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途逐梦开新局
——记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劳动模范”杨国荣
2022-06-30李光王媛
编制一个高水平的成本预测标准仅仅是实现输变电工程成本精确化管理的第一步,最关键的还是在此基础上如何有效的执行和实施,假如执行的不好还是对施工成本的减少起不到任何作用。首先,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决定了一份工程预测标准的好坏,若是专业能力不足,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效应,做出来的东西反而会对控制成本起负面作用。其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是否理解该成本控制标准,并能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如果在输变电工程中发生的问题未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不但会增加工程成本,同时还会对工期造成一定的延误,这不但造成了成本的上升,同时对于企业的信誉是一种伤害,对于企业将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杨国荣出生于1972年,中共党员,工程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云南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铝涌鑫”)党委书记、总经理,云南涌顺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铝涌顺”)董事长。先后入选云南省科技厅专家、建水县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建水县县管专家、建水县振兴之星;先后荣获云铝股份“科技创新青年”“改革发展年度人物”、中铝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云铝股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参加工作以来的26年间,杨国荣从基层技术员到技术专家,从一线管理员到企业领跑者,他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曲奉献与成长交相辉映的人生乐章。经过岁月的沉淀,如今的他睿智果敢、沉稳持重,成为一名专家型领导者。
这一成果要归功于在羊肚菌培养基质中加入了麻类副产品。科研人员结合覆盖稻草进行保温保湿,使得羊肚菌菌丝长速快、生长个体大、品质好。据估算,改良后的羊肚菌亩产达150公斤,可收入3万元左右。林地种植羊肚菌不仅能推进林地资源合理开发,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还为实现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开拓了新领域。
坚持“双向融合” 领航企业创佳绩
用心服务闯市场。杨国荣坚持“产品要优、服务要好、市场要闯”的理念,要求销售人员“发扬斗争精神,用心做服务、用脚闯市场,努力拓展客户边际、增强客户黏度”。在市场开发初期,个别小客户技术力量薄弱,常常因工艺问题影响订单,杨国荣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指派技术骨干前往帮助客户解决工艺技术难题,赢得了订单、获得了认可。同时,他还积极与大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定制化配套生产,云铝涌鑫成为国内主要铝轮毂生产商、出口商的重要合作方。
在杨国荣带领下,云铝涌鑫于2020年实现产品100%合金化,2021年通过全球铝业管理倡议组织(ASI)绩效标准认证,让云铝A356系列产品第一市场占有率地位更加巩固,让“绿色铝·在云铝”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在杨国荣看来,“创新不仅是工艺技术的迭代升级,更要体现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思维理念更新进步。”
2019年,云铝涌鑫打赢逆势突围主动仗,全面实现扭亏增盈;2020年,统筹做到防疫稳产两不误,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8%;2021年,克服“错峰有序用电”影响,全力抢抓市场机遇,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9%,创出历史最优业绩。云铝涌鑫实现业绩“三连增”、盈利“三级跳”、负债“三连降”,先后荣获中铝集团“示范党组织”、云南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云铝股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推进合金化战略 擦亮绿色新名片
根据Lange的定义,教师职业发展指教师(包括岗前和在职教师)在智力、经验和心态上的可持续成长过程。同时,教师职业发展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自我发展,强调由教师主动地去发展自己。
