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入实践

2022-06-30童章镇

天津教育·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分层教师应教学法

童章镇

“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极其符合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能有效扭转该门学科教学现状。本文围绕分层教学法,在阐述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后,提出了几点融入建议。

全新教学方法进入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分层教学法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诉求,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及方案,进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学科学习时获得满足,促进每一名学生综合发展。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一)分层教学法含义

“分层教学法”是教育部新提倡的教育方式,主要针对教育过程展开差异性的教学计划,了解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应用特殊教学方法,合理分类教学目标,更利于班级内部每一名学生全面成长,形成优良的班集体氛围。在班级内,学生个体与个体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分组分层教学法是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教学方法,因而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情况等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有针对性地展开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个性的发挥中,加强对学习趣味的感受,在爱上学习时形成相应的逻辑思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应用班级统一授课制方式,强调学生共同发展,严重忽略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未来成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无法保障学生个性成长,压抑了学生的性格与能力,致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兴趣。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要注重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不可对班级学生存在偏见,通过分层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法,与学生共同成长,一改班级内学生学习能力“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更多的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育教学手段更加关注。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的心智已经成熟,有着极强的独立性以及非常鲜明的个性,也正如此,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有着不同的见解和交流方式。这些情况,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完全配合教学活动、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主动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提升效率的主要原因。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尝试着应用分组分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成长背景等要素进行了解,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分层。面对不同小组的成员,教师要进行不同的引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讨论课程中的重难点,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让教师能在开展教学时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就能在对学生的优势和个性进行发挥中,达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一方面,應用该种教学方法,能防止学生在课堂上过于忙碌或者过于悠闲,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都能收获不同知识及学习能力,强化自信心。在分层教学法的作用下,课堂氛围不再枯燥、无趣,教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组织者”身份,点燃学生热情,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释放自身潜能。另一方面,应用分层教学法,能改变课堂教学低效现象,通过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各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奔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促使所有学生在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下能收获适合自己的学习知识,并收获喜悦及成就感。最后,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法,能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若想保障分层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则要求教师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这对教师备课以及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便可确保学生的知识储备框架中,能始终注入新鲜血液,更易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学生现状

学生在以往的九年义务学习过程中,已系统地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具备操作计算机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能力。但是,由于受学习环境(如家庭没有计算机环境)、家长观念(只注重高考学科)、学习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水准参差不齐,对一些基础扎实且具有自觉意识的学生来讲,他们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自由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然而,对一些基础薄弱,且学习条件稍差的学生来说,关于信息技术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娱乐层次上。

(二)教师现状

在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后,笔者发现部分教师长期受应试观念影响,致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准相对低下,另外,因信息技术学科考试成绩并未列入高考范围内,进而致使一些学生、家长及在校教师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严重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热情。

三、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入实践

(一)立足学生分层,增强效率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方法,首要任务在于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每一名学生如同独一无二的叶子,个体知识结构及能力不同。在实际分层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不可盲目制订教学计划,应尊重学生发展能力及认知规律。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若想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则应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学到新知识,产生愉悦感,形成创新意识。比如,在教学教科版“2.3周而复始的循环”课程知识时,教师应融入分层教学理念,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如“优层”“中层”“差层”,为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针对学习情况相对优良的学生,可要求其结合实际生活应用,如根据坐火车的流程编写一个Python循环程序,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创新意识;而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为其提供现成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案例模仿,或为学生准备“半成品”作品,请这一部分学生继续完善作品,在全面掌握本课内容的基本上,再尝试创新;对学习能力稍低的学生,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这些学生制作微视频和使用教程,帮助他们初步掌握Python循环结构和使用方法,激活他们的信息意识。分层教学能确保每一层次学生都学有所获,既提高学习效率,又促其计算思维的发展。

