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太原市的自来水事业

2022-06-29岳谦厚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厂太原市供水

岳谦厚

(南京大学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近代城市发展,人口开始向城市集中,生产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为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而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发展的各类工程及服务之总称[1]117。城市自来水、电力、煤气、供热、公共交通及学校、医疗卫生等服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事业均属于城市基础设施。自来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出现改变了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方式,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自来水的推广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居民饮食卫生,满足了城市发展诉求,加快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目前,关于近代太原市供水事业的研究成果稀少,所见者仅《太原文史资料》《太原市自来水公司志》《太原市志》,以追忆及志书形式回顾了1949年之前的大致发展情形(1)如《太原文史资料》第18辑中的《解放前的太原自来水》《太原市自来水创始人——申畅》,两篇文章简要回顾了民国时期太原市供水事业。太原市自来水公司所编《太原市自来水公司志》侧重描写了太原解放之后自来水事业日益发展、壮大、兴盛的历程。太原市地方志编委会编著的《太原市志》则简略叙述了1949年4月24日太原市解放之前自来水事业的情况,而未能全面丰富展示太原市市政设施发展的全貌。。故本文拟通过对民国时期太原市自来水事业兴起发展过程的考察,以揭示当时太原市市政设施建设的曲折历程。

一、太原市自来水事业的兴起与搁浅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1917年9月,阎锡山兼任省长之后对山西政治和经济建设极为重视,曾对省设计委员会成员指出:“回忆我从前政治工作的经过,总觉得费力多而成功少,其主要原因即在无整个的计划,当时枝枝节节而为之……觉得办理政治,非先立定完整计划不可……今日如再不未雨绸缪,即使现在的国难纵然能了,继来的国难还是没办法”,故须将有计划的社会经济建设上升到解决国难的高度[2]3。省设计委员会成立之后经过细致规范的工作,于1932年编制《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内分三篇:第一篇总则,第二篇省建设之部,第三篇县村建设之部。在此方案中,作为“改善现行政治”内容的“必成事项”之第十二项即为“建设太原市”。方案指出“太原市城、街衢狭隘、设备简陋,亟应设法建设,所有建设计划,详于专案,负责机关为省政府。”[2]49

为进一步加速省会太原的市政建设,在省政府主导下,太原市亦成立了相应的设计委员会,全面负责《太原市建设计划草案》编制工作。同年8月,编制工作完成。该草案将城市上下水建设即自来水与排水事业列入市政府工作计划,以为《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的一个补充部分。鉴于政治建设的必成项目,自来水事业可谓重中之重。其一为城区人口提供清洁卫生用水,替代各种可能携带病菌的不良水源。其二是省会城市各项事业日益繁荣,人口日见激增,传统井水很难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各类工业建设更需充沛的自来水资源来保障。建设现代化的自来水事业成为必然诉求。作为都市建设计划方案之部,此次自来水事业设计方案由水量、水源、凿井地点、水管、工程、预算及自来水管设计图7个部分组成。方案结合当时太原市人口的准确数目,同时,将学校、军队、机关及工厂、车站人口计入详细核算。全市人口17.6万人,参照国内其他城市用水情况及西方发达城市人均用水量确定每人日均20启罗,全市日均352万启罗,再将火灾、消防、街道喷水、工厂用水及一切用水计入估算数,则太原市每日最大给水量457.6万启罗(2)全市每日最大给水量为4 576 000启罗,合608 608立方尺,即1立方尺等于7.51启罗。。在水源地选择上有两种方案,一为地上水,一为地下水。地上水方案从汾河采水,地点两处:一为兰村冽石寒泉,一为汾河冽石寒泉。但两种方案均受制于采水地点远离城区的不利因素。如架设40里长的输水管线到达城区则从成本考量非常高昂。且地上水受制于季节而水量极不稳定导致无法保证四季充裕供水。再就是河水水质通常不及地下深井水健康卫生[3]2。不过,最根本的问题是如采用在汾河大量采水方案,将彻底改变沿岸村落水源分配传统及灌溉模式,引发分水纠纷和其他社会问题。(3)山西淡水资源一直相对缺乏,近代以来水源纷争不断;若在此处取水,则沿岸村庄农业灌溉和日常生活必受严重影响,其后果难以估量。

