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探究
2022-06-28岑玉萍
岑玉萍
【摘要】在全面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转化教育工作更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系统地了解、研究后进生的基础上,班主任给予后进生无私真诚的爱,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师生情谊,满足他们想获得尊重和信任的愿望,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后进生;原因;转化
俗语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而我们通常把学习成绩落后或有不良行为习惯或兼而有之的学生称为“后进生”。我们不否认每个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智力和能力上的差异,但后进生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可能转变为优秀生的。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有耐心地去寻找,去发现转变的条件,根椐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症下药。这是提高育人艺术的基本功,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后进生存在于各年级中,他们受到周围同学、教师的冷落,在很大程度上倍感孤立,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转化这些后进生是班级工作中的重点。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得了什么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由此可见,转化后进生首先是要找准“病根”。笔者认为,后进生的“病根”最主要来源是学校和家庭两方面。
(一)学校教育
1.部分学校一方面追寻素质教育,但另一方面却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重“尖子生”,轻“后进生”。2.部分教师使用的方法简单、生硬,他们不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去主动接近学生,对学生并不是循循善诱的鼓励,而是一味地埋怨学生的智力或向家长、学校告状,致使后进生心理壓力加大,“包袱”越来越重,最终后进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二)家庭教育
1.由于现在的家长多数忙于工作,对子女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发展。2.家长对学生缺乏责任心,把学生的学习全依赖于学校,认为“学费交到学校了,那么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3.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或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
(三)后进生心理
后进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落后,是因为他们长期的“习得性无助”而导致的自我放弃,学习信心下降,以至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一环扣一环,长此以往,他们对学习的认知不足、动力不足,心理上的成就感不足。因此,综上所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2.自我信心不足,影响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加上学生年龄还小,对情绪的控制力不强,稳定性较弱,有时候会出现破坏性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
3.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
在竞争机制引进教学活动的今天,面对后进生的“病根”,教育工作者应先用真诚的爱心和责任心来唤起后进生的良好情感,满足他们想获得尊重和信任的愿望,再为后进生“特制”一种适合他们学习的课堂教学,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环境。这样,后进生会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且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会慢慢往好的方面转化。
二、转化后进生的主要思路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有句名言:“爱孩子,是人民教师的天职。”俄罗斯也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爱。”那么,如何对待这些“难看”的学生呢?教师应该用炽热的“师爱”、真挚的“师情”去感化学生。
(一)用真诚的师爱,去爱每一位学生,从心灵上感化他们
后进生就像一颗未发光的星星,只有拨开乌云才能让其发出耀眼光芒。如何才能拨开“乌云”,让这一颗颗“星星”发光芒呢?教师的职务决定了他要用“爱”去拨开后进生头上的“乌云”。只要用心去爱,学生都是可爱的;只要用心去爱,才能发现这些后进生所具有的特点。这种师爱作为一种纽带,一种亲和力,可让后进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教师只有用真诚的爱让后进生体会出教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真挚的爱护,后进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这样,他们的思想才更易得到转化。
(二)使用赏识教育,重塑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每个人都渴望自尊。自尊心对于后进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教师要使用赏识教育,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等正常的心理需要,增强其信心,为转化创造契机。
(三)发掘、扶持、促进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即使是废铁,也可熔炼成钢;即使是木屑,也可燃起熊熊的火焰。大量事实证明:每个后进生都有闪光点,他们的优点往往被缺点所掩盖。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及时发现,任何后进生身上都有一些闪光的东西。这让笔者想起了班上的小玲,她是一个自卑的学生,不爱说话,极少跟同学交流,总是待在座位上,低着头,默默无闻。听说她回到家也很少和家长沟通。很多次的家访,收效甚少。这可怎么办好呢?后来,笔者发现她做事很细心。于是,笔者让她帮忙一起画班报、贴画纸。黑板报评比出来了,笔者班获得二等奖。为此,笔者在班上及时并大力表扬了她。慢慢地,笔者看到她笑了。后来,开始跟笔者沟通。笔者发现,她逐渐有话说了,也有了自信,一些科目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行为习惯也改正了很多。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适时表扬,在育人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后进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因此,教师只要消除偏见,敏锐地观察,后进生是有很多长处的。我国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更不应该“弃人”,应该像模范教师丁有宽那样,对后进生“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抓住反复点、促进飞跃点”。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开展各项活动,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并获得成功,进而将这种成功迁移到学习、品德方面。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满怀希望,沿着成功的阶梯稳步向高峰攀登,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重点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每堂课都应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如果能做到“堂堂清”,就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因此,笔者认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重点。
