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教育需求模型构建及供给侧反思
2022-06-30路建胜
○李 琨 路建胜 高 茜
截止到2021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6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8.9%;65岁以上老年人达2亿,占总人口的14.2%。按照联合国划分标准,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另外,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及老年人口素质的提高,老年群体对老年教育的需求迅速提升。
老年教育是践行积极老龄观的重要方面,也是终身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将老年教育列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举措。老年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必须满足老年人群需求才能得到老年人的认可,提高老年教育对老年群体的吸引力和满意度。但目前,我国对于老年教育需求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导致老年教育的课程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无法精准对接需求,课程体系中供应过剩与供应不足同时存在,优质课程“一座难求”和部分课程“无人问津”同时存在。因此,深入研究老年教育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课程结构,才能实现课程精准供给,从而满足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实现老年教育的社会价值。本文将以需求为切入点,探讨老年教育的需求模型,并进行老年教育供给侧反思。
一、老年教育的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
(一)老年教育需求的主体
老年教育的需求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主体。老年教育的个体需求,即老年学习者的需求。满足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就实现了老年教育的个体价值,即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即社会需要通过老年教育来解决什么现实问题。面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是促进我国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老年教育正是这一政策框架下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老年教育的最主要社会需求就是推动我国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教育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共同构成了老年教育的需求。虽然二者需求主体不同,但是老年人并不是生活在真空社会,因此,其学习需求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改变,而积极老龄化的社会需求也离不开作为个体的老年人素质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老年教育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分析老年教育的需求时,不能仅从个人需求或者社会需求的单独层面考虑,而是应从整体角度对两个主体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个体和社会需求都得到实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其他年龄阶段的教育一般以社会需求为主,兼顾个人发展的需求,而老年阶段,则是以个人发展为主,并将“社会参与”纳入其个人价值选择体系中。
(二)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促进积极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理论是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其内涵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创造健康、参与、保障的最佳机遇”,可见,健康、参与及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积极老龄化理论是在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等老龄化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1987年世界卫生大会首次提出健康老龄化,虽然健康概念中涵盖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健康,但健康老龄化研究者多为医学专家,研究领域更侧重于老年身心健康。生产性老龄化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相较于健康老龄化,则更多地强调老龄人群对家庭社会的生产参与,并将老龄研究更多地扩展到社会领域,强调老龄人群依然有服务社会的能力,体现了老龄观积极的一面。积极老龄观则是在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具有更加丰富的价值向度,既考虑到老龄群体身心的生理性衰退而提出健康、保障的支持,又肯定了老龄群体与其他群体一样有着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构建了参与的价值向度。在快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在健康层面,健康教育是老年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是老年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慢性病康复、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保障层面,老年教育可以帮助老年学习者链接更多保障自己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法律权益的资源,拓展维权途径;在参与层面,老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参与,通过与同学、教师的互动可促进老年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同时,教育赋能又让老年人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从多方面服务社会,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老年教育功能在积极老龄化各个维度都发挥着作用,是实现积极老龄化可靠而有力的抓手。此外,促进积极老龄化也是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