设计委员会经过种种权衡之后,决定采用12寸口径深水井作为自来水水源。凿井地点拟在“本市城外东北隅,所有过滤池、清水池、水塔及办公室等房舍均建筑于此地,因该处地势较高、地价低廉,地势高则水位可以提升,地价廉则费用可以节省。”同时提供了一种备选方案。当时兵工厂自流井多在城西北隅,所以亦可选择西北隅开掘深井。而在东北隅高地处建水厂等其他设备,以便向城区内供水。在供水管材选择上,基于价格、运输便利及发展本省经济目的,决定采用阳泉铁厂铸造的生铁管。此次供水方案十分细致,对澄清池、过滤池、清水池、水塔、送水干管、防火龙头、抽水机及送水机每项工程都进行了完备说明,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关于送水干管布设规划,一路由塔顶蓄水池下入小北门,由小北门街至壩陵桥街,分东西两道,西道经粮服局街、上肖墙街、西肖墙街、楼儿底街、鼓楼街、估衣街、麻市街、活牛市街、东羊市街、按司街、钟楼街、桥头街、红市牌楼街、松花坡街至首义门街;东道经新开路、孙家园至红市牌楼与前相交,长约3万尺;另一路由城外经小东门外同蒲车站东绕城郊至城南,长约1万尺。第一干管直径约16寸,第二干管口径约12寸[3]3。其他一切支管的具体铺设则依日后城区内水准图再行设定。整个管线分布依托于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铺设,加城外干管,干线长度4万尺。甲种分水管为支脉,大体有7条。从整个管线分布图可见,除城内西部西海子、饮马河等低洼地带外,在人口、机关密集和商户辐辏区域,如柳巷、钟楼街等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分布,充分结合了城区功能区划布局特点,具有科学性与前瞻性。整个工程经过仔细论证,所有项目单价和总价都做了精细预算,总预算87.85万银元,是一项完备、庞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基于时局和国内形势影响,阎锡山开启山西十年建设后在铁路、重工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然因经费和技术等因素,太原市自来水事业在《太原建设计划草案》公布后并未落到实处,至七七事变前仅在“府西街、松花坡、前所街等10余街,建筑小水塔10余座,于26年正在兴建,并安装机器之际,适逢七七事变,所有机器材料均遭损失……”(4)《山西省政府、太原市政府、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关于建设太原市自来水工程、工程计划书、图纸、材料明细表、器材价款的代电、表图》(1946年12月),山西省档案馆档案,档案号:B13-2-327。以下凡引该项档案者仅标注档案号。至此太原市自来水事业被迫搁置。

