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pace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
2022-06-30蒋旭
[摘要]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征程。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向边疆民族地区延伸,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三大体系的构建,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采用时空量化的方法,通过作者共现图谱、机构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再现学术界近年来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历史演进和前沿动向,发现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缺乏合作、研究视角过于局限、研究范围过于片面等现实问题。因此,应加强作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研究视角、扩展研究范围,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Citespace;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时空量化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3—0104—09
[作者简介]蒋旭,男,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一)数据来源和索引工具
Citespace(引文空间)软件是由美国华人学者陈超美(Chaomei Chen)博士开发,应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动态和新趋势的软件。通过可视化谱图,可以直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关键词以及前沿动向。本文将CNKI内数据库中关于主题是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244篇有效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主要包括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作者分析以及關键词聚类等,用时空量化的方法探寻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
(二)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年度发文量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内数据库中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237篇学术期刊进行梳理,以“边疆民族地区and治理”为主题,时间范围为1998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索引时间为2022年3月23日。初步检索,得到244篇相关文献。通过图1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看出各年发文量。在2012年之前,学术界关于此类研究呈现缓慢递增趋势。进入2012年后,呈现爆发式增长,并以波浪式上升。一方面,说明了进入新时代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党和国家越发重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问题,日益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热点议题。
(三)作者共现图谱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统计出作者共现图谱。总计244篇有效文献,软件设定阀值为3,g指数设定为25。如图2、表1所示,共生成236个节点,92个连线,关联中心性为0.0033,其中学者朱懿发文量最多,为6篇。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其他作者还有颜俊儒、高永久、丁忠毅、李育全、徐俊六、张银花、吕朝辉、李诚、徐汉滨。通过Citespace作者共现图谱,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之间关联中心性很低,学者之间连线较少,合作关系很少。因此,应加大不同学者之间的合作,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打破学术壁垒。
(四)发文机构统计
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主题244篇文献的发文机构进行统计(见图3、表2),发现发文排名前十的机构分别是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在这十所机构中,云南高校有四所。一方面说明,云南省已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术界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存在研究机构局限化等困境。
(五)关键词共现图谱
“研究热点就是指在某一特定区间内,出现数量比较多并且有一定联系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研究问题”[1]。论文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体现了文章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出现次数频率高的论文关键词可以体现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关键词分析可以解释某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方向。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图谱将244篇有效文献按年切分,切片年份设置为1。如图4、表3所示,共生成254个节点,367个连线,关联中心性为0.0114。排序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乡村振兴、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治理、边疆治理、乡村治理、边疆、云南、国家认同、少数民族。
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相关热点主题出现的频次,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聚集于十个热点主题:乡村振兴、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治理、边疆治理、乡村治理、边疆、云南、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在梳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相关文献发展进程的基础上,结合以上十个热点主题,我们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主要是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基本内涵、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逻辑思路、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困境以及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实践路径这四个方面进行展开。因此,围绕这四个方面,我们将进行以下详细论述。
1.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基本内涵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特殊区域,也是我国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于治理研究的重要对象。学者马大正曾指出“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历史悠久、民族多样、地域广阔等特点,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都是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包括军事、文化、经济等多领域的治理”[2]。学者周平提出“要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具体历史条件,构建中国边疆治理理念,从而为国家治理提供方案”[3]。学者方盛举、陈然认为“边疆治理是一个政治学概念,边疆治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为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边疆区域内的公共事务进行依法管理的过程”[4]。学者张洁认为“边疆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宏大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就包括边防稳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社会和谐等众多方面”[5]。51F6EE54-FA67-4EAB-B252-366435E9396E
2.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逻辑思路。随着全国脱贫攻坚伟大征程取得了历史性胜利,边疆民族地区建设也从全面脱贫转向更高水平的治理现代化。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愿景,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现实需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理论基石: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愿景。资本的奴役加剧了人的异化,而消灭私有制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路径,共同富裕也自然成为人民摆脱苦难与哀诉的必经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6],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也在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7]。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仅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汇集地。“边疆民族地区的整体治理形势,对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因此必须长期保持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大力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持续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9],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乡村振兴的步伐仍在继续。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以及共同富裕社会的建设,是“达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 也是稳边固边的现实需要”[10]。通过缩小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可以防止国外反华势力的渗透以及国内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11]扶贫政策的实施同时能“对边疆治理过程中的行政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转变过去行政化的扶贫方式,从而改善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12]。
