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植技术优化研究

2022-06-3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来凤县叶龄氮肥

新时期,水稻种植技术不断完善,为更好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还需结合区域生长实际及水稻各个阶段具体生长情况,优化水稻各项种植技术。来凤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酉水上游,属亚热带湿润型山地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合水稻种植。

1选种与种子处理

在种植水稻前,需对水稻优质品种进行充分了解,首选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并保证所选择的品种适合在来凤县进行种植,能够较好适应当地气候特征与土壤情况。可以选择该地区农业部门积极推广的良种,进行试种工作,之后再进行移栽工作,结合适应性与产量等因素优选品种,保证所选择的品种后续生长质量。当前,来凤县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发展水稻制种产业。通过成立种业产销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发配种子,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来凤县每年只种1季水稻,品种生育期120~140 d。育苗前,将5 kg水中加入1 mL浸种灵浸泡种子,浸泡时间约3~5 d,之后取出种子进行烘干、催芽,并在其露白达到50%时进行播种,播种时需控制好种植密度。

运用旱育秧方式进行育苗,育成的秧苗矮健、抗寒力较强、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熟期提早3~5 d,是一项省工节本、低耗高效新技术。与水育秧相比,能有效增产10%以上。种植时,向土壤中加水粪、敌克松,再浸泡好种籽,用细土覆盖,之后用敌克松兑清水用喷雾器浇湿,再覆拱膜覆盖,直至发芽,之后进行苗床管理直至移栽到大田中。

2优化叶龄种植技术

该技术是根据稻生长规律与主茎叶生长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水稻种植技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2.1针对叶龄合理设置观察点

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可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还需观察水稻叶龄生长过程中的叶龄变化情况,设置观察点,明确水稻实际生长情况,做好其生长情况的检验工作。一旦发现水稻生长过程中存在问题,需及时采取完善技术,促进水稻较好生长。在设置观察点时,需对水稻品种进行考察,水稻品种不同,需设置的叶龄观察点也存在一定差异,需对新抽出的苗叶中选择1条做好标记,同时做好叶龄变化的跟踪与观察工作。

2.2对种植技术进行合理优化

明确叶龄变化具体情况后,需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做好实地考察,掌握水稻整体生长情况,结合特定水稻品种做好分析,保证技术优化效果,为水稻生长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种植质量。明确各个水稻品种具体生长特点与环境适应性,之后进行水肥管理,进一步保证种植品质。

2.3科学应用田间诊断技术

该技术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对水稻生长状态进行诊断,明确影响水稻健康生长的各项不良因素,并妥善解决各种种植问题,继而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一般情况下,自然环境因素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科学应用各项田间诊断技术,判断水稻分蘖临界与移栽时间。在抽穗期、拔节期等各个阶段,均可以借助田间诊断技术,保证种植质量。

3优化控苗控肥控病虫技术

3.1优化控苗技术

水稻控苗技术的优化,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水稻产量。种植水稻时,时常会遇到无效分孽的情况,该情况会导致肥料资源的浪费,还会对水稻群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病虫害和倒伏情况高发,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水稻施肥时间、种类、肥料用量等因素都是影响水稻控苗技术的主要因素,种植人员要对该项技术给予关注,提高水稻苗质量,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3.2优化控肥技术

水稻控肥技术是对水稻氮肥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传统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未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当前,需避免出现氮肥使用量过多而导致水稻无效分孽增多的情况,避免发生病虫害,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氮肥使用量不足,导致水稻难以获得充足养分而影响其生长。同时也需要及时补充磷肥、钾肥,有助于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加其分蘖量,同时也能够增强水稻抗逆性,促进水稻早熟和提高产量。同时,也需使用农家肥,不仅有助于节约种植成本,且不会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控肥技术的优化即对氮肥进行科学合理使用。一般在水稻生长初期,要少用氮肥,结合水稻控苗技术处理无效分孽;在生长中后期,可适当增加氮肥,满足水稻生长对于氮元素的需求。该项技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节约肥料使用成本,并且可以实现增产目标,提高水稻种植收益。新时期,侧深施肥与精量施肥技术的应用,优化了传统施肥技术,能够有效节约20%~30%的肥料,同时促进水稻增产。

3.3优化控病虫技术

为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必须要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主要水稻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等,虫害有水稻螟虫、稻飞虱等。当前,要不断做好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科学有效防控病虫害,同时提高水稻自身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可提高水稻抵抗力,優化田间管理方式,提高水稻茎粗、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中上部节间长度等,保证水稻更好地生长,有效抵御疾病。并且需清除无效分孽,有效控制病虫害。

4优化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管理技术的优化贯穿水稻生长全过程,具体包括以下环节:首先,水稻的水分管理是关乎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需结合水稻各个阶段生长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灌水工作;其次,除了做好选种工作外,还需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做好浸种晾晒,保证发芽率,消灭种子上的病菌。另外,还可以使用浓度为1.5%~2.0%的生石灰浸泡消毒或3%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能够有效降低后续各种病虫害发生概率。

新时期,更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中。种植人员需科学应用各项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与科研机构、院校、企业等加强合作,做好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工作,提高水稻育苗水平,种植更多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三胡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张启学)

猜你喜欢

来凤县叶龄氮肥
氮肥减量下长期间作毛叶苕子根茬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20年富岛侧深施肥试验总结
恩施州来凤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论水稻生产中氮肥追施技术
来凤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凤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
朝阳县大白菜裸地栽培配方施肥效应探讨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
来凤县利用暑期加大校园改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