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好学生“重点辅导”,而对大部分学生却弃之不管。有的教师采用“我讲你记,我做你抄”,“百科全书”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任人摆布的“机器”,这样的课堂不会让后进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讲究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積极性,使后进生开动脑筋,自始至终都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笔者曾做过一次试验:在教授小学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Let's talk这一课时,采用了普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带读完课文后学生做练习,然后立全班评讲”。如此发现,后进生上课积极性差、兴趣不浓,其效果不言可知;当讲第二单元Let's talk这课时,笔者则采用了讨论式教学。让全班学生围成六个圈,让后进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围成一个圈坐,上课时除了带读和延伸课外知识外,还留有时间让学生讨论,他们兴趣高涨,就连下课不多讲话的后进生都大胆积极地讨论起来。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让人满意,连后进生的掌握程度也让笔者欣然而笑。从这次试验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改革教学方法对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课堂上要注意解决好知识的转化点和分化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尤其是对于知识点的转化点和分化点,不能将普适性的知识策略,一以贯之地用在后进生的学习指导上。我们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的分化和归类,找到最适用后进生的学习方法,进而进行知识点的重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后进生的学习。
3.降低难度
教师在提问后进生时应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多启发、提示。尽管后进生还不能回答,教师仍然要给予鼓励和安慰。在课堂提问上,笔者总是想方设法给予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这样,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4.鼓励后进生,树立其信心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细心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发现,每个后进生身上都有好的“微量元素”。后进生批评听得多,一句表扬鼓励的话,可能会唤起他们长眠于心中的热情。如,笔者班有位后进生,他上课时经常发呆,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有一次,他却出乎意料地取得了好成绩,笔者特意表扬了他,当时他表现出腼腆,也不难看出他的喜悦。这节课后,他发呆的现象大大减少,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在一次取得优秀成绩时,他拿着本子高兴地对着笔者笑了,笔者也欣慰地给以他一个赞许的目光。从这件事上,笔者意识到了教师经常给后进生精神上的鼓励,能增强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前进。
5.掌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利用练习来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找准后进生薄弱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对其作业进行设计,实施分层作业,力争每一项作业做到个性化,符合了学生的学情,对他们的学习也真正起到了效果。例如,有位教师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漏,当堂就能补救。这对后进生特别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减轻后进生负担。
(五)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爱的班集体环境,产生情感效应力
为后进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个重要途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爱是人类最需要的情感之一。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得到别人爱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往往因他们的不良行为很少得到满足而产生既自尊又自卑的心理。“积极的情感只能用温暖换取,冷酷的情感只能使情感更加冷酷。”因此,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爱的班集体环境,对后进生的转化有重要作用。在他们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情感作用于认知,认知调整行为,产生情感效应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同学、教师给予后进生无私的爱,后进生终会转变过来。
(六)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起来转化后进生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到:“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因此,我们要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一起来转化后进生。同时,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后进生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常会出现波折和反复,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时刻抓、反复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为师者有一颗永恒的爱心,加大对后进生的“感情投资”,善于采用一种适合后进生的新型课堂教学并创造和谐的班集体,一定能帮助后进生完成从自卑到自信、从自弃到自奋的转变。一朵朵“迟开的花朵”在爱心的浇灌下必将“开放”,为“满园春色”争光添彩。
责任编辑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