(二)立足知识分层,保障质量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知识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局部知识和整体知识相辅相成。所以,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为确保学习质量,教师应坚持“分层教学”原则,注重挖掘教材内部关系,结合教材内容,科学分层,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让学生形成整体观念,逐步完善学科知识架构,在实践过程中“查缺补漏”,提高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教科版必修一“数据与计算”课程知识时,为了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教师应将教材内容合理分层。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应结合之前所学内容,用程序设计知识导入课程,为学生营造优良的程序设计情境,并尝试拆分知识,组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反复探究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特点,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重点知识。此外,教师应为学生详细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引用智力游戏“最强大脑”,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让其感受程序设计过程,还可以结合学校点餐系统和选课系统,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结束阶段,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科学设计项目并完成设计作品。如此,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程序设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整体把握该学科内容。

(三)立足评价分层,明确核心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评价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遵循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要实施不同的评价策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其形成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应制订恰到好处的评价机制,为后期实施分层评价夯实基础,确保评价在教学中能发挥作用,真正强化学科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要把握学生具体水平,科学布置作业,通过作业继续发散学生创新意识,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动力与热情。比如,在教学教科版“5.2探秘人工智能”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理论内容,还要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作业,为学生留有创新和想象空间,并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做出评价,通过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等维度给出评价。对完成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让其“精益求精”,再次“拔高”,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而对完成度稍差的学生,教师也应毫不吝啬地鼓励。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评”,交流彼此在作品创作时的想法,并动员学生“以优带差”,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自觉参与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实践活动。

四、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建议

(一)分层教学法融合于课前准备环节

新学期伊始,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问卷调查、上机测试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状况及实际能力进行“摸底排查”,为后期有效应用分层教学法奠定基础。教师可结合调查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如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高层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浓厚兴趣,信息技术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拥有优良的习惯及接受能力。中层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般,但是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过度依赖教师及教材内容,缺少创新能力。低层学生,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薄弱,缺少主动性,且时常不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教师针对学生划分层次后,应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教科版选择结构“2.2做出判断的分支”时,可借助教学辅助平台ITtools,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標,要求低层学生能掌握单、双分支的基本结构及语句编写;中层学生要在完成初级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掌握多分支结构;高层学生则要在前两项任务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多分支结构的嵌套。为此,在ITtools平台上分别设置对应的学习任务,如初级任务是通过input函数输入驾驶时间,判断是否疲劳驾驶;高级任务对初级任务拓展,通过睡觉时间、酒精浓度、行驶速度、驾驶时间等多分支及分支嵌套来判断是否安全行驶。有效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而部分学生“吃太饱”的现象,即使能力偏低的学生也不会因信息技术知识学习难度高而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全面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品质。

(二)分层教学法融合于教学过程中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节内,教师应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诉求及现状,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讲,在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参照学生层次,设计高低程度不一的目标,并为学生预留实践机会,全面展现学生主体性,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能力。另外,教师要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学习小组,由高层学生帮助中层学生及低层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开展分组分层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其次,还要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另外,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细致观察每个学生的真实表现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以教学活动为实际依据,实时调整教学过程。比如,在学习教科版“3.4加密与解密”一课时,先明确该课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使用Python实现简单加密与解密。低层学生仅需利用ord函数实现数字加密,中层学生要进一步使用chr函数实现解密过程,高层学生可以再拓展提升,自主学习并掌握图片的加解密算法等。在分层教学影响下,课程教学进程得到提速,每一小组中的高层学生均可发挥“尖兵”作用,凸显以学定教,在团队中互帮互助,让学生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信息意识。

(三)分层教学法融合于课程评价

经过上述分析,教师应针对班级内学生学习技术和学习能力进行了全面了解。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日渐推进,以及教学内容不断调节,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也会发生一些改变。所以,就需要广大信息技术教育人员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设的动态表现,及时调整小组成员。比如,通过教学辅助平台ITtools统计阶段性课程测试成绩后,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及小组评价,并向全体学生征求小组成员分配意见,以此提升学生竞争意识及自学能力。

(四)分层教学法融合于课外活动

教师定期举行信息技术课程课外活动,设计新颖游戏,吸引学生关注,可顺利落实信息技术教学任务。教师结合学生生活,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诉求和目标的活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身边某一事物展开教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吸引各层次学生关注,指导学生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难题,由此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用分层教学法,需要全面展现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时的主体性,教师应结合过往教学经验,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正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存在的不足,将分层教学法融入语课前准备、课中教学及课后评价等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分层教师应教学法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