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2-06-29姜妍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文言文初中语文

姜妍

摘要:本文研究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优化策略。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一课为例,分别从反复吟诵,突破难点、桃源内外,寻求本真、阅读升华,读写结合四角度出发,列举教学策略。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桃花源记。

引言: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文,写于战乱频仍的东晋末期,寄托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遐思与向往,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解读这篇文章,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赏析能力,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古人美好追求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其文化自信。但现阶段看来,学生离如上学习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文言文学习兴趣不浓厚,鉴赏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也亟待提升。为解决如上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工作,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反复吟诵,突破难点

传统教学模式下,文言文在学生看来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思路,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形成探究课文的浓厚兴趣,以优质的课堂导入环节,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基[1]。如,教师可利用“世外桃源”等成语,作为本节课的导入语,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悠扬婉转的古风纯音乐,令学生对世外桃源“情不自禁,心向往之”。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吟诵课文,体会文章大意,但由于这篇课文生僻字较多,部分字词古今词义有别,同时“一词多义”的情况,在文章中出现得也较多,易为学生的吟诵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应针对这类问题,为学生做好讲解,抓住文言文中的关键词,借助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桃花源的环境美、生活美、人情美,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桃源内外,寻求本真

当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学习,对《桃花源记》的行文逻辑及叙事主题产生相对明确的认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题,感悟“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可借助陈寅恪对《桃花源记》一文的评价,引导学生思索这篇文章究竟是纪实文还是虚构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文学大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桃花源记》既是寓意之文,又是纪实之文。在点出这一点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与同桌、小组成员讨论文章的写作手法,细读文本,勾画文本细节,确认虚实。之后,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是如何做到“虚实相生”的,如“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就体现了“虚构”,“晋太元中,武陵人...”几句及描写桃花源记的景物特点的句子则属于“写实”。

其次,完成上述教学工作后,教师可进一步引领学生结合“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生活境界与眼前战乱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对比,联系桃源内外生活,探究陶渊明的写作目的[2]。教师可为学生引出一些课外资料,助力学生的探究,如东晋“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桃花源诗》的内容,等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桃花源具有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互帮互助、文明友爱的社会特征,陶渊明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升华,读写结合

王教授指出,文言文教学应遵循“一体四面”的基本规律,在教学后期,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文言文篇目在文化层面的意义,引领学生内化对作者及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第一环节中,教师可为学生引出《山海经》中的内容,如夸父“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及与“桃”有关的民间文化知识:寿桃、蟠桃、桃花运、桃木符,让学生体会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桃花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平安、吉祥,桃花源象征着安居乐业、自由平等、民风淳朴的理想国;第二环节中,教师可为学生引出余秋雨对《桃花源记》的评价:“桃花源永久地消失于被重新寻找的可能性之外”,引导学生思索“桃花源”在现今社会中的意义,让学生知晓每一代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世外桃源,孔子用儒家学说建构自己的桃花源,鲁迅用淳朴的民风营造桃花源,那里飘若红雨,美不胜收,那里自在从容,和谐美好...在唤起学生对“桃花源”的遐思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结合本文学过的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发挥想象力,描写心中的桃花源,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语文教育与德育的双赢。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亟待变革。为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做好教学优化工作,从导入环节入手,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課文主题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篇目重难点,增强学生对文章深层次内涵的认知,鼓励学生将课堂中学过的知识应用于语言表达之中,写出文质兼美的作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孙倩倩.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1.

季嘉蕾.基于多元化教学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1(10):135-136.6CBB0DB1-B8E6-42B3-8AA3-92DD840CEC71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文言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文言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