二、日据太原时期的供水需求与初步建设

日军侵占太原之后,日本居留民包括朝鲜人不断增加。据1939年《山西省统计年编》,是年4-9月呈现出递增势头,各月总数均在6 000-9 000人左右(见表1)。

表1 1939年4-10月间太原市日本居留民人数统计表

为满足日本居留民及军事人员用水需求,侵华日军制定《华北都市五年事业》。按照规划,华北几个主要城市供给人数如表2所示。

表2 日据时期华北重要都市五年事业规划表

该规划不仅在于解决日本居留民基本生活用水,还要保障卫生安全。据统计,从1939年8月至1940年7月间,“北京市日本居留民总数为51 995人,罹患传染病人数为400人,得病率为0.77%,而同期太原市日本居留民人数18 141人,得病人数为214人,得病率为1.18%”,即太原市日本居留民罹患传染病比例高于北京。又据1942年日本卫生部统计,“太原市新生儿未满1岁的死亡率为16%,同期日本居留民婴儿死亡率高达27.8%。”[4]为保障不断增长的日本居留民生活、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设自来水事业愈发必要。1940年,伪太原市公署将分散于城区内松花坡、北仓巷等地11眼土井加以改造,修建小水塔供水,因无管网未形成系统的城市供水设施。日方为满足侨民及军方人数增多、需水增大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改进单一深水井的供水方式,铺设具有现代化管网的自来水事业。1941年,“由日军司令部及日伪市署联合集资290万联币,在东城大校场地区凿井3眼,建起800立方米水库、200立方米水塔及送水机房各1座,电机总负荷为98马力,在水厂附近及日侨集中的地区铺设输配水管道10余公里,为用户供水,初步形成了城市供水体系。”[5]210铺设管道通向用户院落后,供水方式发生改变,实现了进户供水,供水范围扩大。但鉴于环境和条件,能直接接收管道用水用户除日军日侨居住区外,基本限于殷商富户和官僚公馆及一些较大的机关商号。一般百姓则只能在供水站集中买水票挑水,甚至还受日军盘剥与管制。而对于距离供水设施较远又处贫穷状态的广大居民只能继续饮用土井水来维持生活且无法确保饮水安全[6]202。当时负责管理水厂及供水设施的是伪市政府成立的水道股。办公地址设海子边文瀛湖北面伪市政府二楼,股长由申畅(5)申畅,字懋民,1905年生于山西赵城县,早年毕业于阎锡山创办的学兵团,毕业后到阎锡山部队当兵,之后到南同蒲铁路部门工作并开始学习钻研水文地质方面的知识,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参见张荣和:《太原自来水创始人——申畅》,《太原市文史资料》第18辑,第218页。担任,有管理人员及工人30余人。基于供水规模,此时水道股仅为日伪市政府建设局下辖二级管理机构,尚未成为一级管理机构[6]200。

1943年,第一水厂3眼深井水源逐渐枯竭无法正常供水,随即在北门街72号建设第二水厂,陆续在厂区内和后营坊街、绿柳巷等地凿井5眼,并在北门街兵工区及柳巷一带主要街道新铺设输配水管道,与大校场水厂联通。水源井水通过沉砂计量后流入吸水井,一部分由水厂泵房加压后直接供应水厂周边用户,扩大供水范围。另一部分送往第一水厂补供原供水区域。此时,第一水厂因水源枯竭实际只有加压功能并承担高低峰调差。第二水厂建成后产水能力增加,相继供给发电厂、火药厂等主要工业用户。同年,基于自来水事业发展和供水规模扩大,伪市政府将水道股更名水道管理处,下设工务、事务两课,有职工67人,办公地点由海子边迁至大校场原第一水厂内(6)注:此时水道管理处已成为伪市政府下辖的一级管理机构,原来从属于建设局。[7]343。据统计,到1945年8月,太原市供水设施有水厂1座、加压站1座、水源井8眼、水泵房2座、水库和水塔各1座、机电设备19部、电机总负荷307马力、分散小机井及售水站26处,有自来水贸易用户820户,日供水量2 000立方米,供水人口4万余人,约占全城人口1/6,供水范围以大北门第二水厂为中心,北至涧河以南,东至大东门、小东门,南至柳巷及首义门一带[5]201。从供给区域可知,日据时期太原市自来水供水主要服务于日军及日侨。管道系统供水以日军驻地和日侨民居住区为主,不需精确计量收费,只在主要工业用户如发电厂、火药厂等处安装了几只日产老式水表用于计量收费[7]78。管线覆盖范围有限,北到城墙区域之外,主要保障该地区重工企业供水,确保工业生产;南边范围基本在城墙内,普及率很低,基本与普通市民无缘。当时城区内大量分布的水井才是市民供水的主要来源。大部分市民很难获得干净的自来水。

三、战后太原市自来水事业的接收与恢复

抗战胜利之后,山西省政府根据国民政府公布的自来水事业管理规则,明确申明日占时期自来水事业为日伪垄断经营或被汉奸把持牟利,并按照中央政府制定的统一接收办法将太原市自来水事业予以接收。国民政府内政部作为督促地方的中央领导机关,为统一全国执行方法与原则特制定接收办法5点:“一、凡收复区自来水厂,其资金原为盟国人民投资者,地方应斟酌情形,交由原主或其合法继承人继续经营;二、凡敌伪所经营或奸民与敌伪合作经营之自来水厂应一律接收,改归公营;三、凡原为公营或官商合办之自来水厂一律仍归公营,或官商合办;四、凡民营之自来水厂,除逆产予以没收外,仍准继续经营;五、在二三两项情形下经地方主管机关接收为公营或官商合办之自来水厂,当接收或改组时,所有各项资产设备,地方政府应立即查明造表,函报内政部备案。”基于自来水事业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1943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自来水事业管理规则》特别强调,“自来水事业为公营事业,但主管机关认为必要时得许民营。”[8]山西省政府依据国民政府政策将各地自来水事业收归公营,当时接收的自来水事业有太原、临汾、阳泉、运城几地。在太原,省政府任命申畅为市自来水管理局局长,全权负责市自来水接收、恢复与扩建工作[8]。

