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性”探索
2022-03-18贺雨涵
贺雨涵
(吕梁学院 中文系,山西 离石 033001)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和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新兴学科。在上世纪80年代,该学科重建之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阐释了艺术家的心理特征、艺术创作的动力和心理流程、艺术接受的心理规律等方面,开拓了文学艺术研究的新空间,并孕育出全新的学科理论生长点。近些年,文艺心理学的教学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由于涉及多种不同领域的理论知识,并随着当下新兴的媒介传播方式和文艺现象的不断涌现,文艺心理学的教学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西方文艺心理学理论凌驾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之上,有着较为明显的“西化”倾向;忽视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实际,对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接受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作孤立和静止的描述,无法揭示审美主体复杂的内在机制;未能触及到文艺心理学自身的阐释性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与艺术以及人生实践相结合是值得思考与重视的。
一、发掘理论知识的审美实践价值
(一)重视本土化的审美价值
西方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助长和推动了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研究,涌现出了大量影响深远的理论成果,如实验派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也因此形成了强势的话语霸权,导致中国古代传统的心理美学思想始终不被重视,长期处于失语的状态,一度呈现理论“西化”的倾向。这也使得文艺心理学的教学出现了明显的理论困境,在实际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引入和介绍西方主要的理论流派和研究途径,却忽视了中国本土化的审美价值。然而,中国本土的审美心理思想和西方是迥然有别的。在中国古代丰富的心理美学思想中,有着诸多精妙绝伦的艺术探讨,如“虚静说”“发愤著书说”“性灵说”“童心说”“出入说”等。这些无一不涉及到对审美主体心理的论述。只是和西方系统的审美理论相比,较为零散,多为随笔式、评点类的内容,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
结合上述教学困境,文艺心理学的理论教学部分应充分发掘和重视本土化的审美价值,梳理和整合中国传统的文艺心理美学思想,并将其与西方文艺心理学理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真正融会贯通。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中西文化的不同背景,来解释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则显得尤为必要。如讲授早期美感心理学中的“移情说”和“距离说”,西方的移情更强调把人的精神特征注入到外物中,由人及物,并在这一过程中凸现主体。中国的移情也强调人,但这种情绪是由外物唤起,由物及人,人消解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整个过程中,呈现出非主体的特性。追溯不同根源,则是不同的自然观导致不同的艺术态度[1]59-63。曹顺庆也有类似的比较,“我们应当肯定移情说与距离说的合理之处,但也要看到其片面性和不足之处。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出入说就要全面一些,辩证一些,即不但强调入,也强调了出。”[2]47再如20世纪影响最大的西方文艺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这是文艺心理学理论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弗洛伊德强调文艺创作是被压抑欲望的满足和无意识的升华。这种所谓的“欲望升华说”属于文艺心理学的重大理论课题,但并不是什么新的观点。早在我国古代就有“愤怒出诗人”的说法。“诗必先穷而后工”“《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等皆有此意。然而,弗洛伊德的所谓被压抑的东西大多指人的性欲,就未免太偏颇了。日本的厨川白村在其《苦闷的象征》中将弗氏的“压抑”说大加发挥,进行了社会性的改造,从而增加了这一理论学说的现实性和战斗性[3]276。可见,中国传统的心理美学思想极为丰富,并且富有辩证性,与西方文艺心理理论相比毫不逊色。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宽理论教学内容,摆脱教条式的束缚,建构全新的文艺心理学理论体系,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西理论的差异,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认知的能力,让理论教学真正活起来。
(二)重审当下的审美实践
文艺心理学教学要想走出当下的困境,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这里的实践内容不仅指中外文艺史上的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更多地包括随着当下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生发的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当下新兴的媒介传播方式和文艺现象的不断涌现,审美主体的心理也在随之变化。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相结合,根据实践的需要调整理论,对其中主要的概念、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梳理;重新审视当下的审美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性沟通,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真正从个人审美心理的角度去觉知文艺与美学的话语蕴藉的层次性及多样性的价值。
如在讲授文艺心理学的理论源头时,我们总要从实验派心理学说起。费希纳被尊为实验派艺术心理学的鼻祖。《美学导论》作为其主要著作,体现了他对审美的实验研究的全部内容。其中的16种原则对文艺心理学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4]16。在具体教学中,应主要抓住其理论的核心要素——审美阈原则进行具体讲解。但在实际讲授中,很容易陷入对于理论高度的机械化把控,通过一些经典案例的注入阐释理论的框架和体系。学生面对高深的理论感到晦涩和难解,甚至充满冷漠。这说明我们并未从学生的审美实际出发,文艺心理学理论教学的这种实际困境是亟需得到重视和解决的。以审美阈原则为例,在讲授中需要厘清美感产生的条件,预备审美情绪、审美阈的激发和唤醒以及审美的升华和净化部分等。这里在选择实践案例时可以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艺术类型入手,如以恐怖电影的美感生成为例,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通过惊颤的审美感受所带来的强烈的心灵震撼,体会美感体验所具有的美学功能,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脱。但同时会借由理论分析恐怖电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距离说,进一步分析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是美感心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很有代入感,既可以激发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建立理论之间的联系,形成自身理论知识的建构。
