次项(TD2)与科研产出(RP)分别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8.541和-7.362。这表明,教学时长与科研产出(RP)之间并非单调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教学时长与科研产出(RP)的改善存在极大值点或者极大值区间,超过了极大值点或者极大值区间之后,教学时长则会对科研产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假设1成立。

2.科研任务的调节效应。在模型(2)中,加入了科研任务变量(RT)之后,教学时长的一次项(TD)、二次项(TD2)与科研产出(RP)仍旧保持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并且,科研任务变量(RT)与教学时长的交互项与科研产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的研究假设2成立。

3.教学层次的调节效应。与上条同理,在模型(3)中,加入了教学层次变量(TL)之后,教学时长的一次项(TD)、二次项(TD2)与科研产出(RP)仍旧保持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并且,教学层次变量(TL)与教学时长的交互项与科研产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的研究假设3成立。

(四)教学与科研关系图示

图2刻画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倒U型关系,可以看出科研任务、教学层次对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效应。

图2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图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双一流”高校158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教学时长与科研产出之间呈现的倒U型关系,并且验证了教学层次、科研任务对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

(一)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教学时长与科研产出(RP)的改善存在极大值点,在极大值点内,增加教师的教学时长,能够促进科研的产出;超出极大值点,加重教学时长,将会对科研产出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高校而言,要充分调研,听取教师意见,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合理安排教学时长,不让教学过分占用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运用合理的教学时长发挥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二)科研任务能够调节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科研任务是当下高校提升教师科研产出的普遍手段,确实能够对科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需要看到,由于任务驱动的科研产出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国内高校应合理运用科研任务这一考核手段,将考核手段从“硬考核”转变为“软考核”,破除“唯论文”,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科研任务应成为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动力,而非推力。

(三)教学层次能够调节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教学层次越高,越能够发挥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当然,从本质上而言,并非仅是教学层次的问题,还涉及到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问题。高校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把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有效融入教学,增加课堂互动,在讨论争辩中激发出思想火花,提升自身从事科研活动的动力,实现以教促研、教学相长。

教学与科研已成为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平衡教学与科研也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势必要面对的问题。教学既可以促进科研,也可能成为科研探索的阻碍,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活动,才能打开以教促研的双螺旋提升路径。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研究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美育教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