为加快各地自来水事业恢复建设工作及科学合理地制定水价并照顾百姓生活,省政府要求自来水管理局应尽量减少人力及浮滥开支。省政府特编制《修正山西省市县自来水管理办法》,确立各市县自来水事业管理机构为自来水管理局,隶属于当地最高行政机关;明确各地自来水事业的公营性质,并规定各地管理机构人员编制数、经费使用、级别待遇、业务报送及人员考核等内容。如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定编“局长1人,工务课长1人,事务课长1人,水厂厂长2人,工务主任1人,技术员1人,业务主任1人,会计主任1人,工务员2至5人,事务员6至11人,雇员编制4人,售水工10至26人,工长1至3人,机工5至15人,工匠3至5人,工徒2至5人,夫役2至6人,合计52至85人。”同时对各等级人员待遇予以注明,明确各类人员支薪标准一律由最低级起支,确立各级人员编制、工资数额之后开始全面接收工作[9]。

省政府完成对自来水事业接收后基本恢复了生产供应。但为扩大自来水产量,核心问题是解决设备短缺以增加产能。省政府所接收的自来水厂在当时而言设备极其简陋,所出水量始终不及需要量。(7)民国时期太原市自来水产能始终不足,惠及面极其有限,基本维持在保障1/6左右人口的水平。为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恢复及扩建水厂迫在眉睫,然苦于缺少资金和设备。战后,国民政府积极申请外部援助重建国家,在国际社会支持下成立善后救济总署,主要是获取外部物资及资金以协助各地恢复生产及赈济人民。发展自来水事业离不开电力保障。战后西北实业公司接收太原市发电企业向居民及工业用户供电,但电力保障基于技术、设备、产能等因素始终不稳定。为此,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为筹划自己的发电设备以保障供给稳定遂积极向善后救济总署申请配拨发电设备。省政府所申请者为锅炉(100马力)2部、三相交流透平式发电机(参数为2 200 V、6 000基罗瓦特)1部,以便建设自来水局自有发电设备。而善后救济总署通知,“此次救济设备,凡战事损害各厂矿所拨给的工矿物资均系价售性质,不是免费发放。”基于此,山西省政府设想以机器设备作为抵押取得贷款后再行购买机器,并多次与善后救济总署进行协商,然限于时局动荡、财力支绌,购置事宜最终无果而终[9]。

不过,出于国民生计方面的考量,山西省政府仍决定扩建太原市自来水厂。第二水厂在日伪时期即挖出1 000吨贮水池地基一处,继因原料缺乏导致搁停。当时所有供水均由机井中抽出直接输水,如机井管路一旦发生故障即可能断水。为此要保证供水须修筑贮水池一座。原第一水厂有水源井3眼,位于东城,但因地层不良,第一、二号两井损坏不能出水,第三号井虽勉强可用,每日出水量不及300吨,耗费人力、工料成本极大,主要靠第二水厂机井取水后转送第一水厂,以第一水厂为中转加压配送城东部。因此,在第二水厂西部水源处凿井2眼,保证城内供水,再在城外西北处凿井1眼,保障城北区发电厂等工业用水,这样可解决此时用水困难。与凿井工程相配合,修建水源地与第二水厂的直达配水管,补充东南城一带水源。另在城西南布设配水管以解决该区域土井水不清洁、不卫生状况。这样基本在城区内主要区域布设了管网,配管总长为12 735公尺。同时,作为扩建的完整工程一并规划设计了水井唧筒室及送水唧筒室各1座、工人宿舍3所、机械设备6座,共耗费法币637 519 211.53元。以上项目所需经费,省政府均积极向内政部和善后救济总署申请拨发并努力自筹[9]。

