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2022-03-18李鸿凯冯改花
李鸿凯,冯改花
(1.吕梁学院 思政系,山西 离石 033001;2.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部,山西 榆次 0306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灵魂塑造的关键课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以及精神风貌,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前所未有,围绕课程的守正与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检验该“金课”含金量的重要标准。202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该文件从学科建设、队伍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宏观指导,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纲领性文件。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居于主体地位,其感受和体验是思政课建设的生命线。因此,构建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使课程真正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学生获得感是构建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中心和逻辑起点
(一)不同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评价的“虚”与“实”
高校思政课是一个整体性的课程体系,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科阶段共开设5门课程,课程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按照课程的培养目标、学科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可以将5门课程分为知识类、理论类、方法类3种。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评价体系的差异性,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体验性和获得感。知识类的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清晰脉络的基础上,帮助其了解党史、国史、国情,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理论类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旨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教育,从而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世界的能力。方法类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等,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帮助其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当前高校5门思政课教学评价大都是通过考试或考查的形式进行,通过学生具体的分数来检测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然而,这种简单化的评价,看似具有“实”的标准,实际上却存在失真或失信的现象。这是由于思政课本身具有“虚”的特性形成的。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单是靠背诵教科书和获得高分数、高绩点来实现的,而更多体现在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中。思政课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相同。因此,如果要真实准确地检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状况,就要在考虑评价者意识和能力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思政课评价‘虚’与‘实’的特殊性”[1],把学生的获得感放在首位,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将“虚”与“实”有机统一。这样才不致于使评价活动流于形式,弱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使评价体系具有客观性、导向性和激励性。
(二)评价模块的多维性必须凸显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与其他专业类课程侧重于帮助大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技能的真理性认识不同,思政课更侧重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意识形态进行教育。思政课教学评价模块具有多维性,在评价模块上主要包括3个方面,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是知识目标评价。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大学生良好思想观念的确立、价值观认同的确立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掌握。因此,要将评价关注点转向学生,尤其要关注大学生的基本状态,包括他们在思政课堂上的出勤率、抬头率、学习的主动性、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的获得感等,把是否会学,能否学会,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融合。其次,价值观目标评价。思政课是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接受是思政课教学评价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但是,思政课教学评价的难度也在于对大学生价值观接受程度的测量。教育者要看到价值观教育本身不容易量化,即使采用打分量化的评价形式,也不一定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思想道德素质。而且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局限于在校期间,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思想道德表现、责任担当精神等也能从侧面反映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评价。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将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多元评价模式。三是能力目标评价。将知识有效转化为能力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旨归。思政课教学的最终成效体现在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科学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以此为导向,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要遵循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的能力指标,全面评价和考察学生运用思政课所学的理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基于学生获得感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要以学生获得感为逻辑中心,秉持“三个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这是体系构建的“价值正确”的重要前提。
(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关注“质”而走向具体,是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更多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思政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学的定性评价必须以此为根本展开。通过思政课教学,要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远大抱负,脚踏实地,从而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奋斗的决心。定量评价关注“量”而走向抽象,是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测定,并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高校思政课在大学4年间是分时段开设的。这期间,教师、学生、外部环境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转移。这些变化会对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定量评价就是获取学生在各层次、各阶段课程学习中的参与状况、感性体验等方面的数据,通过对所获取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进而分析各级各类影响因子对思政课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权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互为补充,有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二)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中间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是为及时了解和发现教与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动态测评。形成性评价具有流动性和具体性,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各种外在影响因素的评价。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课堂参与、课后教学反思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学生在各个阶段中的信息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师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由于有了较长时间的测量与考察,形成性评价更具完整性和系统性。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水平提升改进而提出诊断性建议而进行的评价,有助于促进教学活动在不断的测评、反馈、调整的过程中趋于完善,最后达成教学目标。诊断性评价通常采取考试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具有静止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有助于发挥教学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诊断、鉴定,从而为教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三)全面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一项兼具科学性、思想性与系统性的研究。“教学评价体系不应该是针对某一方面做出的片面评价,而是一个涵盖多项指标的全面评价”[2],既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的评价。这些评价内容之间相互协调、有序行进,共同作用于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大化。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以既定的评价目标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恰当自如地选取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反馈和获得,全面系统评价思政课的整体课堂效果。多元评价是指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双主体,共同参与到多元化的评价课堂中。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是,这种“供给者本位”的理念已经不能顺应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在评价理念上要逐步转向以学评教的“需求者本位”,从而彰显时代性,富于人文性。思政课多元主体评价应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自评,教师和学生的互评以及生生互评,从而打造师生共同参与、多头并进的多样评价。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路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采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遵循教学评估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各种变量因素,使教学评价指标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最大程度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水平。一是建立相对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明确的评价目标是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制定和设计的基本导向。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中心,致力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创新素质和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与评价目标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评价系统,将任课教师自评、思政课教师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等相互结合,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从而能在更高层次上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诊断、研判并提出改革与提升的意见。二是设计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当前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矛盾之一是评价目标具体化的要求与教学质量真实状况难以量化的矛盾。因此,要通过设计科学的指标指数与制度建设将难以用实证标准测量出来的质量评价做细做实,达到虚功实做的目标。教学评价指标一方面要遵照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质量标准的原则性规定,形成相对规范的质量评价内容、程序、标准体系,但也要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量化处理,将抽象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为操作性较强的量化指标,从而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评价标准相对模糊、难以把握的缺陷,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另一方面,要建立不同课程教学评价的内核指标。高校5门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对具体。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使得教学评价也有所差异。因此,构建立体、多元的分课程的内核指标是思政课教学评价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坚强有力的落实保障机制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落实,而“建立教学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贯彻执行的制度是保证其落地生根的根本”[3]。一是要确保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坚强领导。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校行政负责实施,要建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机制。各级党委重视思政课改革创新是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提升的有力支持,也是做好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坚强保障。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统筹协调各方的力量,凝聚思政课教学评价工作的合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二是建立运转高效的教学监督评价落实机制。效果评价是质量评价的根本。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关键是在对课程功能实现有效性的调控和监督。由于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多元性,效果的体现具有内隐性和延时性,因此,单一的评价制度必然无法体现教学评价的公正性。只有构建综合性的多元评价制度才是教学评价实施落地的关键。一方面是建立教师评价制度。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也是贯穿思政课教学评价的主导。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和担当制定好学生课堂参与的评价方案,组织操作好学生课堂参与的自评和他评工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另一方面是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学生是课堂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学评价的最终体现者。学生评价制度是多元、立体、动态的体系,除了网上评教系统之外,也需要跟进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课堂评教与课后评教、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活动。
(三)完善动态调整的改进机制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接受,也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以及影响教学、学习活动的外部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评价体系作用的发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那种预想设计一套一成不变、滴水不漏的评价方案,只需要在评价过程中按部就班执行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要以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根本,建立动态的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调整各类指标,并能够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迅速回应。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多方兼顾。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与培育是教学效果的最终评判标准。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学生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利益相关者”[4];既要关注他们学习某一门课程之后或者某一学段的学习效果,也要重视所有思政课学习之后的整体效果,考察他们思想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并根据结论适时调整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重视教学反馈的反向激励。教学反馈是思政课教学实施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反馈可以发现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隐性问题,从而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教师反馈指标和学生反馈指标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反馈评价。教师对于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认知态度和学习行为的反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思政课堂的总体状况,是教学评价指标改进的重要依据。而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学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其反馈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身的需求,同样也是教学评价体系动态调整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