价值导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现实需求。边疆民族地区远离国家核心地带,但与多国相毗邻, “呈现出文化交融性、政治多元性以及民族多样性等鲜明特点”[13]。边疆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定以及民族团结等关键问题。但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直接造成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节奏的缓慢以及乡村振兴力度的不足。因此,如何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定,如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如何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协调运转机制成为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重大研究课题。
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是对边疆多民族地区发展结构的重塑,是偏远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力,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在边疆民族地区全面提升治理效能,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乡村秩序,更有利于营造文明的乡风氛围,从而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而乡村的和谐稳定也需要乡村治理得以保障。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人民利益需求的多元化与社会阶层的流动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就已十分必要。”[14]
现实应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治理体系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1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也为其提供了思想动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有利于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稳定的统一,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构建,“有利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族际政治整合的纵深推进,为进一步铸牢民族感情提供了路径选择”[16]。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水平,“事关边疆繁荣稳定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复兴的大局”[17],“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条件”[18]。因此,在党的集中领导下,“必须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这对于推进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19]。
3.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困境:民族认同的危机。由于在边疆民族地区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相对封闭的地理文化环境以及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造成边疆民族地区存在“民族认同极端化、国家认同弱化和虚化现象,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潜在危险因素”[20]。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以及我国社会结构转型速度的增快,边疆民族地區原有的社会基础受到强烈冲击,出现了一些政治文化失谐的不稳定现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分歧、政治认同与宗教主义的歧异以及政治过程无序化等诸多矛盾,构成了边疆政治文化失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危害民族团结的影响因素之一”[21]。加之境外敌对势力打着宗教传播与自由民主等虚伪的口号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各种颠覆活动,严重制约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展开。因此,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必须加深中华民族认同感;法治化水平有待提升。法治社会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创造多元治理格局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关键期、经济结构升级的机遇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如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格局,对当前社会法治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边疆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复杂,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必将需要依托法治社会的构建,从而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但当前“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尊法意识薄弱、法治意识不强。部分人民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守法意识淡薄”[22]。而“ 除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之外, 也有部分原因在于乡村治理主体自身的观念未能及时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未能及时将法治观念充分运用到日常管理中”[14]。因此,必须用法治思维推动治理方式创新,运用法治手段整体提升治理水平,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向边疆民族地区延伸。治理智能化水平低。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显著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突显出治理智能化的重要性。随着人工智能以及多元信息平台的应用,努力推进治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将有利于提升治理的精准性与高效性,有利于整体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成熟。但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大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人才空心化现象严重。“大数据分析人才严重缺乏,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22]。而边疆民族地区人口分布复杂,交通不便,也加大了智能化管理的难度。“由于数字化建设成本较高,相关工作人员对数字化的理解程度也不高,造成智能化治理极易缺位,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也在逐渐扩大”[23]。硬件与软件的缺乏,人才建设与设施补给的不足也制约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智能化的水平。51F6EE54-FA67-4EAB-B252-366435E9396E
4.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实践路径:加深民族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过程中,首先要以“经济为纽带、以文化为根基,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结合”[24],只有使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牢固树立民族自豪感,才能使他们自觉履行建设边疆和巩固边疆的职责。其次,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从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文化的入侵。“从精神层面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进一步铸牢”[25],从而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最后,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管理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之间交流进一步密切,“我国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也不断深化,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26]。因此,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全面交流,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管理体系,把民族交流嵌入于社会治理的整体框架中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从而加深民族认同感。
推进依法治国,为民族地区治理提供法律保障。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边疆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是治理的主体,治理法治化的水平也是衡量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常的公共事务中,当代政府应立足于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实际和接近人民生活的行政法规。进而提升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从而促进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合法性的认同。其次,要加强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推进网上管理与网下治理的联通、引导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互动、促进政府管理与人民生活的和谐,从而优化地区资源配置,形成多元主体治理的良好格局。最后,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完善法治教育体系,提高法治宣传水平,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增强当地人民学法用法的主动性”[27]。