(三)老年教育的个体需求
目前,我国对于老年教育个体需求的理论研究并不充分。老年学习者都具有人的需求,因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后续老年学习者需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Alderfer)的ERG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成长发展三大核心需求;1971年,老年教育学之父麦克拉斯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幅度理论,该理论将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分为五个维度,即应对需求,表达需求,贡献需求,影响需求和超越需求。应对需求是指维持最低限度的自主性所产生的需求,表达需求是指意愿表达的需求,即老年学习者为实现自己的意愿而进行活动的需求,贡献需求是指为他人服务的需求,影响需求是指通过自己的能力而使周围或者社会环境发生改变的需求,超越需求是指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次认识的需求,这种认识超越了身体、自我的限制。陈福星认为,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包括提高心理和思想素养的需求、健康长寿的需求、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学习生活技能的需求四类;陈文娇等将我国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解构为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追求人际交往的需求、追求社会贡献的需求三个要素。目前,麦克拉斯基的需求幅度理论在老年教育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二、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教育需求模型的构建
从研究现状来看,老年教育需求的多数研究集中于老年教育的个人需求,而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却很少被提及,因此,建立有机结合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老年教育需求模型是很有必要的。
积极老龄化理论和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幅度理论虽一为老龄化理论,一为老年需求理论,前者来自宏观的社会视角,后者来自微观的个人视角,但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积极老龄化理论以积极的视角看待老龄化社会,认为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可以减少社会在民政、医疗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同时还能促进家庭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这本身就蕴含巨大的社会价值;需求幅度理论认为,老年人在健康安全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自身就具有参与社会活动、影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为这是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这与国际老年教育的人文主义理念、批判主义理念是相呼应的,即通过老年人的能动性发展包含个人和社会的价值需求。因此,积极老龄化理论和需求幅度理论具有同质性,将二者作为老年教育需求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尝试以积极老龄化理论、老年学习者需求幅度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双需求主体的老年教育需求模型(见图1)。
图1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教育的需求模型
(一)老年学习者的需求
1.应对需求——健康和保障。应对需求是老年人为了保持基本的自主性所产生的最基础的需求,也可以视作老年人的刚性需求。此需求包括两个维度,即健康与保障。
健康需求中又包含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虽然健康内涵中还包括社会适应,但社会适应在社会参与中进行讨论,故不包含在应对需求之内。健康是一切老年活动的基础,这里的健康不一定是无病的状态,而是一种能力状态。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但是如果生活自理能力没有受损,或者受损轻微也可以视作健康。在健康维度,老年心理健康需求容易被忽视。但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在老年期,由于生理上的衰老会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例如,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情况并不鲜见。老年人需要不断面对身心各方面的丧失,需要更多的心理能量去应对丧失感、孤独感、自我否定等消极情绪,处理不当则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保障是指在老年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必要的支持。社会的支持对老年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这种保障不仅是指老年人在不同程度的失能时得到的照料,还包括财产的保障、法律权益的保障、受教育权利保障、生活便利保障等内容。
2.个人发展的需求——兴趣的满足与生活品质的提高。发展的需求是指老年人有促进自身多方面发展的需求。这个需求包括两个维度,即兴趣的满足与生活品质的提高。
老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相比,存在去职业性、去功利性的色彩,因此,老年人在选择学习活动时,受社会各方面因素束缚较少,更加自由,且多是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可归类为兴趣满足的需求,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愉悦感。这些兴趣包括舞蹈、绘画、摄影、书法、歌唱等,以及在职业生涯中感兴趣但受时间限制没有机会接触了解的内容。
另一类需求是学习者提高自身生活品质的需求。退休后,老年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因此,他们会希望学习一些生活技能,诸如,收纳整理,精进烹饪,插花,茶艺等。
