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现双碳为目标的乐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2-06-27邓盼盼唐清泉
◆邓盼盼 唐清泉
一、国内外“双碳”经济研究现状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培育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低碳产业以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
张涛等[1]深入剖析了我国煤炭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瓶颈,深挖制约其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并逐一提出应对措施。李国平等[2]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特征,从强度与规模两个量化指标来分析了“双碳”目标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还有学者[3~8]从不同维度建立了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模型,通过不同变量的选取研究如何促降碳排放,研究拓宽了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的渠道,对于在“双碳”背景下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而对于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拾新建[9]从远景战略、标准制定、评估考核三方面探讨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模型,从理念认同、整体规划、资金渠道、优势行业、碳指标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文献[10]通过相关性分析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我国超大型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价体系,选取了我国3 个经济区中较有代表性的3 个超大型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优化城市能源消耗、加快产业结构优化、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深耕城市绿色人文名片是我国超大型城市在今后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关键指标。
综合上述文献研究,在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各地已开始逐步推进。而锚定“双碳”目标,如何放大比较优势,奋发而为,争取抢占先机尤为重要。加强清洁能源供给,做优产业体系“硬支撑”,全方位推动乐山发展从“弯道超车”向“换道超越”转变,是目前乐山市面临的一大重点任务。
二、新路径:集聚发展与创新发展
中国率先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11],这要求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必须整体优化产业结构,进行彻彻底底的绿色低碳转型革命。“十四五”是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绿色循环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12],乐山产业若能顺势而为,率先完成绿色低碳转型,采用新业态、新模式重组产业结构,应对此轮新能源科技革命挑战,强化绿色驱动、创新推动,将实现全产业链清洁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乐山原有产业基础,整合资源、改造升级,围绕乐山如何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瞄准3060“双碳”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让乐山形成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设“中国绿色硅谷”,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乐山市政府“345”工作思路[13],提出了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双路径:一是集聚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光伏全产业链,围绕光伏核心产业、绿色周边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二是创新发展,完善绿色低碳产业的驱动机制、创新绿色金融和绿色低碳合作共同体。
三、绿色低碳产业布局与创新机制
探索乐山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全局、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中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和靠什么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大问题上,本文首先明确了乐山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集聚发展和创新发展双路径,形成了“一心一环”的产业布局构想和“一区一体”的创新发展机制[14]。
(一)“一心一环”的产业布局构想
“一心”以五通桥区为建设“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全力抓好低碳绿色重大产业项目、基础项目和配套项目,打造全国重要光伏能源产业核心聚集区。五通桥区发展晶硅光伏产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基础扎实,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晶硅光伏产业、盐磷化工循环产业、稀土新材料三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15]。“一环”以沙湾区、犍为县、井研县、沐川县、金口河区为主整合各区县现有产业发展资源、找准定位,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做足晶硅光伏产业、盐磷化工循环产业、稀土新材料相关配套产业延伸发展,打造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生活舒适的生态宜居城市,以“一环”为纽带,推动绿色资源、绿色人文、绿色理念相融共生,以生态之绿助推产业长红[16],“一心一环”携手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技术含量高、创新举措多、人才集聚广的高质量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二)“一区一体”的创新发展机制