加强党的集中领导,巩固领导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集中领导要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党的领导是最大的政治优势,必须坚决拥护党的集中领导地位,发挥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优势。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民族结构的多样性、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总体布局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此,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既坚持党的集中领导,保障治理路线的正确性。又要充分考虑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推动共治与自治的共赢,构建起完善的基层自治、共治体系。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集中领导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将党的集中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地区治理的强大效能。其次,“应改变过去治理主体相对单一的格局, 构建一种党委领导、社会协同、政府负责、公众参与以及法治保障的治理新格局”[28]。以党的集中领导为统领,创新边疆民族地區治理新格局。党的集中领导是多元治理的中心,依托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增强多元共治的向心力和驱动力。通过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共治、自治、法治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构建起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新型治理模式。
二、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一)关键词突显图谱分析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关键词突显图谱(图5),得到“乡村振兴、云南、少数民族、治理、明朝、社会稳定、边疆、特殊性、机制创新、国家认同、社会治理、法治、边疆治理、创新、社会资本、对策、影响因素、协同、路径、乡村治理、贫困治理、脱贫攻坚、治理能力、法治保障、相对贫困”共25个突显关键词,其中“乡村振兴”研究前沿突显值为最大,为5.74。通过对关键词突显图谱的分析,我们可以把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热点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12年这一阶段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文献量缓慢增长,出现了“乡村振兴、云南、少数民族、治理、明朝、社会稳定、边疆、特殊性、机制创新”等大量研究词汇。在这些词汇中,“乡村振兴、云南、边疆”具有突显性,是此阶段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热点。第二阶段,2012—2019年,此阶段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文献研究迅猛增长,到2018年达到顶峰。此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社会治理、边疆治理、乡村治理”。第三阶段,2019年至今。研究热点“治理能力、法治保障、相对贫困”等研究延续至今。通过关键词突显图谱,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发展的历程与趋势保持了一致性,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更加注重由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的转变,从宏观理论研究到微观路径研究的转变。一方面说明了学术界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知识结构,我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关键词聚类图谱(图6)。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我们主要依据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来衡量聚类的科学化水平。图谱中Q值越大,表示聚类划分的越好。图谱中S值主要用来显示聚类的同质性程度。当Q>0.3,S≥0.5时,表示聚类的结果是可信的。本研究绘制的聚类图谱Q=0.818,S=0.9284,表明生成的聚类具有较高的可信水平。表4列出了聚类规模前六的详细信息。从关键词聚类图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形成了#0云南、#1民族地区、#2社会治理、#3边疆治理、#4乡村振兴、#5生态恶化等6个聚类群。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图谱进行分析,围绕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节点展开的学术研究尤为明显。不仅直观地体现出我国学术界在基本理论构建下所形成的大量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学术成果,也反映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工程。此外,我们发现关键词聚类离散化现象十分突出,出现了一些远离核心聚类的延伸性枝节,这说明近年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开始涉及生态建设等领域,但研究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51F6EE54-FA67-4EAB-B252-366435E9396E
三、当前学术界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244篇文献,绘制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知识谱图,分析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各个研究向度,结合国内热点议题,总结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从碎片化向系统化的整体过程。学术界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也标志着关于此类研究的日益成熟。而引入定量分析以及时空纬度等方法也拓展和深化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领域。目前,我国正处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构建的塑形期,未来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研究必将围绕体系构建这一宏伟目标而展开。因此,系统分析当前学术界关于此类研究的不足,提出可行性实际对策已经十分必要。
(一)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研究不足
1.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缺乏合作精神。首先,根据Citespace研究空间分布图谱,我们可以清楚各研究机构分布零散,并没有形成明显聚集。各研究机构和学者相互之间缺少合作精神。其次,在机构统计图中,从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看,有4所在云南。说明云南已经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在跨机构研究方面看,各研究机构分布零散,没有形成明显的聚类现象。这说明此类研究虽然得到了学术研究机构的关注,但大部分为独立研究,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缺乏合作意识,研究成果共享性不强。
2.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的局限。从研究方法来看,当前学术界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研究主要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但随着治理实践的深入,单一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因此,应加强跨学科合作。从研究视角来看,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是多范围、宽领域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政策性的宣传,但从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相关研究更多存在于地区报纸和相关门户网站,系统性以及整体性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作为关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课题,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研究方法和视角的狭隘严重压制了理论的发展。
3.研究内容有待充实。从研究内容来看,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经过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学术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云南、广西这两个区域,但关于新疆、甘肃、内蒙古、东北等地区的学术成果较少。其次,以制度建设视角纵览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现状,发现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等制度构建明显缺乏,难以形成制度保障。再次,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学术研究碎片化和离散化现象明显,难以形成合力,如在治理过程中如何形成乡村振兴、贫困治理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三重合力,如何有效推进治理与发展的协同并进,这都是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关于突显出两个大变局中边疆治理策略的改变也明显不足。现在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如何在世界大变局中保证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重要推手已成为时代课题,而当前学术界关于此类研究明显缺乏。
(二)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展望
1.加强学者与研究机构的合作。首先,打破学术壁垒,加强研究机构与学者之间的合作。通过互相培养高等人才、交流科研资料以及开设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与资源的交流和供给。其次,通过研究课题的共享交流,提倡跨机构合作,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交流,为学术成果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一条全新的路径。最后,设立多样式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不同地域、不同机构的学者提供更多的交流机遇,不仅有利于提升研究机构与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水平与创新意识,更有利于开创全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启发科研新思路。
