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22-06-30付博楠苗志慧中国人民大学

消费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专精特新专精融资

付博楠 苗志慧 中国人民大学

“专精特新”是比较新颖的概念,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与创新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增强国家整体产业水平、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核心力量。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命脉,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意义深远。

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资源分配、技术创新以及延伸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长时间以来,中小企业呈现一定的发展困境,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型阶段,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速有所降低,此种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化。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而言,其融资呈现以下特征:

(一)融资需求量大。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尤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产能升级、规模扩大等等,人力、物力方面均需要大量资金。

(二)融资成本敏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本质上仍是中小型企业,规模偏小,整体实力偏弱,对取得融资的综合成本价格敏感,包括融资利率、融资担保费用、保险费用等。

(三)融资渠道单一。处于初创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往

往没有外源融资信用记录,且信用保障水平有限,只能靠内源融资来解决,如通过家族内部投资。若出现资金链断裂,便是致命一击。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一)政府法律制度有待完整,融资信用度不良。在国家的实

际发展中,中小企业的融资法律机制尚未完善化,诸多区域的发展效果是不相同的,对应法律法规也相对独立化。存在差异的区域地方政府结合经济水平,拟定相关政策,无形中出现法律机制的不够统一化,可能降低企业管理能力。与此同时政策的制定力度有待加大,法律规定以指导文件的形式进行体现,而对应标准的拟定是不能保障确切性的,甚至是体现出法律规定与具体情况不相匹配的问题,难以保障中小企业的顺利经营。另外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度有待提高,企业信用指数会增加融资难度,在国家的经营期间,社会信用结构与企业信用结构有所完善化,同时站在企业的视角下,两者发展为影响企业成功借贷的制约条件。可市场范围内总会体现企业信用等级不高的问题,诚信意识相对薄弱的企业,在利益诱惑下不具备较强的债务偿还能力,按照拖欠账款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减少中小企业的信用指数,和银行交涉阶段借贷成功的概率也会不断减小,增加贷款难度。

(二)金融机构业务跟进不及时,制约企业融资进程。金融机构业务跟进不够及时,产生放贷不够主动与担保进度缓慢的问题。银行借贷期间要高度关注风险处理。中小规模的企业,创设时间相对短一些,在经营方案的实施上可能不够完全,那么自身能够处理市场环境变化的问题能力有限,产生的结果便是金融机构借贷条件比较多。同时,担保单位的挑选是以某种情况为基础的,长时间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工作,不能按照市场变化需求及时开展个性化的担保服务,或者擅自收取过高的手续费用,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实施的主动性。

(三)诸多风险因素影响,降低融资效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风险制约,包括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即一方面有政府政策变动所致的风险、市场利率变动所致的风险,另一方面有企业经营不善所致的风险、管理不佳所致的风险与企业诚信指数不足所致的风险。外部风险,第一个是政府政策变动,因为中小企业的生产情况不够稳定,国家整体金融政策出现变动,很有可能影响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生产结构与市场环境,若企业无法结合国家政策变动做出敏锐调整,势必增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产业政策约束下的行业,在政策调整时,无论直接融资模式还是间接融资模式,都会造成企业风险出现。另外,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资金供应量逐步减少,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面临较大的筹集资金风险,导致筹集资金受限或者融资成本增加,造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金链不够连续,从而引发政策类型的融资风险。第二个是市场利率引出风险,我国现有的市场体制基本上已经形成,利率市场化创新进行较长时间,得到一定效果。以规避道德风险为目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者,也就是商业银行,可采取贷款利率提高的方式,或者调整贷款内在价格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金运用成本。立足于“专精特新”企业金融调查数据,企业融资成本有贷款利息,即基础利息以及浮动利息,让浮动变化数值超过百分之二十;针对担保费用,年费率的指数在百分之三左右;“专精特新”企业实际获取的资金支持大概占据总共资金的百分之八十。

内部风险的研究,第一个风险便是经营不善稳定所致的,“专精特新”企业总会对外界环境生成依存倾向,所以“专精特新”企业不只是要顾及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也要顾及宏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变动,最终阻碍“专精特新”企业的动态创新。经营不善或者管理途径不够通畅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势必在市场冲击下减慢融资进程,管理风险的出现不只是破坏到企业整体管理的稳定性,还是不能满足市场融资需求条件的,造成“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困难。第二个风险便是管理不到位的风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管理不到位,表现在企业管理思想不够先进,内部管理的环节相对薄弱,还包含员工素质能力有限等,这样“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缺少对市场资源利用的挖掘力度,无法预见性的评估市场变动倾向。因为经营管理存在缺陷,中小规模企业的融资过程不能通畅,企业存在较高的开业率,也存在较高的废业率。而商业性金融单位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项目是严谨化的。第三个风险便是信用危机引发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不够,这是制约企业融资进程的关键因素。一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内会计信息无法保障真实化,财务资本空壳现象与财务核算混乱现象时常产生,破坏了企业的良好形象。把中小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进行比较,其进行的信息数据管理往往是不够透明的,银行与其他投资人员不能在普遍的渠道中得到信息,导致银行更注重研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贷的能力,无形中增加银行与投资者进行融资的成本,造成“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项目受阻。