3.社会参与的需求——社会融入与社会服务。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社会之中,需要建立各种关系以得到情感上的抚慰和支持,同时,个人多期待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自我的价值,即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爱与归属、尊重的需求。老年人亦是如此,并且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于面临着原先社会角色的丧失,职内的同事关系及部分朋友关系的丧失,形成了关系的短暂缺失,部分老年人还需要面临社会认可度的下降。因此,老年人面临社会参与的重构、再社会化,以期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并获得全新的社会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职后的社会参与与职内的社会参与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在职内的社会参与更多地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而在老年期的社会参与与职业的耦合度明显下降,可以在家庭、社区、社会多维度实现。老年人这种社会参与的需求同样也渗透到老年教育领域,成为老年学习者的重要需求。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能简单地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等同于老年职业参与。老年人在退休后,继续从事职业活动仅仅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个方面,而老年的社会参与有着更丰富的内涵。Levasseur用6个级别来概括老年人的参与,其中3级以上称之为社会参与,社会参与的关键标志为与他人有接触,3—4级是与他人有接触的社会参与,区别在于是否完成共同活动,5级为参与公益性质的利他活动,6级为参与奉献社会的活动。因此,只要是与其他人有接触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只是接触的程度、层次、发挥的作用不同。结合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现状,可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需求分为社会融入需求及社会服务需求。
目前,对于老年人的社会融入研究多是基于“移民融入论”对老漂族、农村老年人等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而本研究所指的社会融入是社会参与的一个维度。社会融入与社会服务的区别在于是否利他。如果是利他性质的社会活动,无论是否有偿,都应归为社会服务的范畴;如果与其他人接触,但是没有利他性质的社会活动,则应视为社会融入。社会融入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关系等多层次的融入。其中,对于信息数字时代的融入是大多数老年人的迫切需求。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信息技术、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也没有机会学习,但是现在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如信息获取、移动支付、手机挂号、健康码、共享单车等,因为不能熟练应用这些技术导致的数字鸿沟无疑给老年群体的社会融入形成了阻碍。
社会服务是更深度的社会参与形式,是服务他人的活动。老年人通过社会服务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增强了掌控感和自信心。社会服务可发生在不同场景,如照顾孙辈、帮助儿女料理家务是在家庭场景最多见的社会服务;社区的志愿服务是在社区场景常见的社会服务,还有部分老年人在工作岗位继续服务社会;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还诞生了许多银发主播,在文化传播方面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社会服务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对于生活有保障的老年人来说,社区和社会场景的社会服务不再受经济、收入的约束,是具有自由意志的,非强制性的,这就会产生选择。部分老年人通过社会服务获得了社会的尊重认可,继而选择社会服务,也仍有部分老年人这种需求并不明显。
(二)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融入于个人需求之中
从需求模型中可以看出,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也就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要素,即健康、保障、参与,是老年学习者需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充分体现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健康的需求和保障的需求是所有老年人和社会的共同需求,老年的健康和保障是家庭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对于参与的需求,即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的需求,部分老年人体现得并不明显。这类老年人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身体条件不允许或者性格原因。高龄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他们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社会参与;对于性格较内向、喜欢独处的老年人而言,参与社会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导致这些老年人缺乏社会参与的内驱力。二是有社会参与的愿望,但是没有顺畅参与路径或是参与受阻的老年人。这类老年人有一定的社会参与内驱力,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路径去参与社会。三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社会参与需求的老年人。这多是因为老年人对积极老龄观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老年期只能休闲娱乐,如果给这些老年人合适的途径去多体验,多参与,就很有可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愿望。对于这三种原因导致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不足,要采取不同的对策。第一种要尊重老年人的选择,给他们充分的保障,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主;第二种和第三种则应该积极引导老年人的需求,使更多的老年人选择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使老年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同向同行。
