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盆草水提工艺及产地优选*

2022-06-29芹,钱

中国药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木犀槲皮素供试

张 芹,钱 芳

(江苏省中医院药学部,江苏 南京210029)

垂盆草为景天科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Bunge的干燥全草,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痈肿疮疡、小便不利等[1],对药物性肝损伤、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肝病有独特疗效[2-3]。垂盆草含黄酮类、生物碱、三萜等化学成分[4-5],黄酮类为其主要有效成分[6],具有保肝[7]、抗纤维化[8]、抗氧化[9]、抗炎[10]、抗胆汁淤积[11]等作用。垂盆草分布较广,所含化学成分受产地和采收季节影响较大[12-13]。临床应用垂盆草以汤剂为主。本研究中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垂盆草的水提工艺,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垂盆草有效成分含量,为其药材资源的优选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1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含G1322A 脱气机、G1311A四元泵、G1316A柱温箱、G1314A VWD 检测器、Agilent ChemStation,美国Agilent 公司);BP - 211D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精度为0.01 mg);Millipore-Q超纯水机(美国Millipore公司)。

1.2 试药

木犀草苷对照品(批号为111720 - 201501,含量99.30%)、槲皮素对照品(批号为100081 - 201610,含量97.4%)、异鼠李素对照品(批号为110860-201611,含量99.0%),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垂盆草饮片(编号G1-G12)来源及批号见表1,由江苏省中医院朱育凤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正品;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表1 垂盆草样品来源及批号Tab.1 Source and batch numbers of Sedi Herba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A)- 0.4%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8 min时46%A,18~20 min时46%A→55%A,20~28 min时55%A,28~30 min 时55%A→46%A,30~35 min 时46%A);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2.1.2 溶液制备

分别取木犀草苷对照品、槲皮素对照品和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 mL 含木犀草苷20.12 μg、槲皮素61.7 μg、异鼠李素98.4 μg的单一对照品溶液。分别取各单一对照品溶液适量,加甲醇稀释,制成每1 mL 含木犀草苷6.287 5 μg、槲皮素36.634 μg、异鼠李素9.225 μg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垂盆草样品提取液(编号G1)1 mL,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5%盐酸溶液(4∶1,V/V)混合液25 mL,称定质量,加热回流1 h,放冷,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1.3 方法学考察

系统适用性试验:取2.1.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位置处有相应色谱峰,理论板数按木犀草苷、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峰计均大于3 000,分离度均大于1.5,基线分离良好。详见图1。

1.木犀草苷 2.槲皮素 3.异鼠李素A.混合对照品溶液 B.供试品溶液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1.Luteolin-7-O-glucosid 2.Quercetin 3.IsorhamnetinA.Mixed reference solution B.Test solutionFig.1 HPLC chromatograms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2.1.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3,5,10,20,30,40 μL,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各待测成分进样量为横坐标(X,μg),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木犀草苷为Y1=13.245X1+ 7.082 6(r= 0.999 9,n= 6),槲皮素为Y2=126.67X2+ 76.721(r= 0.999 9,n= 6),异鼠李素为Y3=27.355X3+15.208(r=0.999 9,n=6)。结果表明,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进样量分别在0.018 9~0.251 5 μg、0.109 9~1.465 4 μg、0.027 7~0.369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检测限与定量限考察: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以信噪比(S/N)为1∶3 和1∶10 时的质量浓度确定检测限和定量限。结果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的检测限分别为0.16,0.12,0.15 μg/mL,定量限分别为0.63,0.37,0.46 μg/mL。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2.1.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1.1 项下色谱条件,1 d 内连续进样测定6 次,连续进样测定6 d,记录峰面积。结果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日内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74%,0.58%,0.50%(n= 6),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98%,1.01%,0.62%(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编号G1),分别于室温下放置0,2,4,6,8,12 h 时按2.1.1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33%,1.27%,1.05%(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12 h内基本稳定。