经过恢复与扩建,至1947年1月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实有资产设备如下:第一水厂占地13 260公尺。厂内有800吨贮水池1所、200吨高架水塔1座、送水机械室1所、水井3座。但仅有3号井勉强可以出水,其他厂房等未计入。第二水厂占地2 240 900公尺,有水井5眼,均为10寸铜管井,深度最深为181公尺,最浅一座146公尺,送水机械室1所。电气设备方面,可用机器计第一水厂有离心力水泵2部。第二水厂设备相对较多,计有离心力水泵7部,另有75马力汽油发电机水泵1部,20马力电机1台,10马力电机2部[8]。第二水厂是太原市自来水供水的主要水厂,厂内电机设备相对第一水厂明显为多。1947年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进一步检修并完善管网系统。其管网规格为DN300 mm-DN75 mm。各街布设各种口径铸铁管配水管共计24 751公尺490 mm(见表3)。

表3 1947年太原市自来水管道分布比例表

由表3可见,当时太原市自来水管道总条数为53条,共有5种口径,其中300 mm为干管,其余为支管。在所有管网中,干管所占总长比例仅12%;占比例最少为100 mm支管,而最主流的仍是口径最小的75 mm支管,连通了入户管网和各街巷供水塔,所占比例就管道条数而言超过50%,长度占比为1/3强,属于所有管网中的主流,占比最大。

据1947年5月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上报行政院《全国各省市自来水厂状况调查表》,当时全市人口31.9万人,供水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用水量每日最高6 000吨,每小时最高300吨,日均5 500吨,家庭专用970户,分设各街售水站售水者27处,家庭用水约18万人,工业用水户15户;救火龙头106具,其中公用80具、私有20具[10]。相对于1945年9月接收时的状况,用户总数相对增多,且增加了救火龙头以服务于城市消防设施建设。截止1947年末,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共建有售水站27处。按照编号顺序分别建于松花坡、民众公园、北仓巷、钟楼街、龙王庙街、下三桥街、前所街、东米市、帽儿巷、庙前街、半坡东街、上肖墙、楼儿底、上马街、西华门、大东门街、新城西街、东三道巷、精营中横街、南肖墙、天地坛、麻市街、新民三条、棉花巷、首义关、大北关、壩陵北街;共设小水塔11座、给水栓16处;另有3马力电机水泵3部、2马力电机水泵4部。当时市区划分为内八区和外八区。外八区则几乎没有供水管线和供水设施。27个售水站在城内分布区域主要是东至新开路、红市街、首义街,北至东缉虎营、新民中正街,西至半坡东街,南至棉花巷的商业繁盛和人口密集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周边区域部分商号和居民饮用[11]。

1948年太原市原拟在必要区域增设售水站数处以方便市民用水。但因新水源未投入使用,所以并未增加售水处,只有首义关整理旧售水站一处,在水源充裕时才开放。由于器材缺乏、水源未增,增装用户水管工程暂停,仅增加必要工业及公共使用者3户。为完善吃水用户人数稽查工作,派员逐户详细查对,尽量增加收入维持平衡。据统计,“1948年总出水量1 440 000吨,每月平均出水120 000吨,其中7月份工业供水50 000吨,民用供水24 000吨,10月份供水量同为工业供水50 000吨,民用供水24 000吨。”[12]自来水管理局为扩大产量和解决水荒问题,着手在首义门外西汽路开辟第三水厂,于1947年11月开工,但仍受限于经费及器材。1948年3月,曾购置首义门外、西汽路(8)今大致位于太原市迎泽大街之处。南北两端两个地块,共计4亩,花费6 000万元,并于当年10月基本完成第一号井工程,预计日出水600吨,但因缺少井房、扬水机械及送水配套管网,故暂不能实现送水。修理工程方面,为市内用水户完成修理,“夏季每日平均两户,冬季最多时达70余户,全年总计修理2 100余户。为免除冬季售水站冻结或冻裂,年内共完成售水站退水工程8处,增设上肖墙马车给水龙头1处。1948年还完成了东门外机场送水工作,铺设临时二寸铅管240公尺,日给水400吨。”[11]然通过《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民国三十六年度财产目录》《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民国三十六年度现有建筑物清册》《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民国三十七年度财产目录》比对得知,1948年相较1947年,电机设备、管网数量、售水站数目实际均处维持状态,无明显增建及扩大产量[11]。

