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CHOP方案治疗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2-06-29徐,恬,敏,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外周血单抗淋巴细胞

徐 徐, 陈 恬, 张 敏, 陈 晨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血液内科,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为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发病与环境、饮食习惯、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随着近年环境污染加剧DLBCL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1]。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and prednisone,CHOP)为DLBCL治疗的经典方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杀伤B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其联合CHOP(rituximab CHOP,R-CHOP)能抑制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表达,有效提高DLBCL治疗效果[2]。但高危DLBCL患者治疗失败率及复发率均较高,R-CHOP方案对高危DLBCL是否仍然有效,长期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均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102例高危DLBC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R-CHOP方案治疗者56例(R-CHOP组),CHOP方案治疗者46例(CHOP组)。R-CHOP组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19~76岁,平均(58.26±12.45)岁;临床分期Ⅲ期26例,Ⅳ期30例;伴B症状34例,伴淋巴结外器官受累46例。CHOP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19~73岁,平均(57.63±12.02)岁;临床分期Ⅲ期24例,Ⅳ期22例;伴B症状28例,伴淋巴结外器官受累3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入标准:经病理活检证实为DLBCL,且经国际预后指数[3]评分>3分;初治且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伴心脏禁忌证致相关治疗不能耐受;合并其他活动性恶性肿瘤;既往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

CHOP组行CHOP方案治疗:环磷酰胺7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阿霉素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长春新碱1.4 mg/m2静脉推注,第1天;泼尼松60~100 mg口服,第1~5天;21天为1个疗程。R-CHOP组行R-CHOP方案治疗:CHOP方案前1天给与利妥昔单抗375 mg/m2静脉滴注;应用利妥昔单抗前采用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预防过敏反应(过敏严重者采用甲强龙),CHOP方案同CHOP组,21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治疗期间出现Ⅲ~Ⅳ度骨髓移植时行皮下注射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

1.3 临床疗效判定

治疗6个疗程后,根据国际工作组疗效标准[4],分为完全缓解(无可触及淋巴结或活检阴性,淋巴结直径≤1.5 cm,骨髓形态学或组织学检查正常,且稳定≥28天)、部分缓解(可测量病灶较治疗前缩小>50%)、稳定(可测量病灶较治疗前缩小≤50%或病灶增大≤25%)、进展(可测量病灶较治疗前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总有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毒性反应标准[5]记录Ⅲ~Ⅳ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

1.4 CD4+、CD8+、CD20+、IgM、IgG、β2-MG的测定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6个疗程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及CD20+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和IgG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的比较

R-CHOP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HOP组(P<0.05;表1)。两组在6个疗程内均无死亡或停止治疗患者,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单位:例(%)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亚群的比较

CHOP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CD20+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R-CHOP组治疗后外周血CD4+均降低,CD8+均升高,随疗程延长差异更显著;且治疗4、6个疗程R-CHOP组较同时间CHOP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R-CHOP组治疗后外周血CD20+均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同时间CHOP组(P<0.05;表3)。

表3 两组CD4+、CD8+、CD20+、IgM、IgG和β2-MG的比较

2.3 两组血清IgM、IgG、β2-MG的比较

CHOP组治疗前、后血清IgM、IgG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R-CHOP组治疗后血清IgM、IgG均降低,随疗程延长差异更显著;且治疗4、6个疗程R-CHOP组较同时间CHOP组更低(P<0.05;表3)。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β2-MG均降低,随疗程延长差异更显著;且治疗4、6个疗程R-CHOP组较同时间CHOP组更低(P<0.05;表3)。

2.4 R-CHOP组临床疗效与β2-MG的相关性

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R-CHOP组临床疗效与治疗4个疗程、6个疗程血清β2-M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86、-0.422,P<0.05)。

3 讨 论

研究发现,超半数高危DLBCL患者可在治疗后3年内复发[6],临床上给与有效且低毒的药物治疗,才能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时间[7]。约90%以上的DLBCL细胞膜表面存在CD20抗原,利妥昔单抗可与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进而杀伤肿瘤细胞,联合CHOP方案治疗效果好[8]。本研究中,R-CHOP组治疗2、4、6个疗程后外周血CD20+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均低于CHOP组,也证实利妥昔单抗能通过与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以清除体内B淋巴细胞。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疗程内,两组均无死亡患者及停止治疗情况,R-CHOP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CHOP组,提示高危DLBCL患者对两种治疗方案均可耐受,而R-CHOP方案疗效更为显著。考虑该结果与利妥昔单抗的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作用,使高危DLBCL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得到进一步清除有关[9]。另外,有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可增加阿霉素对具有耐药特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联合CHOP方案可克服耐药[10]。这也可能是R-CHOP方案疗效更显著的原因。此外,代谢活跃的恶性肿瘤细胞可合成大量β2-MG,其血清表达水平与肿瘤负荷密切相关,β2-MG动态变化情况可辅助判断DLBCL预后[11]。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血清β2-MG均较治疗前降低,R-CHOP组治疗4、6个疗程后血清β2-MG低于CHOP组,提示R-CHOP方案减轻高危DLBCL肿瘤负荷疗效更为显著,对患者预后改善效果可能更好。且R-CHOP组临床疗效与治疗4、6个疗程后血清β2-M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表明β2-MG动态变化对判断高危DLBCL病情进展有利,临床可积极监测β2-MG,对诊疗有指导意义。

本研究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利妥昔单抗并未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文献[12]报道,淋巴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可抑制抑制性T细胞,使其对B淋巴细胞分化能力控制力减弱,引起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造成患者体液免疫指标较正常人群升高。也有研究提出,利妥昔单抗的应用可能并不会造成DLBCL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13]。本研究中,CHOP组治疗前、后血清IgM、IgG无明显变化,R-CHOP组治疗后血清IgM、IgG较治疗前降低,且在治疗4、6个疗程后明显低于CHOP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利妥昔单抗的杀伤B淋巴细胞作用,使外周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浆细胞减少,引起抗体生成显著减少,免疫球蛋白水平随之下降有关[14]。不仅如此,R-CHOP组治疗后外周血CD4+降低,CD8+升高,而CHOP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R-CHOP方案可能通过抑制免疫功能,对患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临床研究指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影响抗肿瘤疗效及肿瘤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15]。但本研究随访时间有限,并未对患者远期复发、生存情况进行评估,R-CHOP方案的远期疗效还需后续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探究。

R-CHOP方案可影响患者免疫功能,但并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对高危DLBCL近期疗效显著,血清β2-MG水平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可辅助评估患者转归情况。

猜你喜欢

外周血单抗淋巴细胞
IL-23/Th17 轴拮抗剂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进展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应用价值中的研究进展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引国际关注
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