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表征的“微时代”。他们有着这个时代造就的认知方式和审美判断。在此基础上,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接受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符号。新媒介技术融合背景下的审美景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局面,一言以蔽之,媒介技术悖论于“微时代”依然存在。“审美的人”只有保持足够的主体性与人文理性,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方能避免被技术所裹挟与异化,而在充分享受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做到自由地创作和无功利地审美,真正实现审美化与诗意化的艺术人生[5]143。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当下的生活和审美实践,关注文学艺术的全新的传播方式,在时代的整体风潮中,强化理论的现实价值,使学生能够运用文艺心理学的方法,提高参与现实的能力,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真正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建构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阐释方式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从这一中心命题出发,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作为体验阐释者的艺术家、作为体验迹化的创作过程、作为体验形式化的艺术作品以及作为二度体验的艺术接受。通过对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文艺心理学不仅是描述性的文艺心理学,而且是具有现代科学形态的功能性的文艺心理学[4]9。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切记对创作过程和接受过程进行孤立和静止的描述,而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从整体的、动态的角度把文艺活动中的四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主体的各种心理要素看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进一步揭示主体审美体验中的各种心理要素是如何发挥功能,从而阐释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的内在规律。
(一)作为体验阐释者的艺术家
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储备,充分说明激起创作冲动的是艺术家深刻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归根到底是一种生命体验。艺术家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内省力获得这种深刻的生命体验以及将这种体验形式化的能力。体验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地掌握世界的心理能力[6]32。只有经过艺术家体验的逐层熔炼,生活材料才能被情感化、心灵化,也只有深刻的人生体验才能构成作品的灵魂。如鲁迅先生成功塑造了阿Q、祥林嫂等贫苦的劳动人民,正是在后来人生体验的不断强化和叠加中,形成了属于他独有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在实际教学中,应重点呈现艺术素材的积累过程与艺术家心理建构过程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解释积累艺术素材现象的内在奥秘,对此现象作出更为深入和合理的解释。
童年经验作为艺术家体验生成的重要因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之所以被艺术家重视,主要在于童年经验中蕴含着最丰富的人生真味。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审美的、非功利的,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体验[4]97。因此,在教学中应增设实践环节。通过作家的童年经验对创作影响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童心与诗心的对应关系。童年经验对于作家而言是铭心刻骨的,也必然会影响到一生的创作。如高尔基的《童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基本上都是他们童年生活的积累和结晶。曹禺在《雷雨》自序中说,在他的性情中有一种“郁热的氛围”。而他也和他的传记作家谈到要写好他的传,必须要写出童年的苦闷。他的传记材料表明,他性情中的“郁热”是从小就形成的。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自尊心强,有廉耻心、责任感的男子汉形象。它与作家童年经验中父亲意象的轰塌形成直接的对应[7]95。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创作是不容小觑的,充分挖掘童年经验对于其创作是至关重要的。明代学者李贽提出“童心说”,强调作家应该用“赤子之心”去感受生活世界,深刻解释了童年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许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常常伴随着对于童年强烈的眷恋。对这些艺术家而言,艺术创作就是诗意地寻梦。那么,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童年作为一种乌托邦的存在,不也正喻示了人类对于精神家园的探寻?在此基础上,教学中应进一步讨论“使人类童年化”的命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这个命题所凸显的社会文化的功能与意义。而对于童年的追寻和回忆就成为了艺术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抵御精神异化、寻求自由解放的重要途径。
(二)作为原体验二度阐释的接受者
