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名的自然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22-06-27谷双喜李伟涛杨海燕刘玉婵
谷双喜,李伟涛,杨海燕,刘玉婵
(1.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滁州 239000;3.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安徽 滁州 239000)
地名是人们赋予具有特定方位、地域的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1]。作为一种地理称谓,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特征的认识,也反映了不同时期区域文化的变迁[2]。地名学较为复杂,其研究有语言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且与历史地理学、地理学等学科密切关联[3]。传统的地名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通过描述或记录来研究地名的起源、演变、词源、类型划分、地名群以及地名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现代地名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4],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褚亚平等从不同时空角度分析了地名的产生、发展和命名等[5-9]。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地名学研究的进步,尤其是基于GIS技术的地名类相关研究[10-14]。文朋陵[15]、孙东虎[16]、阚耀平[17]、王彬[18]、王荣[19]、陈晨[20]等学者利用GIS技术对地名与地理、地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张鹏丽等[21]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研究了兰州市地貌与地名的相关性。段晨曦等[22]以我国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行政村分布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孙美丽等[23]对济南市村落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8个区县的19 603个自然村聚落地名为基础,基于GIS中核密度分析函数和多距离空间分析函数,对地名蕴含的自然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挖掘与分析,着重探讨滁州市自然村地名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
1 研究区概况
滁州市地处安徽省最东部,下辖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天长市、明光市,共二区四县和两个直属县级市。滁州市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市区与来安县、全椒县以及天长部分地区同属于长江流域,与明光市、凤阳县等同属于淮河流域,地貌整体呈西高东低,主要有丘陵、岗地和平原三大类型。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以滁州市(包含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和4个县)下辖的自然村地名为研究对象,以《安徽省滁州市地名录》为主,通过搜集、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中国地名大辞典》等文献,配合使用天地图、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网络地图,地名网站等网络资源,通过人工校对、实地调查获取了共19 603个自然村地名。以自然村为离散点,使用Python编码获取相应自然村的地理坐标,部分识别不出的人机交互补足,生成滁州市自然村地名空间分布图。
2.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GIS的核密度分析(KDE)与多距离空间分析功能,以滁州市8个(区)县的19 603个自然村地名为离散点,探讨本区域内自然村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自然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滁州市的自然村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以12.318 km作为带宽,既直观地显示出了自然村聚落的中心趋势和方向趋势,也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自然村聚落核密度的等级差异。区域内自然村地名密度分布不够均衡,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态势。为了进一步研究滁州市自然村聚落分布的方向性,生成滁州市自然村分布的一级标准差椭圆分布图(图1),由图可知,滁州市自然村分布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特征,总体分布格局以“东密西疏”为特征,呈“东北—西南”走向,整体上集中分布在东北和东南部,全椒县、来安县以及东北部的天长市核密度值最高,自然村聚落最明显,核密度为其他地区的5~9倍。
图1 滁州市自然村一级标准差椭圆分布图
研究区内地形要素对自然村聚落分布的影响较为突出。自然村聚落密集区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形较为平坦的区域。研究区东南部自然村的核密度最大,向西北逐渐减少,这也与滁州市地形西高东低的趋势相符合;此外,自然村聚落分布也受到水文及水资源条件的约束。滁州市地处江淮分水岭,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分淮河干流(流经凤阳县、明光市、定远县)、滁河(流经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及高邮湖(流经天长市)三大水系。尽管滁州市境内利用外水资源条件较好,然而,由于淮河流域作为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区域,其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这也是导致滁州市西北部凤阳、明光以及定远自然村聚落密度较低的原因。
基于滁州市的自然村多距离聚合分析设计了10个距离段,置信区间设置为99%,应用GIS空间统计中的K函数工具进行计算,将K(d)转化为平方根的形式L(d),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出L(d)与d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模拟法进行检验,如果L(d)值小于随机分布预期值,则认为自然村地名与该距离的随机分布相比,具有离散性。相反,L(d)值大于预期值,则具有集聚性。由图2可知,在10~65 km空间尺度下,函数值超出置信区间上限并且大于预期值,说明在此区间内自然村集聚程度较高。当空间距离为45 km时,函数值与预期值差值最大,说明该距离下自然地名点聚集程度最高,进一步说明该距离宜居程度最高。当空间尺度大于65 km时,函数值小于预期值,说明自然村聚落分布趋于稳定,较为分散。总体上滁州市自然村分布呈现显著的集聚分布,且当空间距离为50 km时,地名点聚集程度最高。