绿色低碳树品牌。杨国荣把绿色制造理念贯穿到铝合金生产全流程。在前端的电解工序,他组织实施“物料分类使用”“电解槽分区控制”等工艺技术,完成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升级改造、电解槽密封提升工程,降低电力消耗和烟气排放浓度。在合金生产环节,通过“一炉三段”“余热利用”等节能措施,攻克“绿色短流程生产工艺”难题,显著降低碳排放。在后端危废处置环节,依托云铝股份领先行业的“铝灰无害化处理技术”“废槽衬资源化处理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线,合金生产后端产物实现100%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开放合作填空白。云铝涌顺是云铝涌鑫加快创新发展、深化对外合作,与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身为董事长,杨国荣针对云铝涌顺的特点,创新管理思路,按照“管大局、守底线、激活力、出效益”的原则,克服不同模式、理念、机制带来的管理难题,做到“放管平衡”,既发挥出“合资”的体制优势,又守住了风险底线。2019年12月投产以来,云铝涌顺已成功打造出4个系列高端板锭产品,并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填补了云南铝合金3C产品领域应用短板,为云铝股份对外合作和产业链延伸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作为企业党委书记,杨国荣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实现“双向融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
电解铝企业产品就地合金化是行业绿色发展的趋势之一。杨国荣提出“做专做精,打造拳头产品,树立绿色品牌”的发展思路,专注A356系列产品,全面推进合金化战略。
“党务工作者要熟悉生产,生产人员也要懂党务。”杨国荣认为深化“双向融合”首先要实现人的融合。他组织制定“1+8”党建责任落实机制和“3+3+2”量化考评机制,促进党务、生产人员交流提升融合度;推动实施“双百分”考核细则、“支委+团队+业务”工作法,让融合载体更精准,组织策划更科学。在杨国荣的带领下,云铝涌鑫党员干部聚焦生产痛点难点立项攻关,破解“卡脖子”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降低铝液交流电单耗”“查找身边的浪费”“涌鑫先锋在行动”等一批聚焦精准、特色鲜明的党建活动,有力促进了生产指标优化、经营业绩提升。
深化改革创新 激活发展新动能
房产测绘工作的技术性较高,具有效率快、质量高等特点,并且房产测绘过程主要依赖于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并综合其他科学技术,形成完整的房产动态管理系统,便于管理者对测绘数据进行分类管理。
坚守质量赢口碑。产品质量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杨国荣要求以高质量过程管控保障高质量产品生产。在他的统筹下,云铝涌鑫打破传统机制,聚合生产技术、质量检验、营销采购等专业骨干力量,协同负责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期间,通过生产实验研究和外出学习取经等方式,先后开发了“高长宽比截面”锭型产品和质量预判断技术方法,形成了生产、检验、销售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产品夹渣、含气超标、晶粒粗大等一系列产品质量问题,做到同质产品“不同质”,普通产品“不普通”。
创新研发添动力。杨国荣高度重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的创新改造和研发。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云铝涌鑫先后完成“高端新型铝合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铝电解工艺装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及产业化”等一批科研项目,创新研发了电解智能打壳锤头、阳极覆盖料添加系统,实施了雨水收集、自动称重等系统的“无人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他主导、推动、参与的项目先后获省部级、州级等科技奖励31 项,专利授权123件,发表论文42篇。2021年,云铝涌鑫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水电铝绿色低碳新技术省创新团队”,进一步坚定了绿色低碳发展的信心决心。
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多管齐下深改革。在推进国企三年改革行动过程中,杨国荣亲自抓谋划、抓落实,组织建立51项改革任务清单,推进改革按进度完成。他大刀阔斧实施组织机构改革,精减管理层级,建立精简高效、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和治理机制;推行管理岗位公开竞聘、择优选聘,完善履职评价体系和市场化用工机制,做到“人、岗、事”相匹配,突破干部“上去容易下来难”、员工“能进不能出”的旧体制;实施薪酬激励、计件工资、考核挂钩等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做到收入能增能减。此外,杨国荣带头完成领导班子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完善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清单和“三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进一步彰显。
杨国荣推动对外合作、坚持科技创新、深化管理改革,激活了企业发展新动能,云铝涌鑫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增强,经营业绩大幅提升。2021年,在以杨国荣为“班长”的党委班子领导下,云铝涌鑫顺利通过一级安全标准化评审,完成西部大开发鼓励企业认定,通过云南省文明单位复审,创出历史最优经营业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展望未来,杨国荣表示,将团结带领干部员工,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努力绘就云铝涌鑫高质量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