审美体验作为核心要素,将作家、文本以及读者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激发了复杂多样的创作动机,并将其外化形成蕴含着艺术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丰富的心理内容的艺术作品。接受者作为艺术家原体验的二度阐释者,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体验联结,对艺术家的原体验进行接受和升华。接受主体的心理不是一块“白板”。艺术接受的奥秘主要来自于接受主体的“先在心理图式”,也可理解为接受者的“心理定势”。审美心理的复杂性就体现在其不确定性上。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主客体在审美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态关系之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呈现出这种复杂的动态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整体关联。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就已经论述过诗文的鉴赏和批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由披阅文辞而理解作者的情志。但事实上,作者情志是很难鉴别的,这是因为接受者各有偏好,凭借各自独特的审美感知和理解与艺术创作进行深度交流与对话。这一部分内容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因为人人都是接受者,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反观自己的审美感受,应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真正能让学生通过个体的审美实践,深入理解复杂的审美过程。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听《牡丹亭》唱词时的心理体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真实地复现了审美接受中的复杂过程。黛玉之所以沉浸其中,不仅取决于接受客体——文本的性质,也就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召唤结构”,也取决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另外,依赖于主客体之间的同构关系。优秀的作品总是渗透着艺术家独特的生命体验。而接受者也总是带着先在的生命感受和情感模式,当二者发生同构关系时,形成一一对应、一见钟情的领会。所以,艺术欣赏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家、文本、接受者交流对话的过程。理想的艺术欣赏境界就是三者达成了共鸣。就像曹禺在《雷雨》尾声中说到想送看戏的人回家。接受者由看戏的宾客上升到上帝的座位,站在更高的角度、远距离地,因而也更加理智地来审视现实中人、我的一切挣扎[8]32。这一部分内容也可结合之前所学的理论进行渗透。如“距离说”“移情说”、格式塔的心物关系论以及弗洛伊德讲到的欣赏者分享作家的“本能欲望”等,进行前后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处理,同时,结合审美实践,体会对艺术家原体验的升华,理解艺术接受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审美体验达到人性的重建和生命的超越。
三、探寻诗意的人生艺术路径
文艺心理学所要完成的不仅是分析更需要阐释。王先霈认为人文性的、阐释的心理学对文艺心理学更加亲切适用。文艺心理学自身更趋向于人文性和阐释性。文艺心理学研究很重要的意义,正在于借助于它“弄懂人类生活的意义”,达成心理的和谐,追求诗意的艺术化的人生[9]11。审美体验归根到底是一种生命体验,是主体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说到底我们探讨的还是人的问题。如何获得人生的幸福,实现人生的完满是人的问题的核心。文艺心理学教学的关键也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带着艺术审美的态度回到现实中来,不断探索如何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地诗意的生存。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但另一方面给人类造成了新的威胁和压迫,带来巨大的精神灾难,使人深深陷入庸常的现实生活的束缚和尘世俗务的烦恼与羁绊中难以摆脱。而审美体验是一种充满情趣的精神活动。它保护了人的内心世界,捍卫了人性的完整,是审美主体摆脱了对象客体的功利性的束缚而获得一种澄明无碍的审美自由。这种心理状态就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这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也就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以及人性的完满。审美体验使人回到最原初、最本真的生命状态,获得生命的超越和回归,摆脱现实的束缚,获得自我的完全解放,找到精神安居的家园。这也是把审美体验作为文艺心理学核心命题的意义之所在,也是我们研究文艺心理学的意义之所在[4]8。人类就是通过审美体验,获得心灵真正的归宿,这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朱光潜在《谈美》中也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他认为艺术的生活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这是中国古人讲到的“乐生”,也是“孔颜乐处”,是孔子“吾与点也”的境界,是陶渊明追求的从“樊笼”中挣脱的自然境界。在这种最高的人生境界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人的心灵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在这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当中,人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自己的存在[10]451。一旦有限的生命获得了深度,最普通平常的事物也可以产生伟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文艺心理学是人文教育、审美教育的范本。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危机是多重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等,尤其面临智能化时代,人的精神会异化到我们不可想象的地步。因此,美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十分突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真正让人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享受,感受到一个充满情趣的人生。这也是文艺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在新时代的文化图景中,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概念,充分发掘课程资源,注重理论学习的现实转化,借助对审美实践的关注去开辟“人的解放”的“大美学”路径。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中获得体验人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使精神境界获得升华,领悟生命存在的意义,获得人生的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