2.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角。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步伐的增快以及治理现代化向基层延伸的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作为重点关注地区,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新时代应以多方面宽领域视角出发,全面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开展。鉴于当前学术界研究过于片面化和单一化的现象,加大跨学科合作与对话成为大势所趋。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需要将更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进而协同攻关达到全面创新的目的。针对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出现的众多关乎民生的现实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更应加速相关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从而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可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Citespace、VOS viewer、Note Express等文献分析软件,也可以采用python等编程设计软件制作历史进程图谱和全国分布图云,从而更好地掌握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前沿动向。
3.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对于当前中国边疆学仍是一项重大考验。目前,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尚不构成一个完善学科,如何进行“三大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新时代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首先,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具体历史与国情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得到显著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实践成果。但我们也应看到,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学术体系不健全、话语体系较弱、学科体系不完善。因此,应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进程放在近现代中国发展历史的具体语境中进行凝练,将边疆民族地區治理放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历史征程中进行总结,进而实现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本土化。其次,要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必将需要厘清其理论边界与内涵设定,因此,构建完善规范的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最后,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等多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进行研究,从思想、实践、制度等多层面构建起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理论体系。
四、结论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区域之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愿景、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但当前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也存在民族认同的危机、法治化水平不高、智能化水平低等困境。因此,应从加强党的集中领导、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加深民族认同等方面出发,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进程。51F6EE54-FA67-4EAB-B252-366435E9396E
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采用时空量化的方法,通过作者共现图谱、机构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再现学术界近年来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研究的历史演进和前沿动向。通过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存在学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精神、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的局限以及研究内容有待充实等现实困境。因此,应加强学者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创新研究方法和拓宽研究视角、构建完整的“三大体系”。
参考文献:
[1]Chen C,etc.Towards an Explanatory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J].Journal of Inforrnetrics,2009(3):191-209
[2]马大正.中国边疆治理:从历史到现实[J].思想战线,2017(4).
[3]周平.边疆研究的国家视角[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2):1-8.
[4]方盛举,陈然.现代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边疆:内涵、特征与地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22-30.
[5]张洁.边疆治理视域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问题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6):48-54.
[6]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7]王延中,管彦波.云南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与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民族研究,2014(3):1-12.
[8]徐俊六.族际整合、经济转型、文化交融与协同共治:边疆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19(3):76-85.
[9]张军,田帅.“四个全面”: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实关照[J].昌吉学院学报,2017(3):58-64.
[10]黄光勇,杨海东.加快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农民培育的重要性探讨——基于社会治理视野[J].现代商贸工业,2019(8):74-75.
[11]罗敏.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规避机制探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6(2).
[12]伍小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边疆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基于消费扶贫的理论视角[J].岭南学刊,2021(6):36-43.
[13]徐俊六.族际整合、经济转型、文化交融与协同共治:边疆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19(3):76-85.
[14]廖林燕.乡村振兴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6-12.
[1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
[16]徐俊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关系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8(6):188-194.
[17]杨基月,杨建军.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探析[J].学术探索,2015(3):57-62.
[18]张军,田帅.“四个全面”: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实关照[J].昌吉学院学报,2017(3):58-64.
[19]李慧勇,王翔,高猛.制度建设何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从价值功用到建构逻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27-38.
[20]孟凡丽,王国宁.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意蕴、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21(1):13-21.
[21]杨顺清.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失谐与治理[J].思想战线,2015(4).
[22]王超品.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困境及实现路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30-137.
[23]冉旭宏,董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10-11.
[24]宋才发.边疆民族地區安全治理的法治思维探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45-151.
[25]樊宇鑫.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关切、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8):6-8.
[2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20-11-03(01).
[27]孟凡丽,王国宁.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意蕴、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21(1):13-21.
[28]曹昶辉.当前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阻滞因素及应对策略[J].广西民族研究,2018(4):115-123.
责任编辑:张彦51F6EE54-FA67-4EAB-B252-366435E939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