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混龄幼儿中开展分享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2022-06-30吴绿英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妹妹美食小学生

吴绿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园多种活动是在《纲要》精神的统领下而进行的以完成主题目标为核心的一项教学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将混龄活动融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主题学习活动中是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是良好的途径。教师通过多种活动创设相关条件,让不同年龄段幼儿在相互交往,共同活动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方式,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交往态度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混龄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分享,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指南》指出: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我们在生活活动中组建一个类似兄弟姐妹的儿童社会群体,让孩子体验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愉快,感受“家”的温暖和快乐。年长的幼儿可享受到当哥哥、姐姐的乐趣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年幼的可感受到做弟弟、妹妹所获得的照顾、关怀和帮助,体验友爱情感等。比如,号召中大班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我们带领中大班幼儿来到了人民公园,孩子们看见草地上满是落叶,就说:“这儿真脏,不美。”我们让孩子们看看、想想怎样使公园变得更美丽,大班的孩子提出把草地上的落叶捡干净,让环境更美,他们在和中班孩子商量后就一起去捡落叶,把捡来的落叶都装进一只塑料袋里,大班孩子拎袋子,他们还不时提醒中班孩子“别走开”、“到那边去捡”,待到老师发出集合口令,他们又拉着弟弟妹妹的手来集合。在这个活动中,充分体现出大龄孩子对弟弟、妹妹的照顾,他们俨然像个“小老师”自觉地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大班幼儿有了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樂意和弟弟妹妹交往了。平时在生活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主动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穿衣裤,鞋,还主动去喂小班弟弟妹妹的饭等。

《指南》指出: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为了培养孩子与人交往、乐意与人分享的意识,我在年级定期组织“分享日”活动,每周三“食物分享日”周四“图书分享日”、周五“玩具分享日”,在“分享日”这天,孩子们从家里选择一样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一本自己最喜欢看的图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互相分享。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获得交往的经验,体验分享的快乐。此项活动,使孩子们相亲相爱地一起学习和生活,增进了孩子之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好东西只有与大家分享才能快乐”的意识,增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

每当孩子“过生日”那一天,家长希望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集体生日活动中体验来自老师和同伴的关心、爱护和祝福。他会带来一个大蛋糕,邀请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分享,这样的生日活动有助于幼儿与同伴间的相互交往、增进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教师对生性怯懦、不爱说话和交往的孩子,要抓住时机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祝福话,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在温馨、充满爱心的环境中,孩子们品尝生日蛋糕,回味美好的时光。通过“生日分享活动”对不善于交往的孩子,给予正取的引导,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愉快、健康地成长,成为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二、混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分享,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指南》社会领域目标提出:愿意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开展区域化游戏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区域游戏活动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学前教育活动,它以开放的空间和幼儿活动自主权的回归以及教师通过环境、游戏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等多种教育优势得到了幼教界的重视,成为了幼儿教育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作为混龄教育的载体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区域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伙伴交往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

根据幼儿年龄不同的特点,我园开展了角色体验区域活动,设置了丰富的角色体验区,如:“百变大咔秀”、“洛克魔法王国”、“小小建筑师”、“爱心医院”、“咔哇宠物店”等,教师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新型的、趣味的材料,幼儿可以到各个班去体验,不同年龄的幼儿积极参与,自由交往,不懂的、不会的就主动去请教同伴,不管是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都会乐意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相互适应,相互欣赏,在相互磨擦中解决矛盾,达成一种构识,正是由于这各学习和磨擦使幼儿学会了适应,学会了社会公德,逐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幼儿变得聪明能干,变得自信,大胆。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又是幼儿愿意交流、愿意倾诉的亲密朋友,孩子们在这样的宽松和谐的大家庭式的活动环境中,不仅主动获得了多种知识经验和技能,而且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幼儿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社会性发展,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幼儿通过和同伴群体进行交往学会合作、分享、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亲社会行为,同时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又如在体育游戏“我和绳子一起玩”,在这个活动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将绳子设置不同的障碍,让小班弟弟妹妹进行钻、爬、跳的游戏,幼儿共同活动,孩子羡慕、崇拜的目光中感受自己的力量,也能从中体验到关心、帮助别人所带给他们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不同能力的孩子也会学到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优良品质,并且也会逐步树立自己的一份自信心和责任感。在这个活动中,合作成为幼儿的真正需要,孩子们在多种探索中悟出了合作游戏的意义,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在合作中增强自信心,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混龄幼儿与主题学习活动中的分享,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优秀的教育文本源自孩子的生活,我们从生活入手,把主题学习活动与生活有效地结合,从而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如《欢迎新朋友》主题中,有一个大带小的活动。新生刚刚入园,要求大班的幼儿到小班去找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给他们讲一个小故事,带他们玩一个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胆子小的幼儿也能慢慢地找到感觉,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表现得落落大方,丝毫没有胆怯。滋滋是大(一)班最胆小、内向的孩子。可今天的活动,她却像是另外一个人。只见她走到了一个妹妹面前,主动和她打招呼:“我叫乐滋,你叫什么名字?”在听到了妹妹的回答之后,滋滋面带微笑地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滋滋有声有色的讲了起来。此时的她和平时完全是两个人了。这样深入生活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慢慢发展到与同龄人交往、与成人交往,与陌生人交往,从而消除胆怯的行为。 又如:在“幼小衔接”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从环境、生活、学习上与小学生主动交往,进行与小学生的混龄活动。通过參观小学、模拟小学生上课、课间十分钟、开队会、特别是让幼儿去小学生那儿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让哥哥姐姐帮助解决这一活动会等多种途径使幼儿从“我眼中的小学生——小学生多神气 ——我到小学去——小学生的生活——和小学生交朋友——期待上小学”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让幼儿走进小学,与小学生一起体验当小学生的乐趣,真正体现无处不在近距离的幼小交往。小朋友们从对入小学的恐惧心理到喜欢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和环境、物质准备,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进入小学。同时,孩子们又在和小学生的混龄互动中获得更好的交往技能,积累了交往经验。大家都笑着说“老师,小学真好,我真想现在就去呢!”

四、混龄儿童美食活动的分享,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结合节日,开展分享活动。在“六一”儿童节,我园举办“美食嘉年华”活动,在“六一”这天,独具特色的美食店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不同风味的美食勾住了孩子们的脚步。他们兴致勃勃参与到自己喜欢的美食店中:缤纷水果沙拉、一品鲜水饺、夏威夷饮品、美味三明治、圆溜溜汤圆店……穿上统一的小围裙、戴上小帽子,那兴奋认真劲儿俨然一位“美食大师”。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水饺诞生了,虽不好看,却是自己亲自完成的,三明治的肚子露出来了,没关系,来,弟弟尝一口,今天我来做给你吃。他们认真忙碌着,不停用小手做扇子把风扇向涨红的小脸。完成一件美食制作他们还获得一张奖券,和弟弟妹妹一起到大操场分享任意一种美食:什锦串串、开心凉面、夏日甜汤……这些美味可都是厨房的叔叔阿姨们精心制作的。通过活动,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快乐、自主、展示、分享,并以此为教育契机对孩子的健康饮食理念、环保意识、自主意识、分享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由此可见,混龄幼儿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主题学习活动中的分享,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交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还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享活动,进一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妹妹美食小学生
我的妹妹不爱我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的妹妹 等
美食
带妹妹
我是小学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