(三)老年教育需求模型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本需求模型在应对、个人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之间依次由基本向高级需求的递进,但是这不能代表基本的需求是容易满足的。低层次的、增龄性的机能衰退需要老年群体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满足应对的需求,对全方位保障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而且各层次的需求既不是互斥的,也不是递进的,多层次的需求可能共存,并且存在促进关系。例如,半自理的老年人,他们的健康需求并不能被完全满足,他们需要生活的照料,但他们仍然有发展的需求,通过学习绘画、音乐等课程拓展自己的兴趣,甚至在互联网的赋能下通过自媒体分享自己的老年生活,满足社会参与的需求。这种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强化了老年人的掌控感、自信心、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因素,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间接促进了其身体健康。
三、基于需求的老年教育供给侧反思
(一)老年教育课程体系趋于同质化,缺乏顶层设计
目前,老年教育多以老年闲暇兴趣课程为主,如歌唱、舞蹈、绘画、书法、摄影、茶艺、烹饪等满足老年群体兴趣发展及提高生活品质的课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手机、电脑应用课程也在不断增多,这对老年人融入互联网时代,融入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纵观现在大多数老年教育机构的课程会发现课程同质化较明显,更多的是满足老年人个人发展维度的学习需求,而其他维度的需求则涉及较少。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老年教育的刻板印象。从福祉的视角去看待老年教育,只不过是从过去对老干部的福祉扩展到对整个老年群体的福祉,认为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在职后闲暇时光的兴趣娱乐活动。因此,大多数老年教育机构的办学理念仍停留在满足老年人兴趣爱好的层面。而实际上老年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活动”,老年人并不是生活在社会真空中,他们需要职后的再社会化,这是老年人的需求也是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兴趣教育显然不能满足这个层次的需求。二是师资力量的不足。这方面原因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健康教育、法律、金融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例如,健康是每个老年人的刚需,也是老年学习者非常关注的领域,相对于歌唱、舞蹈等休闲课程,健康领域课程的开展并不能算普及,只有部分老年教育机构开设了相关课程,其关键在于师资。而文娱类课程在老年教育机构就可以找到部分师资,即使机构内找不到师资,歌唱、舞蹈、摄影等类别的课程的师资也比较容易找到。由于健康类课程一般需要医学专业人才进行讲解,专业壁垒较高,因此,找到合适的师资就比较困难。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缺乏针对性
老年教育因其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也需与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有所区别。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大都采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教材。这些教材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实践性较差。而从老年教育的需求来看,老年人更加需要的是能在居家、社区环境进行实践的课程,从而满足自身健康、兴趣、社会参与等各方面的需求。目前,老年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授课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互动性有限,只发生在学校这种单一社会场景中,不能满足老年学习者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的需求。
(三)老年教育需求的引导作用不足
目前老年教育机构开设的课程更多的是停留在满足老年人共性需求的层面,满足老年人健康、娱乐的需要。共性需求因为参与人群较多,生源较充分,比较容易组织开展。但是,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的教育属性发挥并不充分,既没有起到引导作用,也没有引导老年人将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纳入个人价值选择中。开设以健康、娱乐为主的课程,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发展的可能性,形成了一定的刻板印象。
四、基于需求的老年教育供给侧优化策略
(一)统一归口,理顺机制,优化老年教育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
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我国老年教育机构归口管理不统一,不同地区的老年教育工作主管部门不尽相同,使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一项对46所省市级的老年大学调查显示,有14个省的省市级老年大学以老干部局为主管,上海、天津为教委主管,4个省为老龄委主管,1省为老年教育领导小组主管。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层次的老年教育亦分别由老龄办、老干部系统、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街道等多头管理。各部门之间协同不足,管理机制不畅,九龙治水,致使老年教育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不足。同一区域内不同机构重复性开发相同的课程,例如,歌唱、舞蹈类的课程,造成各方面资源的浪费,而一些亟待开发的课程,例如,心理健康的课程、婴幼儿教育的课程,又可能开发不足。因此,各地老年教育机构需要进一步理顺机制,将老年教育归口管理进一步统一,形成“一方牵头,多方参与,权责分明”的体制机制,以利于优化老年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为基础,由不同机构依托自身优势开发不同课程,将不同课程资源、教材、师资彼此共享,以满足老年学习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此方面,天津老年教育管理机制值得借鉴,早在2002年天津就颁布了《天津市老年教育条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老年教育的主管部门,以及协同部门的权责。
(二)课程开发精准对标老年教育需求
目前,老年教育课程供给单一,多以歌唱、舞蹈、绘画等文娱活动为主,虽然满足了部分老年人休闲娱乐的需求,但是,从老年教育需求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因此,老年教育要立足于满足老年人全方位发展的需求。