四、太原市自来水事业发展中的困局与因应

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山西地方政府由于缺少资金、技术、设备,自来水事业可谓苦苦支撑。从光复后的发展全程来看,处于恢复和维持状态,基本没有扩大再生产。从水源来讲,仍是日伪时期的第二水厂及周边开凿的5口机井作为供水源。首义门外筹建的第三水厂已购置土地4亩作为厂区并已打井百米,但缺少路管与机械设备而未能真正供水。1946年初,与善后救济总署及内政部联系购买的锅炉与发电设备,因规格、费用及运输等问题亦并未运到太原市用作动力设备。1947年,自来水管理局所规划的各类扩建计划中,包括打井、铺管、蓄水池、唧筒室等建筑工程,仅有厂警室成本最低真正建设完成,其他项目仅停留在设计图纸字面上。可以说,对于自来水事业扩大生产的关键设备和建筑均未有效实施。因此,在产能未提升的状态下仅有的5口深井势必会出现水量逐步减少状况,与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形成日益扩大的鸿沟。

从表4可知,产水量在1948年7月之后出现下降。当时所用深井是1942年日伪时期开凿,彼时已用6年之久,因在未出现补充水源的情况下水量自然下跌且一直持续到1949年再无增长,勉力维持在1948年7月产量上[10-12]。

表4 1948-1949年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相关月份供水统计表 单位:吨

产量有限而需水量不断增加,兵工、医疗、教育各行业都对水量提出要求,无减有增。如西北化学厂即要求每日最少需水500吨才能不影响生产,但现实是只能调配400吨,否则将影响其他市民饮用及工业生产。但军工生产意义重大,不能减少供水。不仅军工企业缺水,山西大学教职员学生1 000余人用水问题日益严峻。“平日放水时间与放到水量本已不敷应用,最近数日自来水管理局对本校用水点滴未放,经电话及派员数度交涉,该局终不理会,毫无效果。”该校上报省政府予以协调,经自来水管理局调查确认与其同一路管的警察局、新城街、文津巷全部有水。由于学校所处位置地势较高,系水压不足导致自来水无法输送。而要彻底解决市区供水问题不仅要增加产能、节约消耗还要提高水压。兵工、教育机构缺水严重,医院亦陷入缺水困境。“上马街国师院内三六医院二分院因自来水供应不足,伤兵多饮苦水影响健康颇巨……小东门外三六医院一分院需用饮水系由车站水管供给,但该站放水时间每日只有80分钟,而院内伤患700余名,用水特多,时感饮水之困难,请饬自来水局延长放水时间……”[13]各处都出现用水紧张情况,在产能无法提升状态下,尤其夏季普遍用水量增大,自来水管理局亦缺乏根本性解决短缺的办法,只能呼吁节流和减少消耗。

经自来水管理局稽查,“小北门、国师旧址仓库内设四寸水管,并有消火栓四个,其中一个因机关杂处,无人管理,随意开闭,以致整个破坏,昼夜流溢。”为节约有限的自来水,该局上报省政府进行调处,要求国师院内各机关单位划分责任范围、明确管理权限,随后制定《国师院内自来水管理规则》将责任、用水细则和处置办法以条例形式确立;同时划分维护职责,编制《联合勤务司令部第二兵站驻国师各单位自来水管责任管理划分表》,将院内所有消火栓和小水管编号,明确地点和负责机关,以确保自来水器材不被任意使用导致过早损坏,从而控制过度消耗、节约用水,保障核心机关和重点企业供水[13]。

