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022-06-30崔建堂
崔建堂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中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内容,其成效与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单凭学校教育或者是家庭教育,都难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思政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研究提升家校合作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水平,为初中生思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研究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教育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交往实践,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此阶段的学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可能会发生思想偏差问题,从而影响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初中生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思政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如何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相关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正因如此,家校合作教育模式随之受到越来越多初中思政教育者的重视,并开始有思政教育工作者尝试运用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以期发挥家校合作教育作用,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效果,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健康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鉴于此,基于初中生思想健康发展角度考虑,本文深入分析“家校合作对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思政教学实践指导价值。
二、初中生思政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构建的必要性概述
在初中生思政教育实践中,单凭学校教育或者是家庭教育,都是存在缺陷的,难以保障初中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继而会影响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只有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建立全新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初中生的思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关于家校合作模式构建的必要性,下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家庭教育是初中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地,接受初中教育的人数逐年猛增,使初中教育及管理工作压力急剧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中生思政教育效果的优化和提升。因此,在初中生思政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且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可見学校教育的成败,与家庭教育的支持密切相关。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学校与社会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的奠基性教育。基于此认识,在初中生成长阶段,家庭和学校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协力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由此,家庭教育是初中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也因此变得有必要性。
其二,家庭教育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初中思政教育区别于幼儿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家校沟通的局限性。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可以在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长效联系机制,搭建了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桥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可以展开有效交流,相互沟通意见和想法,从而能在学生思政教育中落实共同管理、共同监督工作,以此整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局面,长期如此,定然有利于初中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提高。
三、初中生思政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构建的缺陷和不足分析
初中生思政教育是引导教育初中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传统高度思政教育模式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建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以此协同家庭教育和思政教育,为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但事实上,初中生思政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具体如下:
(一)家校合作渠道单一化
在现阶段,家校合作渠道以电话、短信、微信互动为主,是一种便捷且常用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局限于教师和家长只沟通学生的部分情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近年来,信息技术科技的发展,虽然为家校联系提供了一些新兴手段,但由于家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访对象受限,难以推广这种家访模式。事实上,教师在思政教育实践中,通过走访更多的学生家庭,可以与家长形成情感纽带,从而能逐步实现开放式的无障碍交流。但现实情况是,当下家长和教师难以实现深入合作,与家校合作方式的渠道单一化具有极大的关系。
(二)家校合作动因缺失
通常而言,初中学校的家校合作教育往往被视作为常态化教育,且在大众思想中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即家校合作教育是一种教师向家长问责的教育过程,往往是学生在学校违反相关规律,或者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了问题。正因如此,在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学生家长一旦接到教师的来访电话,或者是走访活动,往往会主动地片面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从而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愿意主动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从而使家校合作动因缺失。
四、家校合作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分析
如前文所述,在初中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助力于初中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初中生思政教育实践中,应在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家校合作教育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为初中生思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坚持以激励为主的正向交流,增强家校合作动因
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在初中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途径是家校的有效沟通。因此,在初中生思政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学校需要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充分了解对方的信息,以便提高交流效率和质量。具体来说,初中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初中生,随后才能围绕学生的情况展开有效的交流。同时,家长和教师在交流中,应始终坚持尊重事实的公正原则,面对面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做好相应的引导教育工作,使家长懂得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引导教育,继而才能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助力于初中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家长和教师交流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正面交流,尽可能地表扬学生的优势,这样才能让初中生找回自信,并对教师持有认可态度,一定程度上能助力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当然,家长在交流中,也要向学生详细完整地说明学生在家情况,才能为教师教学措施的调整提供信息支持。不仅如此,教师和家长长期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正面交流,便于家长获取学生的具体信息,还可以让家长在有效沟通中更加清楚地了解学校,如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专业课程设置等,从而能为家校合作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针对家校合作教育动因缺乏的问题,要求初中生家长和教师主动革新教育理念,尤其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其能正确认识自身在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才能积极与教师和学校方面主动建立合作关系,为家校合作教育提供助力。
(二)重视传统家访教育
为了强化初中生思政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需要主动延伸思政教育空间,并延长思政教育时长,这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主动走出学校,走访学生家庭,继而在了解学生家庭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调整思政教育计划和方法,从而有利于初中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传统家访教育是家校合作教育实现的重要举措,值得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视。但在家访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始终坚持全面性原则,即家访对象应包括全体学生,且在家访教育方式上,也要注重个别家访和地区集体家访相结合,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如定期向学困生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家校沟通新平台,使教师和家长的沟通能常态化进行,这样才能促进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应用价值的发挥,继而才能大幅提升初中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家校合作教育的持续性
制度是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初中生思政家校合作教育中,加强制度建设,对家校合作教育的持续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基于我国家校合作制度建设现状,可以发现我国在此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初中生思政教育中执行家校合作教育工作,难以保障执行效果。基于此认识,初中学校需要加强家校合作教育制度建设,明确家校双方在合作教育中的权责,以便家校双方在思政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合作教育活动。
例如,针对日常思政教育部署,初中学校要制定家访、家长接待日、家长约谈等合作形式的具体实施细则,并要在实践中检验各实施细则的可操作性,为家校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初中生思政家校合作教育作为初中教育的有效补充,应着眼于初中生思政教育现状,加强家校合作教育经验总结与分析,才能为后续家校合作展开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意见,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提高。除此之外,監督检查和考核评比工作也要同步落实,一方面借助于监督检查来明确家校合作教育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地探寻措施来优化家校合作教育,为顺利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权责划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考核评比工作,调动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道德与法治教师能积极主动参与家校合作教育行动进而使家校合作可以成为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助力,以此全面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效果。
(四)拓宽家校合作渠道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尤其是多元化交流载体的出现,更是为人们的多元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使人们可以获得多元化的交流体验。首先,新生入学之后,学校可以建立家校联系方式,为后期家校合作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充分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号等现代新媒体技术平台,实现家校的即时交流,以便家长动态了解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最后,可以对家校沟通内容进行拓展,充分利用家庭问卷调查、学生成长报告、学生成长情况评定等,与家长进行多项互动。当然,学校也可以对传统家访进行创新,如家长约谈会等,促使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加频繁,更加有效。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明确家校交流内容并非形式,而是要真实地落实到位,继而才能切实推进家校合作教育,为初中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提供支持。
(五)对接个案问题
基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此阶段的学生容易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思想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针对突发性问题,有些方面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如初中生的“早恋”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家长进行配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疏导,帮助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正确看待异性间情感关系。所以,在针对突发性个案问题,教师可实行个案对接方式,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通过家长的配合来提高学生教育成效。
(六)建立家校合作保障机制
首先,学校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当前,我国初中学校家校合作工作缺乏相关制度和政策支持,使具体的家校合作工作较为随意和松散,缺乏专职组织机构进行规划和正确的指导。因此,为更好地推进家校合作教育,初中学校可以借鉴先进做法,建立适应初中生特点的组织机构。同时,初中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社区资源等,建立长效的家校合作关系。其次,完善家校合作队伍保障机制,严格执行聘用方式,在思政教育队伍中不断地补充德才兼备的干部和人员,在初中学校内部创建素质高、品德水平高、富有激情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定期对教师展开针对性地系统培训,不断强化其家校合作教育理念,提升其合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家校教育活动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单纯进行学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良好的家校合作模式及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必要环节。在初中生思政教育实践中,学校和家庭是主要的两个阵地,都在初中生思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缺一不可。但基于当前初中生思政教育现状而言,可以发现家庭教育在初中生思政教育中的育人价值未能体现。因此,为提高初中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保障初中生思想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切实推进家校合作教育,才能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夯实基础。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