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教学时机,催生课堂亮点

2022-06-26王秀双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王秀双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际情况来分析,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不仅要关注小学阶段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学习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抓住教学时机,选择合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是忽视的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重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也没有发挥教学应有的作用。结合这一状况,教师需要抓住教学时机,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

从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情况来分析,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并没有收到太多的重视。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发展处于固化状态。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接受知识灌输,学生没有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想象力都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相对比较机械,学习效率偏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参与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答。

(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与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以往课堂中教学的主导地位。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教学设计,重新安排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参与学习,这是课程改革教学的重点。但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并没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优化。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学缺乏针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无法得到体现,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在长期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加依赖教师,无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三)模式化的德育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的课堂教学依然只重视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关注德育活动的多样性,使得德育活动形式化,德育教育缺乏感染力。在组织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并未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观点和性格特征。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

对于每一个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性差异。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长背景有所区别,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这一现状,在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要合理的利用空余时间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发展特点、学习现状,为学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师还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学生设计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逐渐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在现阶段的新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只有如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教师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保证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學生的学习状况,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教学成效。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地转变教学思维,寻找更为科学合适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贯彻新教学思想理念,充分的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教学设计,规划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三)构建开放性的课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许多学生较为惧怕老师,这对于教学发展极为不利。要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很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喜欢生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教材,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我们当地的风俗》时,由于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有限,因此教师就借助多媒体设施,给学生展示了许多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家乡传统文化内容。通过这一方法增加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非常高的学科类型,在学生德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教学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步二伟.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34):2.

[2]孙晓砺.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6):2.

[3]任明霞.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2019年36期):114.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