“一区”依托乐山高新区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尝试有资质的银行为通过可行性评估的低碳绿色重大项目提供发展支撑,如探索创新绿色信贷产品、绿色信贷服务,为绿色低碳产业投资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17]。从政府主体角度改变传统的金融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好地服务地方企业开展绿色项目业务,如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和绿色项目评审专家库,面向绿色低碳项目、企业等开展针对性技术授权和全面评估,加强绿色低碳项目、企业的融资能力,孕育良好的绿色产业发展环节[18]。“一体”为“政行企校研”绿色低碳合作共同体,体现绿色低碳合作共同体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理念。以“清洁替代、绿色转型”为总部署,通过政府搭平台,新能源行业主导,驻乐光伏企业深度参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打造“一站式”人才培养服务平台,乐山太阳能研究院、光伏工程技术转化中心等研究院所做技术转化支撑,着眼高标准,协同做好技术创新、项目规划等工作,实施绿色企业引领、清洁能源贡献行动[19]。
四、“双碳”目标下,乐山前瞻发展建议
本文从乐山绿色低碳产业的环境条件、发展现状、建设规划、政策保障出发,提出了“一心一环”的产业布局构想和“一区一体”的创新发展机制,在此为基础上以VRIO 模型为框架,从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和组织维度等方面分析,为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提出可行建议[20]。
(一)构建独特双路径,为绿色低碳产业赋能
通过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的双路径,打造“一心一环一区一体”新生态,大力发展绿色主导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基础上,集聚发展的态势及创新发展机制,推进绿色产业链建设,促进企业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稳定性、协同性和抗风险能力,以实现绿色产业集群的提质增效。力争让乐山成为光伏投资的“首选地”、产业布局的“新地标”,形成产业集群集聚态势,奠定“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潜力在四川、四川核心在乐山”的低碳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引领和带动绿色低碳城市走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二)老牌工业强基,深挖资源禀赋
五通桥区作为“一心一环一区一体”新生态中产业强市的核心要素,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已初步形成了晶硅光伏产业、盐磷化工循环产业、稀土新材料三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群。产值和工业投资均实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如图1 所示。2021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89.6 亿元,实现较2020 年总量翻番,同比增长115.2%;营业收入482.6 亿元,同比增长122.90%;工业性投资完成114.4 亿元,同比增长59.1%;技改投资完成66.7 亿元,同比增长10.3%。晶硅光伏、盐磷化工循环产业、稀土新材料产业呈现较好的盈利状态,三大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2%、100%、127%。良好的发展势态,将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发挥融合激励效益,吸引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有效激发人才引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活力,为当地注入更多先进的技术、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持续的人才培养。
图1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投资及营收
(三)“四新”融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心一环一区一体”新生态注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在绿色低碳产业中的融入与应用,也能给企业在技术革新、工艺提高、成果转化上注入新动能,从而形成一批相关企业或行业技术标准,提高品牌影响力,逐步成为全省晶硅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为基地打造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地提供项目支撑。世界级光伏龙头的汇聚,也让技术聚集,如“永祥法”技术标准、颗粒硅技术标准,也将实现全国领跑、世界领先。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项目,其单位产品能耗为9.17kgce/kg,仅为国家规定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30.9kgce/kg 的三分之一,协鑫颗粒硅项目更是达到单位产品能耗为5kgce/kg,为行业先进值的六分之一;四川晶科、京运通、永祥光伏的拉棒切方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直拉单晶制造技术(CZ 法),下游生产的单晶硅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可达到22%~25%,属于行业先进水平,远高于行业平均值18%;乐山晶科、乐山高测切片项目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9.58~12 万千瓦时/百万片,优于行业准入值15 万千瓦时/百万片的行业标准。
(四)拓展产业生态链,有效组织形成集聚合力
“一心一环一区一体”新生态的构建,核心要素是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项目的落地,给予园区企业产业项目最大的有力支持,就是拓展产业生态链,形成集聚合力,这样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园区企业的龙头效应,引导更多企业向“一心一环”集聚,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链、集约高效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格局。通过龙头带龙身、上游带下游,在群雄逐鹿的光伏产业领域,实现乐山光伏产业链条从“硅料”到“电池片”“组件”的拓展。目前全球前10 强光伏企业有半数已落户乐山,光伏产业链已突破至切片环节,现已形成11 万吨高纯晶硅、30GW 单晶拉棒切方、10GW 硅片生产能力。随着产业链的向下游挖掘,规划到2025 年形成80 万吨硅料、100GW 拉棒切方、100GW 切片、50GW 电池片和 30GW 组件生产规模,晶硅光伏产值突破1500 亿元,形成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全面建成“中国绿色硅谷”。
图2 光伏产业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