图2 滁州市自然村K函数空间离散度图
3.2 自然村地名语义分析
滁州市自然村地名的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中19 603个自然村地名中有4 175个与自然地理要素相关,占总自然村地名数的21.30%,其中地貌和水文影响最大,水文类命名的自然村居多(表1),共出现2 561次,占自然地理要素相关地名的61.34%,占所有自然村地名的13.06%。地名中有13个的水文要素,主要用字为“塘”、“圩”、“洼”、“湾”、“河”、“湖”、“江”、“涧”、“水”、“池”、“溪”、“泉”、“潭”。其中,含“塘”字的自然村地名最多,为781个,占水文类地名的30.50%,含“圩”字的有512个,占19.99%,含“洼”字的有341个,占13.32%,含“湾”字的有293个,占11.44%,含“河”字的有246个,占9.61%。上述统计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滁州市作为江淮分水岭重要组成区域的水文与水资源分布特征,即该区域内存在大量基于天然地势或人工修建的以收集雨水及灌溉为主要功能的塘坝或洼地,同时“圩”字也特指我国江淮地势低洼地区所修建的防洪堤坝。
表1 地名分类表
与地貌有关的自然村地名数量为1 614个,占自然地理要素相关地名的38.66%,占所有自然村地名比例的8.23%。地名中有10个地貌要素,主要用字为“岗”、“山”、“台”、“沟”、“岭”、“滩”、“峰”、“坪”、“畈”、“岩”。其中,含“岗”字的自然村地名最多,为729个,占地貌类地名的45.17%,含“山”字的有664个,占41.14%,含“台”字的有82个,占5.08%,含“沟”字的有64个,占3.97%,含“岭”字的有42个,占2.60%。地貌类的地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滁州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即滁州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区,境内大量存在岗地、台地等地貌形态。
3.3 自然村地名地形特征指示分析
含有上述10个地貌要素的地名事实上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坪”和“台”指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山”和“岭”则代表地势较为险峻的地方。为了探究自然村地貌类地名与区域地形地貌的关系,在GIS中利用自然裂点法将滁州市高程划分为5类,分别是0~28 m,28~54 m,54~89 m,89~147 m,147~395 m,并统计主要含地貌类自然村地名在各个高程面上的分布情况。
表2 滁州地貌类自然村地名用字在各个高程面上的分布
经分析比对,滁州市自然村地貌类地名的分布随高程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海拔147~395 m 的高度区间,地名中“岗”和“山”较多,在总共636个地貌类地名中,岗占该海拔总地名的46.38%,山占该海拔总地名的51.89%。海拔为89~147 m的地区,地名中仍以“岗”和“山”为主,分别占57.04%和36.20%。54~89 m的地区,地名用字除“岗”和“山”仍占多数以外,“台”和“沟”也分别占到11.03%和10.00%。在28~54 m的高程面中,“台”和“沟”占总地貌类地名的多数,分别占到30.39%和27.45%。而在0~28 m的高程面上,“岗”占38.46%。从总体上看,包含“岗”和“山”的自然村地名在海拔较高的高程面上分布较多,而“台”及“沟”则较多分布于低海拔高程面上。此外,“岗”的分布较多且在各个高程区间分布数量相差不大,可能与“岗”本身涵义较广有关。因此,从地貌看地名的分布变化规律,可知地名的命名规律除与该地区所在的自然地貌有很大关系外,也有地名自身涵义的影响。
3.4 自然村地名水文水资源特征指示分析
以5 km为缓冲区半径,对全国1∶4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水系矢量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图3),共有889个水文类自然村地名点落入缓冲区内,约占总水文类地名的34.71%,其余水文类自然村聚落则较为分散地分布于整个研究区内。推测这与滁州市水文及水资源分布状况有关。虽然滁州市域范围内历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 200 mm之间,然而由于地形起伏不平,岗冲交错,河流发育不佳,导致地表径流难以蓄用,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为了应对干旱,人们修筑了大量的塘坝用以蓄水灌溉,这些塘坝大量分散于整个研究区内,且仅通过降水补充蓄水,并不与其他水系相连接。因此,人们在对自然村进行命名时,除自然水系外,人工修筑的塘坝、圩塘等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图3 滁州市水文类地名自然村与水系关系
进一步统计滁州市不同行政区水文类地名自然村分布密度,其中以定远县水文类地名分布密度最高,达到0.035 24 个/km2,滁州城区(琅琊,南谯)分布密度最低,为0.005 23 个/km2。参考2018年滁州市水资源公报关于滁州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数据[24],可以发现,定远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在滁州市所有行政区中最高,为7.031亿立方米,琅琊及南谯最低,为4.145亿立方米。这与水文类地名自然村分布密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指示着水文类地名的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区域的水资源状况。
4 结论
滁州市自然村地名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和聚集性。(1)滁州市自然村地名的分布呈东南多、西北少的规律,以研究区东南部(全椒县、来安县)聚落密度最高。(2)滁州市自然村分布整体上呈集聚分布,在有限的环境宜居区域较为集中,当空间距离为45 km时,聚集程度最高。
滁州市自然村命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与自然地理要素有关的地名占21.30%。其中以水文类要素命名的地名最多,占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相关地名的61.34%。自然村聚落分布对水源的依赖关系突出。
滁州市自然村地名的命名受自然地貌的影响较大,随着地势高低的变化,自然村地名的命名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地名的命名及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同时,水文类地名也反映了该位置的水文及水资源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