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022-06-30陈丽

天津教育·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陈丽

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并以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然而,学习压力过大、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疏导其负面情绪,鼓励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校园内外的各项活动,为其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一、威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一)学习方面的问题

很多家长都会对自家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从各个方面都能表现得优异,这种认知会在无形中对小学生的心理形成枷锁,使其无意识地感受到压力,加上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本身较差,倘若学习成绩较好便不会表现出明显异常,一旦学习成绩不好,面对家长的指责和不佳的成绩,他们立马会陷入自我怀疑中,反复如此,就会产生抗拒、厌学等不良情绪。再者,小学生的年龄小,认知水平低,意志力不坚定,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的现象,倘若他们持续长时间地学习,就会造成学习疲劳,而长期处在疲劳状态中又会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减退,视力下降,容易打瞌睡,在心理方面表现出消极、烦躁、自卑等现象。

(二)人际关系矛盾

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大多数学生面对的都是长辈的无限宠爱,没有经过什么挫折,他们身上普遍表现出自我、任性、固执等特征。当其进入学校后,原本的成长环境彻底改变,倘若他们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教师相处,习惯做一个发号施令的角色,自以为是,不能做到善解人意,也不能团结他人,遇到困难或依赖他人,或直接逃避,一不顺心就发脾气,就容易让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面对诸多矛盾,久而久之就会引起他人排斥,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另外,有些学生相对自卑,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严重的恐惧心理,不能与他人敞开心扉,这样会导致其处于消极、封闭的状态,滋生一些心理问题。

(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会使小学生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出现说谎、言语攻击、自我逃避等行为,对个人或他人的身心造成不利影响。有些学生为了逃避责任或惩罚故意说谎,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识地说谎,长期如此,就会说谎成性,对其身心造成严重损害。言语攻击主要是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打骂同学、欺负弱小、扰乱课堂、好强冲动等行为,这些行为使其心理处于一种极端状态,也会让他人心理蒙上阴影,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生本身存在羞怯、焦虑等问题,再加上抗挫折能力低,缺少科学的自我约束和调节方法,经常会出现自我逃避的行为,容易使其情绪处于负面状态。

以上问题是威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校、家庭必须全面重视起来,对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為其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小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威胁,全社会都提高了关注,学校也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笔者通过调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缺少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现代教育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已久,但对其真正重视起来的时间并不长,使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仍不完善,很多教学活动都是一边摸索一边实践,通过实践结果验证教学是否有效。目前,城市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虽大于农村地区,但同样面临困境,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不够完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相协调,教育内容与教育评价不尽合理,再加上威胁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使教育工作开展面临极大的挑战,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并不能保证最终的教学成效,很多学校都没有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机制。

(二)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教学活动,要求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做到对症下药,将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消除,对其观念、情绪和行为产生正面引导。然而,有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只做到了全面教育,却忽略了个体的针对性教育,这样的教育引导并不具备实效性,还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误解;有些教师课堂上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且以讲授法为主,没有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缺少贴合他们生活实际和个性发展的内容,很容易束缚其个性发展,局限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重理论教育,轻心理疏导

因为威胁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做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心理疏导工作,及时缓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然而,因为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学校的不够重视,面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课堂上围绕教材讲授理论知识,主题班会按照要求宣读内容,对学生实施的心理干预不足,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有限,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做到及时发现个人问题,仅仅依靠理论引导并不能让他们落实自我调节,其心理健康问题只会更为严重。

三、面向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开展基础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多数小学生都缺乏对心理健康这一学科的理解,也缺乏自我调节的素养,需要教师为其提供专业的指导。鉴于此,学校要协助心理健康教师结合专业素养,系统地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其在专题活动中学习基础知识,调整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和态度。为充分调动其参与专题教育的积极性,心理健康教师可以组织心理剧、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和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目标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首先,必须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使学生积极向上,拥有正确的三观,并提升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其次,为达成促进学生发展这个终极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选取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内容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再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门为学生更好发展而开展的一门课程,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根据年级的不同,学生心理需要的不同而做出教育内容以及指导上的改变。从次,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出发,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时应以活动为主,发挥活动的特点与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灵活多样、趣味横生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欢乐中、活动中、参与中获得收获与成长。例如,在开展“正确调整情绪”专题教育活动期间,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在各个班级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其学习与他人沟通、参加体育运动、寻求家长和教师帮助等调节情绪的技巧。在此基础上,组织大型校园活动,引导各个班级开展心理剧表演、主题演讲等活动,将教师讲解的内容自然地与活动进行结合,并筛选更贴近日常生活、更具感染力的学生作品在年级范围内进行展示。最后,可以由各位班主任组织“正确调节情绪”主题班会,对系列活动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调节情绪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并在参会活动期间内化所学知识,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疏导自身情绪,顺利解决问题。037027EC-12BE-4936-B561-81DAE38CD002