重复性试验:精密吸取样品提取液(G1)适量,共6份,按2.1.2 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1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46%,1.19%,1.77%(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加样回收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编号G1),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1.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1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9)Tab.2 Results of the recovery test(n=9)

2.2 正交试验

2.2.1 试验设计

以煎煮时间(因素A)、煎煮次数(因素B)、加水量(因素C)为考察因素,以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的总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垂盆草水煎煮提取工艺。因素与水平见表3。

表3 因素与水平Tab.3 Factors and levels

2.2.2 试验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可见,仅因素B 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影响强度为B>A>C,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1,即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从节约能源和结合实际考虑,将煎煮次数减为2次。

表4 L9(34)正交试验结果(n=9)Tab.4 Results of the L9(34)orthogonal test(n=9)

表5 方差分析结果Tab.5 Results of ANOVA

2.2.3 验证试验

取样品(编号G1)50 g,精密称定,共3 份,按上述优选的工艺提取。结果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总含量的RSD小于1.10%,表明此水提工艺可行。详见表6。

表6 验证试验结果(μg/g,n=3)Tab.6 Results of the verification test(μg/g,n=3)

2.3 样品含量测定

取12 批次样品各适量,按优选工艺提取,得提取液样品,再按2.1.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1 项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总含量,平行测定3 次。可见,编号G10,G11 提取液样品中3 种成分总含量较大。详见表7。

3 讨论

3.1 指标成分选择

垂盆草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等化学成分,槲皮素、木犀草苷、异鼠李素为黄酮类主要化学成分。木犀草苷有调节胆固醇水平、抗炎、抗病毒等作用[14],槲皮素有抗炎、抗菌、抗癌等作用,以三者为指标成分,可有效控制垂盆草药材的质量,以保证疗效[15-16]。

3.2 洗脱条件选择

本研究中参考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7]方法,在色谱条件中以甲醇-0.4%磷酸溶液(45∶55,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但发现色谱峰不能完全分离。改为梯度洗脱后色谱峰分离较好,故选择梯度洗脱。

3.3 耐用性考察

预试验中曾使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Amethyst C18柱(250 mm × 4.6 mm,5 μm)、Hedera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测定样品含量,结果表明,色谱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3.4 水煎煮工艺

垂盆草临床应用多为汤剂,根据药材性质以及为保持传统汤剂的有效成分,多以煎煮制成[18]。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等[19-20],采用正交试验法逐一优化水提工艺[21]。1)浸泡时间,预试验中考察了样品浸泡0,30,60,90 min,发现浸泡与否对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故正交试验时选择药材不浸泡。2)加水倍数,考察了加6,8,10,12倍量水,发现加6倍量水时指标成分含量略低,而根据方差分析结果来看,加水量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加8 倍量水含量最高,且更节约资源。因此,选择加8 倍量水。3)煎煮时间,根据药材性质,选择煎煮时间为30,40,60 min,结果表明煎煮时间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以煎煮40 min 时含量最高,故选择煎煮40 min。4)煎煮次数,选择煎煮次数为1,2,3次进行试验,结果发现,由煎煮1次的效果明显劣于2次或3次,而煎煮2次与3次时样品含量差异较小。从节约能源和生产实际考虑,选择煎煮2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

3.5 不同产地药材样品含量测定

中药材的成分含量不同,会影响临床药效。不同产地垂盆草中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产地的地理环境、雨水量、温度及采收加工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发现,湖南(郴州、邵阳)产垂盆草样品含量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选择。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优选的水提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垂盆草的煎煮提取。湖南(郴州、邵阳)产垂盆草药材中木犀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总含量较高,可根据需要优先选用。

猜你喜欢

木犀槲皮素供试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方面的应用
4 种牧草种子在不同逆境下的萌发特性
槲皮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NASH肝纤维化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槲皮素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预测与验证
小麦全程绿色防控用药试验分析
小麦全程绿色防控用药试验分析
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小麦全程防控应用拜耳公司农药产品试验
如果你不曾存在(中篇小说)
YT星球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