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2022-06-30万昱
万昱
相比小学阶段,初中生的自我意识与智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同时,初中的数学课程也有难度上的显著提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逻辑思维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推动教学方法和形式的转变,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多元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运用微课,优化预习设计
教师应积极学习并掌握微课的预习设计方法,通过微课平台的任务布置和引导,借助简短的视频即可让学生建立课程的基础认知,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优化认知建设的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活动探究之中。例如,在学习“分式方程”相关课程时,笔者就设计了微课实现预习功能。首先,需要对本课课程进行了解分析,并确定预习微课设计的重点与目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点内容,其一需要学生理解分式方程;其二需要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与解题思路;其三需要学生学会判别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掌握其验根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预习微课的三个环节。第一,以购物促销、施工方案等实际生活案例引出分式方程,并解析其概念;第二,通过视频展示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并为学生提供对应题目进行尝试学习;第三,将第一环节中提出的实际案例进行调整变式,并要求学生列出分式方程并尝试用一般解法解答,在学生无法正常解决时,则要思考其是否存在解,并以此设置悬念,留作课上解答的内容。其次,在微课设计完成后,通过平台向学生发布,并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同时笔者通过微课后台统计和观察学生的预习成果,比如视频观看时长、反复观看的段落、预习任务完成效果等,并以此为依据对课程设计进行优化调整。
二、应用媒体,創设趣味情境
例如,在探索“最短路径”的课程板块中,最短路径的问题大多与路程规划方案、桥梁建设方案等实际问题相关,但初中学生对于修路建桥等工程缺乏生活经验与认知,在案例应用中容易出现重复性而导致兴趣不足。对此,笔者则结合学生的兴趣出发,运用学生喜欢的游戏作为情境背景。首先,笔者利用学生们熟悉的游戏“淘金者”进行情境创设,按照其游戏风格设置地图并放置老鼠与猫两个角色,同时为学生规范接下来猫的追逐路线,而老鼠需要到达逃生口。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需要解决老鼠的最短逃离路线设计方案,同时要避开猫的追捕路线,而实际上便成为一定条件约束下的最短路径问题。其次,利用多媒体呈现后,笔者要求学生结成小组展开实践探索,学生可以将这一情境内容绘制在草纸上,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尝试解决。比如有的小组选择测量方法,将不同的路线全部找出并测量;有的小组则利用辅助线的方式,找出其中能够运用数学定理的路线,进而确定其为最短路径。
三、借助软件,开展数学活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视听功能,还可以发挥其模拟功能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学习和掌握各种计算机软件的辅助模拟功能,比如EXCEL可以勇于绘制统计图表;三维画图可以展示立体几何问题等,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镶嵌”这一活动课程时,一般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纸板裁剪的方式开展各类几何图形的拼接、镶嵌活动。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存在危险性,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环保问题,因此笔者就设计了以电脑软件为辅助的教学活动。首先,以微机室或多媒体教室为活动室,学生利用绘图软件展开活动,一方面可以自行尝试设计,通过绘制不同形状的图案进行拼接;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活动项目,比如假设有一条长条状的走廊,让学生先绘制一个长方形,然后在其中镶嵌不同形状图形,并完成密铺。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镶嵌”与“密铺”的实践过程,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构建平台,布置分层作业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习题库与作业平台完成分层作业设计,以此达到优化作业布置的目的。首先,笔者需要通过网络习题库搜集课程相关的习题内容,并从中挑选覆盖各个知识点的不同难度的习题。其次,依据习题难度划分三个档次,并依次组建三个习题集,通过作业平台发布,针对性将不同难度的作业集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同时还提高作业的巩固效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