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2-06-30朱笑寒
朱笑寒
在现代化社会中,教育理念也由教师的“教” 逐渐转变成学生的“学”,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依靠自身的能力有条不紊地学习,整理归纳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并加以灵活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数学教育的核心。
教学改革是时代的基本需求,为了满足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深入分析目前高中数学课堂面临的实际问题,然后进行针对性解决。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综合发展,帮助学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归纳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严格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时刻谨记教师的角色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而非控制者。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指“老师教,学生学”, 以教师为主体,其主要任务是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以智育为主而忽视了其他四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遭到了严重打击。而自主学习,则避免了以上缺点。
首先,自主学习最主要的特点是自主性,即学生在无人敦促的环境下主动地学习。其次,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即学生摒弃传统的被动接受的模式,变为能动性地思考学习。再者,自主学习具有选择性,学生依据自身的判断自主选择所学习的内容、方式。最后,自主学习具有现实性,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法的指导
(一) 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
所谓预习、复习就是指在上课前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自我学习, 课后将所学到的知识及时进行整理巩固的过程。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带着目标和问题阅读课本,不要求学生完全、系统地掌握知识,只要求学生将重点、难点梳理出来且记录,在课堂学习中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寻求答案。除了在课前进行预习之外,课后也要及时进行巩固,在建立了解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后进行反复的练习,学生就会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形成独特的对数学的认知,长期如此,必然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必要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处理好指导学生听课、做笔记,与学生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听课是学生利用感官直接获取外界知识的主要方式。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方法与知识的总结, 听取其他同学对本节课知识点新的见解、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学困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做笔记是反复加工加深记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所以在听课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做笔记,还要勤做笔记。
(三) 学习计划制订的指导
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计划的制订密不可分。学习计划的指定,不但可以克服学生学习无目的的现象,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养成有条不紊的生活习惯。当然,学习计划的制订遵循的重要原则便是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学困生学习计划制订的重点是掌握、巩固基础;优等生自主学习的重点要放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做到举一反三。再者,学习计划的制订要具有可操作性,纸上谈兵是大忌,要切实落实到生活中。最后,学习计划的制订还要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效率,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创设趣味性课堂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要掌握的能力,而是否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直接关联。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仅仅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正处于未成年阶段, 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大。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创建新奇、有趣的教学环境,而在趣味性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精神高度集中,并且愿意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二)创设生活性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创设生活性的学习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用处。因为数学知识的提炼主要是对实际生活的总结,但是对生活经验欠缺、思维能力发育还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讲,其总认为数学知识单调难懂,学习起来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跟不上、学不好,所以需要教师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立足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掘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教学素材,从而“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感和学习热情,使其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究其中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道理。例如,在学习“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这样讲解:“在上课前,我们先看一下大屏幕,這是一个小汽车的照片,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你们看到的图形一样吗?从不同角度看过去得到的图形,我们在数学中有没有专有的名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学完这节课后,大家能不能把大家平时用来喝水的杯子的三视图画出来呢?”进而展开三视图的学习。同时,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引领下,教师还会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内容或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观察与生活探索中发现课本里没有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比较学习和积极参与中获得知识视野的开阔、学习思维的发展。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进行提问,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人类的学习过程应该是自主、自发的,有目的的学习过程。在教学的时候,必须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而不是乏味、枯燥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步:组织教学;提出假设;分析问题;归纳总结。
1.组织教学。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旧知引出新知,促进学生的知识正向迁移,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对新知产生好奇,进而主动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2.提出假设。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提出的问题要遵循:具有可讨论性、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区,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与规律,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数学素养。
3.分析问题。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起到指明灯、引路人的作用。自主探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分析问题。笔者主要提倡类比推理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许多新命题、新结论。
4.归纳总结。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在学生没有总结到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补充,学生总结错误的地方,教师不能给予批评,否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结到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巩固、反思。
自主探究模式能把學生从被动学习的现状中解放出来,摆脱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牢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应该怎样在课堂上创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设置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与趣味性的教学场景。数学课并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应在课下留下一大堆的数学练习题,如果教师能在必要的知识点讲解完成后,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消化时间,那么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就会得到更全面的认知,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函数方程式”的时候,可以先讲解一些生活常识,然后根据其中的生活常识去布置一些任务,进行师生互动,着重强调让学生解答,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进行巩固与总结,学生掌握了数学的解决思想与思考方法,就可以将数学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做学生的榜样与朋友
教师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要做什么样的教师,教师本身要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成长标杆。学生是多元化发展中的人,单单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标杆还不够,要在学生的思想领域、文化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各个方面都做好引路人的角色。世界各个教育组织调查研究发现,最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成为可以互相交流、沟通的朋友,共同进步,能做到互相理解。“要当好学生的老师,首先要当好学生的朋友”。要落实从心理上走进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我国是人口大国,学生的数量较多,班主任管理困难,所以我国大多采取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还待慢慢改善。
(二)加强自身素养
1.更新教学理念。教师与传统意义的数学家不同,不能只单纯地告诉学生数学知识,而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与规划,利用一定的行为与方法,使其体验作为文化形成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认识到数学的真正魅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方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如传授式、探究式、启发式、实验式。在数学课堂中,该选择哪一种教学方式似乎并无定论。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指出:特别反对纯粹由内容进行的教学,以及所有的教条主义观点。他们忽视了数学教学的心理学前提及社会内涵,只有灵活掌握这些教学方式,并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学习思维方式出发,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当地学校实习时,有一位教师坚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他的带领下,班级的数学成绩长期位于年级第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极大,课后经常能看到学生在讨论数学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飞速提高。教师不敢采取新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学生的成绩下滑,无法考上理想大学。在这一点上,创新式的教学方式还要得到校领导与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同时教师的家校沟通能力也需加强培养。
3.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此外,教师还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为此,在课堂上要求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师也可以通过语言声调的起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的语言节奏平缓,没有起伏,那么课堂便犹如一谭死水,毫无活力;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调抑扬顿挫、此起彼伏,课堂气氛便截然不同,充满活力,能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合适的教学场景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学习积极,在优秀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能做到爱学、乐学、善学、主动地学。
五、结语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数学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同时,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我总结,并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好习惯。总之,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但只要教师真正为学生着想,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这一项研究工作,那么教师的行为就可以被称为非常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