在应对需求层面的健康维度,健康养生类的课程应加大供给,成为老年大学课程体系的必选项。健康是老年人的刚需,老年学习者对这类课程需求量非常大,促进健康类课程供给可以直接提高老年人的教育获得感。另外,老年健康教育课程要强调实践性。虽然目前也有部分学校提供健康养生类的课程,但是体验内容较少,不能满足老年人自我健康维护的需求。如果说健康养生类课程只是供给不充分,那心理健康类的课程则是严重缺乏,需要促进课程开发,形成心理与生理健康并重的课程体系。在保障维度,除了生命安全相关课程外,也要促进老年人财产安全及法律普及课程的开发,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维护自身的财产安全及法律权益。
在个人发展层面,无论是满足兴趣爱好的维度还是提高生活品质的维度,目前供给是比较丰富的。在社会参与需求层面,包括社会融入与社会服务两个维度的需求。在社会融入维度,部分线上线下教育机构都注意到了老年人难以跨越数字鸿沟的问题,开设了智能手机使用课程,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但是,帮助老年人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课程相对匮乏,不利于老年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融入。另外,老年人在职后再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如何与人交往,建立良性人际互动等问题,人际交流与沟通课程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在社会服务层面,家庭服务是老年人参与最多的社会服务,包括孙辈教养、家风建设、家务劳动等。其中,孙辈养育是重要内容,但是,老年教育课程供给中鲜有育儿知识的课程,而育儿观念的矛盾又是代际关系紧张的重要诱因。通过育儿课程设置可以使老年人与青年人在育儿知识和理念方面形成共识,和谐代际关系,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在社区层面,很多老年人并不是不想参与社区服务,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如何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何参与社区治理也应该通过老年教育课程予以清晰的指导。在社会层面,对于老年人如何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参与公益活动和从事相关职业,如何找到招聘信息,如何提高职业技能等问题,也都应开发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总之,在社会参与层面,老年教育课程的开发是极其欠缺的。
(三)“互联网+老年教育”满足老年教育的小众需求
从需求模型中可以看出,老年教育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从现阶段来看,应对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中,健康养生、兴趣培养、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是多数老年人都有的需求,即共性需求。多数老年教育机构在开设课程时,多针对的是共性需求,而对于老年人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则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个性化需求只是部分老年人的需求,招生人数少,较难成班。社会参与需求层次中的部分需求,如职业技能需求、社区志愿服务需求、法律、金融知识需求就属于“小众需求”,这些课程可借助“互联网+”赋能,建设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课程可以打破空间障碍,从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小众需求的学习团体,同时减少教育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发挥了老年教育的引导作用,为想服务社会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学习路径,从而引导更多的老年人将社会参与纳入个人价值选择中,实现老年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四)多元主体参与,丰富老年教育的形式
老年人由于体力、记忆力的下降,相比于传统课堂授课的形式,体验式教学、游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更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也更有利于满足老年人融入社会的学习需求。这些教学形式仅依靠老年学校难以实现,需要更多的主体参与到老年教育活动中,例如,图书馆、博物馆、医疗机构、社区街道等。图书馆可以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养;中医医疗机构设中医药文化体验区,可以通过游学的形式组织老年教育,既满足了其健康知识学习需求,又提高了其社会参与程度。另外,将老年教育嵌入养老体系,包括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及机构养老体系,可以实现养教结合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包括养老驿站、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也已经初具规模。以北京市为例,各社区的养老驿站建设达到了广覆盖,这些驿站服务由民政部门牵头建设,遍布16个区,有明确的服务半径,人口规模密集社区、村居服务半径仅为1000米。驿站具有日间照料、助餐服务、健康指导、呼叫服务、文化娱乐和心理慰藉六大基础功能。但目前驿站运营也存在利用不充分、专业人才缺乏、对老年人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将老年教育功能嵌入这些社区养老机构,一方面可以打通老年教育的微循环,使各种课程资源下沉到社区,在家门口满足老年人多元的学习需求,让老年教育深入养老社区,引导老年人社区生活的融入与参与,另一方面可以拓展社区养老机构的功能,达到社区养老空间的充分利用,提升对老年人的吸引力。除了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外,还要充分发掘机构养老体系的老年教育功能。目前,老年大学的学员主要以低龄、文化层次较高、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构成,而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为高龄、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嵌入老年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老年教育普及率,另一方面可以让老年教育惠及弱势群体,践行普惠理念。
综上所述,老年教育在课程的供给上除了要满足老年人健康、娱乐、保障的需求外,更应该引导和满足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破除社会对于老年人只能在社区、公园唱歌、跳舞的刻板印象,以帮助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