太原市自来水管理局依据物价飞涨的现实及出于维护成本、保障供给的角度,频频提高自来水价格。按照省政府规定,太原市自来水价格一直与西北实业公司电业处制定的电价保持同比增长,即电价如涨5倍则水价同步涨5倍。1948年9月调整新标准为每户3人收金券2.4元,11月16日每3人月收金券7.2元,12月1日起标准改为每户3人收金券53元,1949年1月又改为金券170元,3月1日改为金券1 200元[13]。仅仅6个月时间,以金券计算增长倍数的话,每户3人水费从2.4元涨至1 200元,增长499倍,通货膨胀可见一斑。在物价飞涨时代,虽然水价提升了,但自来水公司亦非受益方。因为各类成本在同比增长,工人工资及材料费用均高涨,生活成本更涨至极限。这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对于市民个人生活及自来水事业发展都具有明显的消耗性和窒碍性。同时,自来水管理局调整水费须经省政府审批和向社会媒体公开声明才能执行,从程序上来讲周期很长。其目的是为应对生活必需品和材料价格上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和员工基本生活。但漫长的申请周期与通货膨胀速度相较,执行力低下,其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来水事业发展困境和保障员工生活。

自来水事业发展步履维艰。为解决水荒并稳定市内军民心态,省政府电饬省会警察局发动市民挖修土井灌溉,禁用自来水浇地及一切不正当消耗,以保障自来水尽量满足食用。自来水管理局还制定《补救夏季水荒办法》。主要内容为节水办法,包括劝告用户节水、防止各用户耗水两部分及对违章耗水用户处罚部分[13]。其根本用意在于节约用水,这是在产能无法提升、耗水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唯一可尝试的努力。太原市此时分内八区和外八区,城内6个区水井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1949年3月太原市部分城区水井菜地统计表

当时由于自来水产能有限、供水短缺,且铺设配水管普及率不高,因此,各种水井仍是百姓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从各区保留水井数目看是比较多的,还肩负着种菜浇地、维持农业生产的重要功能。为解决用水紧张状况,省政府“通饬在省机关、部队及民商等禁用自来水浇地、建筑及一切不正当消耗,以度荒季等情……拟饬市政府及省会公安局严格办理,并登报通饬”,确保“日供化学、发电两厂1 000 t,其余3 000 t配供一般公私医院、机关、工厂及民商应用”,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兵工企业及政府机关、公私医院用水需求[13]。“至1949年4月太原解放,全市供水水厂2座,能产水的深井5眼,还有出水量逐渐衰竭的部分单井,日产水能力仅有6 900 t。全市不同口径的供水管网,其中最大口径300 mm,日人均供水11.9公升,全市用水人口普及率仅有六分之一,公司职工总人数80人。”[6]202足见当时城市供水事业限于发展瓶颈,难以扩大供水量,无法满足大部分市民用水需求。

五、结语

中国城市自来水事业肇始于20世纪初期,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相比沿海沿江城市,太原市自来水事业起步较晚而发展缓慢。山西地方政府在省政十年建设期间兴办了诸如西北实业公司等大型重工企业,涵盖了军工、机械、机车、铸造、炼钢、煤炭、电力等十几个部类的23个大型企业,还包括晋华卷烟厂、晋丰面粉公司、山西第一女子职业工厂、第二女子职业工厂、平民工厂等公营企业,修筑了同蒲铁路等交通干线,实施了几个重点工程。(9)参见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民国山西实业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六编和第九编相关内容。但基于认识和布局因素,山西地方政府将有限资金投入到壮大自身军事工业力量的重工行业,尤其对于军工、钢铁冶炼投资非常大。而对于关系民生的市政设施仅仅规划了初步的设计方案,并未立刻实施自来水建设事业,直到1937年才修筑了几个小水塔,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进言之,太原市自来水事业构想于战前而接收恢复于战后,但从发展全程来看,始终未能达到顶峰。无论日占时期还是光复之后,无论日产水量抑或整个管网覆盖情况,均无法解决多数市民吃水问题,仅能基本维护1/6左右人口的自来水供应。尤其国共内战全面爆发之后,山西地方政府因缺少资金、器材、技术,自来水事业处于一种艰难维持状态。不过,太原市自来水事业在民国时期总算起步,即便缓慢前行,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恢复重建市政设施奠定了初步基础。

猜你喜欢

水厂太原市供水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