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2-06-28胡雁波辽宁科技学院辽宁本溪117004
胡雁波(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本溪 117004)
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取向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将思政教育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在夯实基础知识前提下,增强师生运用思政理论解决学习生活中疑难困惑的能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责任意识,塑造正确职业素养和成功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仅仅体现在课程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反映师生在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以及校园管理方面思想上的根本改变。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崇尚先进的宣传阵地,感恩互助的精神家园,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与思政教育引领指导作用密不可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思政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分析入手,对实效“二重性”取向深入剖析,分别从利益向度、影响因素、人文内涵、机制分析、教学模式、课程实施、理论武装、理想与现实教育八大维度展开论述,强化思政教育实效提升的现实意义和途径手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提高实效性乃思政教育发展根本遵循与目标所在。首先,切实提升教学内容质量。课堂教学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发展情形下,依然作为思政教育主战场。教学内容品质与水平是实效保证的前提。单纯依据大纲教材的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理解空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积极性和投入度。思政教育理论存在于学习生活各方面,倘若课堂教学内容缺乏与时俱进,与当前大学生思想特点变化和学习习惯养成脱节,势必引起学生对思政学习兴趣丧失,从而导致向互联网教学资源倾斜。过分依赖互联网资源,对于正常教学秩序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削弱教师在思政教学中的存在和地位。同时,引发其他学科教学生存环境担忧,会造成教学资源浪费。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网络技术能力,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充分借助互联网优秀教学资源填充知识储备,将思政教育理论更新与当代热门信息、学生身边事紧密结合,将课堂教学内容真正“接地气”,以学生困惑和求知为突破点,用丰富并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内容,将学生兴趣充分调动,相信课堂能够带来富有营养的思政理论,并指导自身实践。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网络技术能力提升,增加课堂内容网络应用频率,运用多媒体工具将视频音频教学内容当堂播放,促进思政课堂信息化应用水平。以学生身边事、依靠网络手段,多角度同时发力,保证教学内容创新和质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第三章,谈到实效性影响因素,指出教学内容质量水平作为提升绩效的根本,在整个思政教育过程中作用不言而喻。只有切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思想需求为内容甄选考量,从而带动学习热情整体回升。
其次,强化丰富教育手段运用。思政教育阵地多元化,为教育手段充分施展提供平台。传统教育手段,教师在讲台上说得多,师生参与的少。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为互动式理念开展带来契机。网络实时共享名师课堂,课后专题线上研讨,日常一对一网上辅导,学生思想动态实时监控等,体现了技术支撑下教育阵地的充分运用。网络自媒体工具的运用,能够充分显示思政教育实效。在校内社团和志愿者活动进行中,通过新媒体直播,展现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感恩奉献精神;专家大讲堂及知识竞赛直播中,在评论区听取学生参与意见和观点分享,烘托思政线上教育氛围;在社会思政教育实践环节,分屏直播各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由师生进行线上讨论,检验其思政理论掌握情况,运用相关知识指导社会生活开展。直播见证线上思政教育实践形式,为多样性教育阵地构建开辟了新理念,对于提升学生思政实践参与投入度,强化理论知识理解,丰富思政理论应用理念,切实提升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示范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第六章,阐述教育实效增强的教学模式,指出创新的教育内容,先进的教育手段,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规范。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每时每刻影响着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因此,教师的管理与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教学内容升级与教育手段丰富,作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重要抓手,两者只有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才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新台阶,切实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塑形和精神塑造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