(二)联合各个学科教师,提升教育深度

当前,各个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人数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得到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提升相关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和质量,学校要鼓励心理健康教师联合各个学科的教师,结合近期专题教育的主题和基础知识,共同参与相关引导工作,提升教育的深度。其中,语文、美术、音乐、体育都是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绝佳学科,尤其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当下,更是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其他学科的优势。音乐课是由唱歌课、乐器课、识谱知识、视唱听音等共同组成,对学生进行音乐相关基础知识的教育,能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其情操。在音乐课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用美的旋律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妙,可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也可使人欢快愉悦、慷慨激昂,从而促使学生热爱音乐,培养兴趣爱好。例如,在开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心理健康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却无法监督每一个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师可以积极地与各科教师交流,让学生在各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多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而各科教师也要在组织小组活动过程中自然地渗透人际交往技巧,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文明的交际方法与同伴进行配合,体会团队合作对自己的积极影响,积极地为同伴提供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并将课堂学习方式逐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各科教师之间也要积极开展交流,指出个别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自然地为其提供帮助,帮助其突破困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三)积极寻求家长配合,扩大教育空间

当前除全体教师要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付出努力外,家长也应该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价值观,并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家庭对一个人道德意志、行为习惯的影响不可小觑,家庭成员的举动都会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阵地,家庭就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如果家庭和学校是两个“教育者”,那么两者必须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鉴于此,教师要积极地与家长进行合作,帮助其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作用,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家长会、家校合作讲座等方式,更好地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当前,“三边互动”模式在家校合作中被广泛采用,“三边”即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家长,三者应开拓渠道不断对话。召开家长会、开展感恩系列活动、家庭走访始终是“三边互动”的典型表型。若想达成深刻、真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教师做好长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对话的准备,积极鼓励与督促家长成为自己的密切合作伙伴,家长也应承担自己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将孩子全权托付给学校。总之,学校与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本着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拓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开展“正确对待学习活动”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学校可以配合班主任组织家长会,由班主任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学生各科知识学习效果的差异,并适当分享不同的案例,帮助家长意识到过度为子女施加压力,不仅无法提升其学习效果,还可能会导致其出现叛逆、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分享有效的家庭引导策略,如关注子女近期的进步情况、适当地进行鼓励、与子女共同学习新知识等。班主任还可以与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与其共同讨论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和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家长更好地认识学习活动,还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影响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努力学习学科知识,自然地提升学习效果。

(四)开发网络辅导空间,提升教育效果

通过教师与家长的有效引導,很多学生都能意识到积极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有助于自身发展,但在一些情况下,依然存在难以独立疏导负面情绪的问题。同时,多数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都缺乏向外界求助的信心,开发网络辅导空间能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开设“生活解惑中心”相关公众号,这样,学生就可以以匿名的形式分享自己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寻求专业帮助,从而提升教育效果。例如,在“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关系”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期间,很多小学生都会发现不知道如何培养个人兴趣或过度沉迷游戏,导致学习效果下降等问题。虽然其可以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发现问题,但很难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敢直接寻求教师或父母的帮助。此时,学生就可以借助网络辅导空间,阐述自己的困惑以及与父母之间因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之间关系而产生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与其进行细致交流,了解其个性特点和生活经历,从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其解决问题。还可以与其保持联系,直至其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要付出努力。学校可以请心理健康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定期组织专题教育系列活动,并让其他各科教师与家长投入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通过构建网络师生互动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寻求帮助,从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或建议。037027EC-12BE-4936-B561-81DAE38CD00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家长错了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犯错误找家长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