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思考

(一)政府强化支持力度,与金融单位多渠道合作。政府强化支持力度,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其一,体现财政资金带动功能,引导地方实施融资担保。把中央财政资金视作先导力量,通过各个省市内现有的政策方针资金,依托相关区域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运用情况和创业小额贷款贴息情况,关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完善,鼓励融资担保与再担保单位给“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条件。推动地方实施融资担保,组织担保单位有利竞争和互相发展,使得“专精特新”担保服务的动力有所提升。优化现有的政策性担保方针,形成融资担保平台,整合政策性融资担保计划,延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担保范围,合理进行担保降费让利操作。其二,统筹运用财政资金,加快利率市场化革新。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项目,主动给予融资担保单位一定补贴,组织担保单位创设更大规模的业务空间,实现“薄利多销”。创设信用担保代偿资金,形成企业上市方案,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多个层次上强化融资力度,对融资工作的实施完善情况进行针对性奖励。在市场化利率革新上,优化现有的商业银行贷款报价利率体系,设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上线,争取减少“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成本。适当增加商业银行等金融单位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考核比例,促进“专精特新”贷款发放,实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其三,引进普惠金融降准方案,支持融资创新。把再次贷款与再次贴息的政策视作基本工具,不断扩展担保品范围,从政策层面支持融资产品、融资模式的创新。

政府与金融单位多渠道合作,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其一,动态管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妥善处理风险分担项目。形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库,打造全新的企业管理机制,过程性调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与第三方评估单位联合,动态评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运作效果,以全链条、全流程的形式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增加各个级别政府单位与社会单位的数据联动,健全社会信用评估机制,确保国税与市场监督以及海关信息数据可互通互联,完善企业信用共享平台,通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整体金融服务模块,从根源上解决银行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支持征信单位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等级信用评估,保障企业信用度的标准化、可视化。在处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担项目上,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进程为目的,构建基金联动和社会资本一体化的风险分担形式。建立专项考核机制,政府机构以月或者季度为时间节点,向金融单位分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信息,金融单位为名单内企业设计针对性的融资服务计划,融资服务计划包括明确的融资方案、融资成本,提供对应优质化服务。其二,强调融资服务实施,创设政府与银行合作的方案。企业领导团队与多类型金融单位建立合作、共享信息,推动企业融资项目衔接,真正优化企业融资难度大的困境。在政府银行合作中,制定签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协议,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服务平台。政府应把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作为发展目标,和商业银行或担保公司等金融单位制定方针细则,开展切实可行的合作业务。在商业银行或担保公司等金融单位内部成立中小企业融资项目专项服务小组,专项对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关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质量及时效性的提升,降低融资成本,扩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覆盖面。其三,实施惩戒结合方式。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出现恶意拖欠贷款引出资金损失的现象,要及时给予通报。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贷后检查机制,定期评估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对于贷后检查表现良好的企业,适当给予贴息奖励。

(二)延伸融资途径。其一,金融单位创新融资产品的服务机制。结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种类,制定对应金融产品,不管是授信额度还是担保条件,都应该时刻保障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需求两者能够一致化发展,最大化适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其二,采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模式。革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准则,给业绩优秀和运作规范的企业带来便捷条件。优化现有的债券发行方针,利用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工具,缓释信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其三,扩展企业抵质押空间,对知识产权融资、商标等制定标准化评估流程,拓展知识产权、专用设备、商标的抵质押率;建立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应收帐款融资平台,保障融资项目有效实施。

(三)加强企业自身管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想实现有效融资,就应该关注自身的监督管理,寻求和企业创新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吸取其他类型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案,适当的借鉴与革新,避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内管理混乱的情况。确实有融资需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积极主动向政府机构提出融资申请,同时提交真实有效地财务数据、经营情况,利用好政府这一传递信息的媒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和银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排除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对企业融资项目产生的不良影响。中小企业要尽可能的增加信用等级,形成信用观念,贯彻诚实守信的思想,有效的做好借款规定要求,挑选固定银行形成长期合作。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基于这些问题,除了良好营商环境的打造外,还要让中小微企业“打铁还需自身硬”,向着“专精特新”目标迈进。对于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聘请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与高技能人员,转变以往家族化的管理思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在发展的前提下处理好中小企业的产权关系。

结束语:综上所述,“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发展,不能拘泥于以往的管理思维,要积极从政府强化支持力度,延伸融资途径,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等方面出发,切实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同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彰显更大效用。

猜你喜欢

专精特新专精融资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融资
融资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
新常态下鲤城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突围发展探析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实体书店多元经营的创新尝试及思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